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4/02 14:06:13瀏覽1270|回應0|推薦2 | |
千呼萬喚始出來~話說『水患治理監督聯盟』~(2008.2)
一、原本是八年八百億的提案,被灌水強加成天文數字; 牽掛多 行動難 2006年3月12日,「第一屆全國河川NGOs會議」中,「1410治水預算」被設定為議題加以討論,與會者有提出成立「1410 治水聯盟」的呼聲,以民間力量共同監督治水議題,但是沒有付諸行動。
2007年4月,第九屆的全國社區大學研討會在台中舉行,我們邀請了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也是資深的國會議員之助理楊嬌豔來談「誰在決定環保?」,嚐試揭開國家預算的神秘面紗,讓大家深層思索公共政策的品質;數十位與會者在會後均留下了通訊資料,相約要共同關心治水的課題,期待形成有效能的公共議題討論機制。 拋磚引玉 行動萌芽 目前擔任「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簡稱「綠盟」)常務理事、自然步道協會理事長的我,眼見這個議題在「綠盟」組織中常被討論,然而,面對這個高度政治性、規模龐大的議題,時常陷入膠著狀態。2007年「綠盟」舉辦會員大會時,徐蟬娟和我捐出一筆經費,想先出版一小本《治水ABC》,讓更多人來關心這個議題,但也都沒有人力負責。 2007年5月下旬,「生態保育聯盟」的佩茹幫忙安排一場座談會,邀請了水利署、水土保持局、原住民事務委員會等單位的代表和民間團體人士對談,討論治水政策進行的狀況,以及民間監督機制如何納入的課題。從這時刻,我看見關心治水的種子逐漸萌芽! 傾囊相助 為嗚咽的山河 2007年8月,有綠盟、荒野保護協會、綠黨、綠色陣線協會、自然步道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籌備中的地球公民協會等民間組織和幾位以個人名義的人士,相約成立「水患治理監督聯盟」,合作籌措了約二十萬元,聘請曾瑾珮小姐擔任聯盟的執行秘書,辦公室設在景美景興路的綠黨辦公室;2007年11月底,因為綠黨參與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辦公室要作為選舉總部,所以把辦公室移到自然步道協會來。 在參與成員方面,陸續有基隆社區大學、南港社區大學、桃園縣環保協會來參加。2007年7月29、30日間,聯盟代表自費參與由水利署主辦的石門水庫集水區保育治理第一次評鑑作業,走訪了十幾個治水工程,發現了許多工程的必要性令人質疑,且施工便道竟開闢得比河道還寬,嚴重破壞生態環境!而後,聯盟成員展開了密集的現勘,在10月底邀請中國時報記者親自走一趟石門水庫集水區,將治理的現場及問題公諸全民(見中國時報2007年11月19日「水庫延壽工程 變摧毀野溪殺手」相關報導)。 11月中聯盟成員又陸續發現一些小型工程(金額在2千萬元左右)問題更多,最不可思議的是在「馬美地區」,318.54多公尺長的小溪要蓋19座潛壩、24座固床工、2座静水池,平均7公尺就有一個工程設施 (請閱讀聯盟網站對馬美地區整治工程的介紹)。
半年來,聯盟成員每個月雙週週四晚上,都在自然步道協會辦公室聚會討論水患治理監督事宜;單週則是石門水庫小組、易淹水地區小組的聚會時間。 這麼積極的討論和治理現場的踏勘行動,終於有一些初步成果:前述的馬美地區工程暫不施作固床工和潛壩、寶里苦溪五座固床工減為三座、百歡溪支流整治工程減量、水保局也開始使用索道取代施工便道;在制度面的建立上,聯盟也初步建立了與官方的聯繫對口與討論平台,藉由一次次的拜會官方行程及出席官方會議,促使水利署及水保局草擬出資訊公開及民眾參與的要點與機制,並有意願實施各工程階段的生態檢核。 面對天文數字的治水預算、錯綜複雜的政客操持,如果您跟我一樣,有一連串的疑惑想要得到解答;如果您跟我一樣,認為非常重要的任務是該找出問題的本質;如果您跟我一樣,認為治水需要多元思考的方針。那麼,請您立即加入聯盟,出錢出力,幫忙這個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組織,厚植監督治水的動能。 之所以需要捐款挹注,是因為有許多工作如: ~之前前往現場了解第一階段的工程狀況 因為聯盟目前人力單薄,所以帳目管理工作由自然步道協會負擔,並由本會開立捐款收據作為徵信以及捐款者節稅之用,謝謝您的支持。 ●捐款劃撥帳號:19601743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 林淑英 水患治理監督聯盟召集人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