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5/05 16:24:39瀏覽1101|回應0|推薦0 | |
淡盟串起了社大人的護河盟約 (2006.1.5) (此文首次發表在 淡盟文獻 | 2006-01-05 淡水河守護網..淡水河守護聯盟的部落格) ............................................................................................. 節氣霜降這天,我到景美溪尾鯉魚山腳的河堤散步時,堤內迎風搖曳的山芙蓉,迷人極了!而原本亭亭玉立在護水堤岸旁的山芙蓉,則因為河流整治的關係,消逝了芳蹤!望著歷經敏督立、海棠、卡努等颱風摧殘之後有些改變的河道、混濁的河水,想起前一個星期天〈十月十六日〉,許多社大夥伴和關心河流的人士們,搭藍色公路船隻遊淡水河、然後聚集在大同社區大學進行研討會這件事情,頓時有一股感動油然而生! 從疏離河川到走向河川,進而談論河川,這一年半以來,台灣北部許多社區大學的朋友們和幾個民間環保團體,共同書寫了護河的動人篇章。 *世界環境日前夕 圍鍋同話淡水河 六月二日下午在師大路的「掌上鍋」飲食店,我們有來自基隆、淡水、板橋、永和、北投、內湖、南港、台北文山等八所社大和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簡稱綠盟〉、綠色陣線協會、苦勞網資訊協會等民間團體的代表,其中綠盟曾在全面踏查淡水河三大支流後於1999年2月出版《淡水河破碎地圖》一書,對它有深層的接觸、感嘆和問題描述; 此次聚會討論決定: 一、各代表回去之後整理出與淡水河系〈或河川教育〉相關的研討、課程、課 程老師、學習活動等,在七月開會時提出資料; 二、屆時並請淡水、北投社大作十五分鐘專題報告。 三、會議上我們回想到『時報文教基金會』舉辦水資源方面的研討會及相關的活動已行之有年,尤其是大台北地區的「大系統衛生下水道」的研討議題非常受到張則周主任的重視,因此決定七月份會議時邀約時報基金會的呂理德先生也來參與。 *七月七日到萬華 盛情招待難忘懷 萬華社大夥伴的接待,就像七月天的陽光,卻又心思靈巧地準備許多水果讓與會者消暑解渴!同時令人振奮的是,這回會議參加者不但增加了地主學校萬華、還有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的王順美教授和她的研究生、呂理德先生以及南港社大吳智慶老師、萬華社大林凔淯、董子铆老師也都出席了。 我們除了聆聽淡水社大謝德錫副主任報告【淡水河出海口歲月風華】、北投社大洪德揚老師報告【貴子坑溪的生態與人文】的精采內容之外,獲得的重要資源和進展有: 一、呂理德先生告知,時報基金會有陣容龐大的學者專家可以負責授課、提供諮詢服務等;還有許多水環境教育方面的錄影帶、看板等各式教具支援社大,以便社大進行教育紮根的工作。 二、王順美教授帶來的是八月間將培訓水質監測志工、參與十月十八日世界水質監測日活動的訊息。她表示,一般教師受到地方團體的影響較深,因此,希望透過社大來招募種籽師資,以發揮更大的教育功能。 三、成立小組分工 〈一〉研發組:自由參加。主要任務在擬訂公共議題、課程規劃等,視需要隨時召開會議。 〈二〉資訊平台小組:時報、苦勞網、環境資訊協會等,主要任務在成立守護網絡。 〈三〉秘書組:台北文山、苦勞網、《社大開學》採訪編輯等協助 〈四〉八月四日到北投社大開會。 *八月到北投 九月到時報文教基金會 炙熱的八月天,北投社大在新民國中校園高大挺拔的楓香樹蔭下,讓人的心情很快靜了下來;他們待客的傳統冰品和里長的參與討論,都令人印象深刻,他們要聯手重建八仙圳─清代乾隆年間所建─的風華。 這回,士林社大的顧問張耀仁先生也來與會,並主動負責邀大同社大一起來。 會議重點在討論【淡水河守護聯盟行動綱領草案】;苦勞網說明「環境監督社區群組EMCC的使用方法」,並鼓勵大家踴躍上傳資料。 呂理德先生邀請大家到位於新店溪、大漢溪交會處附近的時報基金會開會,順便居高臨下觀察河域目前的情形。就這樣,大夥兒在九月一日記者節當天聚會於時報大樓,並由吳智慶老師解說當地人文、陳建一老師解說河域的現況。余範英董事長和林聖芬社長均表示非常樂於和社大夥伴一起為台灣的環境努力,尤其是河川守護的課題。 時報基金會隨後贊助十二所社大發展河川守護的社團,每個社團二萬元。 *成立『淡盟』 簽署護河盟約 公元2004.10.23日在北投社區大學舉辦的【第一屆台北學學術研討會】上,有十六所社大和數個民間團體共同簽署《河流守護宣言》,並組成了「淡水河守護聯盟」〈以下簡稱淡盟〉,誓言為這個遍體鱗傷的河系盡一份力。 淡盟成立之初,每個月都聚會討論,研發組則每兩週聚會一次,以便討論訂出下個月的討論主題及發展方針。這項討論會參與的成員多為民間環保團體的代表,大家很清楚看出,參與淡盟的社大對於環境議題的認知及參與程度相差很多,因此,如何激發熱情凝聚共識、增強經驗交流、建立公共訴求與各校之間扣合的機制、、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楊志彬負責起草的【淡水河守護聯盟行動綱領草案】開宗明義指出:「這個聯盟是個議題性、高開放性、高民主性的團體組合;希望逐步推動,據以形成一個長期穩定、互動密切、相互學習、對河流關懷能發揮高度綜效的社會網絡;參與的成員在協力的機制下,發展出多元的合作關係與自主特色的河流課程和行動。」