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002樟樹(081001)
2008/08/27 14:45:55瀏覽1356|回應0|推薦4

‧中文名稱: 樟樹
‧英文名稱:
Comphor Tree,Comphor Wood
‧學  名:  
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科  名: 樟科
(Lauraceae)樟屬(Cinnamomum)   
‧別  名: 栳樟、番樟、紅樟、烏樟、油樟、樟腦樹、本樟、
      芳樟、香蕊、木樟、Sakkusi(雅美),Rakumusu(阿美)
‧用   途: 
    1.行道樹及防風林用:枝葉濃密、樹形美觀,可作行道樹及防風林。
    2.木材質優,抗蟲害、耐水濕,可作建材、造船、家具、箱櫃、板料、雕刻用。
    3.提煉樟腦、樟腦油:根、木材、枝、葉均可提煉樟腦、樟腦油,樟腦供醫藥、塑料、炸藥、防腐、殺蟲等用;樟腦油可作農藥、肥皂、假漆及香精等原料。台灣在日據時代樟樹多用來產製樟腦製品(油或丸)。
    4.藥用:根、材:袪風散寒,溫中健胃,止癢止痛。
      根、幹、枝、葉:通竅,殺蟲,止痛,提製樟腦。治心腹賬痛,牙痛,跌打,疥癬。 


^-^請欣賞樟樹圖片14張^-^

‧莖:
   常綠闊葉樹,灰褐色的樹皮有細緻的深溝縱裂紋,枝幹高大,可達 50 公尺以上。葉有長柄、互生、闊卵圓形或橢圓形,先端尖銳,葉緣長 7-10 公分、寬 3-4 公分,
‧葉:
   葉脈為三出脈,脈腋具有凸線,革質、搓揉有樟腦的辛香味。每年 2 月間換葉,新芽於 3 月開出,鮮綠美觀。
   樟樹的葉子表面深綠色,背面粉白色,角質層相當發達,因此不但具有光澤,更具有耐熱和耐寒的能力。

‧花:
   每年 2-4 月開花,花序圓錐狀,花序腋生於枝之頂部,黃綠色,花朵甚小但花數眾多,花被 6-8 片,是雙子葉植物特有的現象:雄蕊 12 枚,排成四輪,其中 3 枚位於最內側為不孕性,花葯瓣裂狀,是雙子葉植物中少見的例子。
‧果:核果球形,成熟時紫黑色,徑約 0.8 公分。

‧談天說地:
清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說:樟樹因樹幹上紋路分明(章),章字旁加了木字,就叫樟樹。
由於「獐」與「麝」是相近的動物,而樟樹的香味甚濃,所以取名為「樟」,與動物的「獐」是一樣的意思。 
樟樹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種,分佈於中國大陸、日本、琉球、台灣和越南。台灣是世界天然樟林的主要分布地區,
兩百年前,滿山蓊鬱翠綠的台灣樟樹林,曾被英國探險家卜萊氏讚嘆為[綠色海洋],它遍佈台灣中低海拔的山野,
樟樹屬於亞熱帶雨林的主成分之一,每棵樟樹就像一把傘,庇蔭這一塊土地。
樟樹芳香味是樹用來防蟲咬的,人類把它製成樟腦,用來防蟲、消炎、止癢,當作香料,製造煙火、香水和穩定油漆等用途。

1890年代,人類以樟腦為原料製成賽璐珞,賽璐珞是人類發明的第一種合成塑膠,
曾廣泛使用在梳子、鈕扣、膠捲和玩具上,因為賽路珞工業的蓬勃發展,使台灣一度成為樟腦王國,
樟腦、蔗糖、茶葉譽為昔日的「台灣三寶」。
問題是樟腦油的成分大多存在於大樹幹和根部,而小枝條和葉子含量很少,於是人類便想出伐樟煉樟腦的方法,
換句話說,想要得到樟腦,就要把樟樹砍下來,殺了它,剁成木片再去蒸,才能得到樟腦。
清朝時,伐樟煉腦已十分盛行,製造樟腦為政府專賣事業,以賺取金錢;而民間偷伐樟樹之風亦盛。
日本時代,實施全島樟樹清查,得知尚有180萬餘株,材積為200萬石,可製得樟腦1億5百萬斤,
台灣成為20世紀全球最大樟腦輸出地。1960年代,全島樟樹大多淪亡,因為太有用而遭到殺身之災。
樟腦事業日漸衰微,本省樟樹造林面積縮減,反而在行道樹及園林綠化方面因樟樹採種容易、育苗簡單,林木移植成活率高、管理簡便,已成為各縣市栽培育苗,推廣民間種植的主要樹種。 樟樹壽命長,樹冠覆蓋面積很廣,常成為巨大的樹木,
如南投縣信義鄉神木村樟樹巨木,樹高約43.6公尺,胸圍16.2公尺,胸徑5公尺,樹齡約1500年,在臺灣十大神木中列名第八,根據張慧芬著台灣老樹地圖一書中,記載臺灣老樹400棵中,樟樹有47種,且遍布在各縣市,可見其分布之廣泛。 
  
種子如果掉在自己的母樹下,很容易被動物吃掉,就算順利發芽,也沒有充足的陽光和水分,因此母樹的樹冠下稱為死亡圈,
種子離開這個區域存活機會比較大。
   樟樹媽媽請鳥來作為傳播者,果實尚未成熟時是綠色的,不易被鳥發現,而且果實中充滿樟腦類的化合物,鳥即便發現了,也不會去吃;但果實成熟時,化學物質轉化消失,由綠色變成紫黑色,使鳥容易辨認,鳥類大多用吞的方式進食,只消化果肉的部分,當鳥類吃完飛到別處休息時,就隨糞便一起被攜帶至他處,而且種子的發芽率還會提高,真可說是一個很有愛心的媽媽。

( 在地生活高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are2008&aid=2166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