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4/05 20:47:44瀏覽149|回應0|推薦4 | |
道路已施作完成,卻還不開放通行。
再談路的印象
2013年11月我曾寫篇「路的印象」,原先是不了解一條道路,短短的15公尺長鋼筋混凝土道路,為何要設置三道伸縮縫?後來承辦的同仁也給了我答案。 今年(2014年)3月初該道路施作全部完成,與當初寫這篇文章時,中間隔了5個月之久。通常一條新開闢的道路施作完成,驗收通過若沒有其他的改善問題,就會在完工剪彩之後,擇期開放供車輛及行人通行。 然而這次新闢道路施作完成後,卻無法馬上開放給公眾通行,主要是醫院第三門診拆除後,新建的門診作業延誤一年多才於去年12月底發包,今年2月底正式開工,工程施工期限3年,等於新建門診要到106年以後才能完工。現在,道路完工卻不開放,恐會衍生出新的問題~~蚊子道路。據我個人觀察及由同仁來信得知,當初醫院在院區內欲另闢條新路通往院外,是為了醫院將來的發展,以及舒解由院區駛出的車輛,通過收費亭停車繳費,使車流造成緩慢的問題,才有另闢通往院外新道路的需求。 事實上,當初醫院在規劃、設計時,就定好了未來的發展,何處做何種用途,醫院基地內才會有8條對外、對內聯絡道路與保留一些空地。現就這8條通往院內、外的主要道路大略說明一下:通往院外道路以1~8號門來做區分。除了8號門是透過隧道與陽明大學聯通的聯外道路,7號門是殯葬業專用出入的道路,6號門是以眷舍住戶車輛出入為主,4及5號門則是通到介壽堂大會議堂及醫學科技大樓,以來院開會停車為主。2和3號門是雙向道路,汽車都可由2、3號門進出院區及立體和地下停車場,1號門則設計成單向出口的道路。 站在建築設計、規劃及環境科技專業的立場,醫院不像超市,沒必要廣設停車場。病人需要的是寧靜,來訪的客人與家屬也沒必要開車進入醫院,直接在2號門旁的地下停車場停車即可。院區更不需要那麼多的停車場與聯外道路。原先醫院院區長程規劃,若不符現況的需求,而要調整配置或增加道路,就應由工務室重新提出改善計畫的建議。當時工務室的主任及組長,本來就應該讓我們室裡設計施工組的同仁知道,特別是我們三位建築系出身,又懂得整體規劃的同事,先做初步評估、分析新闢道路的利弊得失,再報請上級長官定奪,奉核後再委請建築師或顧問公司規劃、設計。但是,他們兩位沒有擔當,上面交辦下來,先責成組裡有土木系背景的一位同仁辦理,直接上網招標委請建築師或顧問公司參與規劃、設計競圖。 那位同仁當初辦理此案,因事先有與地主七星農田水利會接洽過,知道不管怎樣,道路因橫過該水利會的八仙圳,完成後每年得支付該農田水利會150萬元的權利金。所以他有簽陳提出建議,待門診完工前一年再辦理道路工程發包,可符合需求更可節省權利金的支付。那位同仁雖大聲疾呼緩建,但是,該意見沒被主任及組長重視並接納,工作期間也受到不少的壓力,完成發包開始施工後沒多久,他因受不了組長常頤氣指使,就轉到另外的公家單位上班。 據側面了解,該工程當初是由工務室辦公室主任及組長出面,兩人各委託二家建築師及顧問工程公司提出建議書,再參與醫院的徵圖評選,最後評選委員選出組長推薦的那家顧問公司勝出。 原先期待那家顧問工程公司,能在少動到七星農田水利會的土地前提下,好好地規劃道路,很不幸的事是,好好的一塊完整花園的基地,被那家公司規劃成三塊畸零地,道路由此橫過。完工後的花園不好使用,夾在道路間的花園,基地面積只有原來的一半,感覺上不像是花園,進出花園也沒安全感。而今新闢的道路施作完工驗收已一個月多,卻只能靜靜地躺在那兒,車輛、行人無法由此道路駛出及走出去。 不僅如此,醫院每年還要支付給跨越七星農田水利會,土地使用的權利金需新台幣150萬元/年。我真的不懂,辛苦完成的道路放著不使用。那麼,這條道路要到何時才會開放使用?難道要等到3年後,新建門診完工落成才會開放,近年內,即使道路放著不使用,還是要支付七星農田水利會每年150萬元,3年共計450萬元的權利金。 近年來醫院一直在叫窮,常利用政令宣傳或環境教育的時間,對院內同仁宣導醫院沒錢,請同仁大家共體時艱,節省用電、用水及其他工程經費的支出。那麼,當初那位同仁的建議,把道路延後施工,並排在新建門診完工前一年再發包。這樣3年下來,就可為醫院節省450萬元的土地使用權利金。為什麼當時的長官不採納下屬的建議?如果這筆錢白白花掉,那麼,下令辦理此案的長官,應該要為「規劃不當,使醫院平白遭受450萬元損失。」而負起行政不當的責任才對。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