我們看到永和社大在新店溪畔的溼地農場得到宜蘭社大贈送兩拖拉庫的台灣原生種水生植物,經過眾多學員夜以繼日努力耕耘,他們得到2004年福特保育獎的首獎;在欣喜獲獎之際,有人士提出:『原住民族想在河畔落腳卻被驅離,是不是可以作為一起討論的議題?從宜蘭運來的物種能被認定為原生種嗎?』板橋社大積極拜訪板新水廠、縣政府水利及下水道局等公部門,期待透過良性的對話可以創造出在一起的價值─公共議題的啟蒙,讓民眾的監督和政府的公信力都得以彰顯。文山社大則在過去的基礎下,社團成員持續調查景美溪的生物物種,並且參與景美溪巡守志工的培訓和認養河段,2005.01.09當天,從文山區的三個次分區安排了四條步道,兵分四路免費帶大家認識步道旁的人文變遷和自然資源,最後會師景美溪。 淡盟成立後提出:台北縣市為何水價不一?為什麼自來水漏水率會如此高?污水下水道大系統與小系統、污水下水道BOT的問題、、等公共議題;共同進行的重要活動則是一月十六日在基隆社大舉辦的【全國社大水資源課程觀摩研討會】;環保署得知上述我們的努力之後,將對這個研討會提供一些經費支援;基隆社大則特別安排帶領與會者去觀賞基隆河暖暖段精采的壺穴地形,並且在嚴肅的討論過程之前,安排基隆社大的學員們表演『將關懷河川融入教學』的精采案例;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們從早上相聚到晚上,連續享用兩餐基隆社大的志工們準備的美食,並熱烈討論之後才互道再見! *相隔一年 河川館現身 到了2005年4月的第七屆全國社大研討會時,河川館的設置以及相關議題的討論都讓與會者留下深刻的印像;我們向環保署提出兩個訴求: 一、在台灣東西南北中五個地區的社區大學成立環境教育中心; 二、2006年初,環保署補助社大舉辦【全國NGOs水資源會議】。 與會的環保署水質保護處副處長蔡先生贊成我們辦理【全國NGOs水資源會議】,但是有關環境教育中心的事他認為須要從長計議。 相隔一年,若不是有淡水河守護聯盟的成立,或許水資源的議題就不會有那麼強的連貫性;綜合來說,關心『水』的人很多,但是,把人組織起來、把組織串聯起來,才能發揮大的果效。 *一點點感觸 一點點心得 淡盟的重要成員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由於接受環保署委託【相約2005 守望淡水河~~淡水河河川志工培力專案】,於是分別與大漢溪、新店溪、基隆河、淡水河主流段等水岸旁的板橋、文山、南港、三重等社大合辦工作坊,各合辦社大的師生帶領參與工作坊的夥伴們走訪社區、走向河岸,品味在人口密集的都會中,難得的人際暖流;同樣令人難忘的,還有污濁的水色,掩鼻躲避的水味。 淡盟成員相聚時,常有人提到對淡水河保有的美麗回憶,每回談起都又雀躍又傷心,因而下定決心一定要做些事。每當我想起這個鬆散的組織,既沒錢也沒固定的工作人員,要去守護一個政府投進數百億整治卻效果不彰的河系,憑藉的是什麼呢? 走筆至此,想起去年七月敏督利風災過後幾天,雨中我帶幾位學員到景美溪畔教他們做水質測試,我們在河邊的淤沙上,發現植物冒出好多好小好小的芽,每個人都覺得非常感動,一位學員說:真想帶小朋友來看這個景像。 憑藉的大概就是淡盟為我們串起的這個大家族中,有不少仍心存感動、又有願景、想為家園盡點力的夥伴吧!我想 ................................................................................................................................... [趴趴走 八月號] 加九寮溪畔 河濱會議 (2006/8/29) 文/淡水河守護網 時間:2006/8/24 上午10:20-11:20 地點:加九寮溪畔 成員:林淑英、徐嬋娟、鄭心如、謝美花(以及 其弟、女兒、外甥等)、李滿枝、顏惠珠、林志雄、郭美君 重點紀錄: 1.為能擴大且深入宣導河川教育,建議針對淡水河流域各河系蒐集、累積相關的歷史變遷、水文、水質現況、生態、水岸規劃等圖文資料,邀請有興趣的社大或中小學一同共襄盛舉,推動成立各河系的河川資料中心(教育中心、河川館)。可由自然步道協會籌組專案小組發起,與綠盟、趴趴走俱樂部的資源、人力結合,共同推動。 2.河川巡守義工種子教師應具備的條件: (1)平時喜歡去河邊趴趴走。 (2)認同河川巡守的理念,知其必要與重要性。 (3)關懷河川,願意為其盡一份心力。 (4)富有正義感,能為河川發聲。 (5)能實地付諸行動。 (6) … 3. 河川佈告欄目前進度: (1)崇光社大已接洽完畢。 (2)擬於9/7(四)淑英老師、嬋娟老師帶領趴趴走成員拜訪木柵國中、力行國小洽談佈告欄事宜。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