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世紀飲食
2006/12/18 22:56:44瀏覽583|回應0|推薦15

透過現代人普遍罹患的文明病,來檢視我們的飲食文化!我們現在所吃的食物是營養還是毒物?從健康、愛心、環保的角度來看,人類的飲食習慣可拯救地球,也可毀滅地球,這到底怎麼回事?

內容詳介

  新世紀飲食」(Diet For A New America) 影片是由約翰‧羅彬斯經過數年的觀察調查、研究所整理出來的一篇現況報導。該報導從健康、愛心與環保三個角度,來檢視我們目前的飲食文化,在美國形成一股強大的反思炫風。如果您關心健康,您可以從中認清一向遵循的營養觀可能是文明病的禍首;如果您是個有愛心、尊重生命的人士,您可以從片中了解,我們吃進去的牲畜,是如何在大企業的經營下成長的;如果您關心環保,您也可以深刻的體驗一客牛排與一片森林的關係。

  片中菲利浦先生因為動脈硬化,接受手術,刀子劃破他的胸膛後,血紅的心臟噗通的跳著,醫生夾出一條十公分長、乳白色的脂肪。觀眾們深受震撼終於眼見為憑,相信飲食對健康的直接影響,專家告訴我們這條油脂是累積的「飽和性脂肪和膽固醇」,說得再明白一點,就是肉、蛋吃太多了。因為飽和性脂肪多半來自動物性食物,而食物中膽固醇最高的是「蛋」。羅彬斯提出種種醫學研究,顯示吃肉愈多的國家,得文明病的比例愈高;乳製品消耗愈多的國家,得骨質疏鬆症的愈多。其中詳細的原因,片中醫學專家都有進一步的說明。

  片中揭發了從小我們就視為營養最佳來源的「肉蛋奶」,為什麼今天成了三大禍害呢?在國外幾十年以來,肉商、乳品商花了大把的鈔票遊說議員、做廣告、製作美麗的教材送給老師。老師不自覺的成為企業的宣傳工具,學生也不自覺的從老師及廣告中獲取這些似是而非的概念。

  事實的真相是,食物中即使沒有肉蛋奶,也絕不會蛋白質不夠、營養不良。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很低,蔬果中都可以提供量足、質優的蛋白質,而且植物性的食物多屬於「不飽和脂肪」、「零膽固醇」,這只是真相的一部分。

  當我們快樂的吃著肉時,我們也很難了解這些肉是怎麼來的。羅彬斯帶我們走一趟現代化的農牧場,小小的雞籠裡,擠滿一群雞,牠們無法轉身,連揮動一下翅膀的機會也沒有,牠們在此度過一生,很多雞因此而被逼瘋。新孵出來的小雞第一件遭到的酷刑是「去喙」,這就像我們硬把指甲掰掉一樣痛苦。為什麼要去喙呢?因為業者害怕雞互啄而死,使他們雞財兩失。業者為了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雞不要死掉,所以餵食、注射大量的荷爾蒙、抗生素…,這些化學藥品最後都回到消費者的肚子裡。雞是如此,豬、牛亦然。為了提供很嫩的小牛肉,把小牛關起來,長期缺乏運動,牠們的肌肉自然既弱又軟。

  當我們快樂的吃下這些食物,也造成動物的恐懼、痛苦和夢魘。

  一個人選擇錯誤的飲食,其代價是犧牲健康;但是當人人都選擇錯誤的飲食,我們的代價是犧牲地球~整個人類賴以生存的大環境。一旦我們了解牛排和森林關係,就不會以為這是危言聳聽了。

  當我們不直接吃穀物,而拿穀物餵養牲畜時,十二磅的玉米只能換得盤中一磅的牛肉,其它十一磅的玉米都變成糞便了。為了吃一磅牛肉,需要種十二倍的穀物,土地那裡來?當然是砍伐森林,接下來就有水土流失、物種消失種種問題;而先前浪費十一磅的穀物變成動物糞便後,又產生水源污染。當我們快樂的吃著牛排、漢堡時,已不自覺的決定著地球的命運。

  從本片中,您可以了解許多真相,得到許多啟示。您更可以實際行動改變飲食、少一點肉蛋奶,我們將可以保住大片的森林、減少水源污染、解決世界的飢荒、減少動物的苦難,還可以擁有一份心靈的喜悅與平和。

  你我的健康、地球的命運、眾生的福祉,就在您舉箸、咀嚼的剎那決定,而這只要小小的改變!

【問題引導】

  1. 檢視自己多年來的飲食,一天中你大部份吃些什麼食物?(依選擇:喜好?美味?營養?)

  2. 想一想平常我們的飲食觀念是如何建立的?受什麼影響最大?(Ex.教育、電視廣告、報紙、輿論、人云亦云……)

  3. 透由本片了解我們從小所接受的營養觀念,原來背後是肉、蛋、奶業者所提供之教材,從這裡也可以給我們省思現今教育之缺失,但人云亦云,我們是沒有力量抉擇的,我可以從哪一點努力?

  4. 動物和人類一樣,渴求生命而來到這個世上;牠們和我們一樣,想照自己的意思生活,同時也發展自己的潛能。然而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動物是生來供人類使用的」,對於這個觀念您的想法如何?

  5. 我們一直賴以維生的雞、豬、牛,目前的飼養方式和我們及生活環境有何相關?

  6. 土地的浪費、表土的流失、森林的消失、水資源的浪費和污染、石油的消耗,都和飲食內容有關,您的看法如何?

    (福智文教基金會提供)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nseion20015185&aid=603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