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6/20 00:19:45瀏覽1007|回應6|推薦11 | |
昨天是美國的父親節, 超級媽媽決定放牛吃草, 讓兩位"孫悟空"大鬧天庭(二樓),陪我在一樓的七十吋大電視好好看一場足球. 當時轉播的是"巴西"對"澳洲", 原本我想為了她方便, 還是看"ABC"的轉播, 看了十分鐘, 我還是一 直覺得被干擾了, 決定轉台,看西班牙語電視台的轉播. 足球賽, 最令人覺得倒胃口的就是聽到一堆無關緊要的評論. 打從一開賽 ABC(美國廣播公司) "租"來的評論員就一直在分析戰況, 不斷的討論, 分析一些個人動作, 一直說巴西若贏球, 如何如何,聽的令人心煩.其實, 就算對美國觀眾, 除了美國對 誰晉級也不是什麼大事, 而若花半分鐘講解之前發生的某一球, 很可能就錯失了當時正在進行的精采球賽內容. 為何說過度的解說是干擾? 舉例來說: 以看美國ABC轉播的義大利對美國一戰, 他們花了多少時間在批評裁判? 觀眾也跟著相信球評說的, 那場轉播, 我是在朋友家看的(朋友小孩的生日PARTY), 我一直跟大家解釋, 那些紅, 黃牌給的並沒有不當, 可惜一堆朋友的愛國心做遂, 一場球看的憤憤不平,就因為球評的不專業誤導觀眾,白白把一場好球賽給糟蹋了. 再回到足球轉播最明顯的特性:足球轉播為什麼沒有廣告呢 ? 個人認為,足球賽就像是"性", 前戲與進球的那一剎那是一樣重要的,觀賞球賽,就是要看球員們如何製造一波又一波的攻勢與防守,一直到比賽結束那一刻才結束,之後更能回味無窮,太多話,過度的分析,只會製造反效果. 最好的例子是阿根廷對塞爾維亞的其中一球, UNIVISION(西班牙語電視台)的傳奇球評Jose Luis Chilavert 邊念著球員的名字, 我們就隨著他的聲音, 看著球一直快速前進,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 Chilavert宣稱阿根廷球員以跳探戈的節奏,前後傳了二十四次球, 最後才射門,那球可稱是目前的最漂亮的一記入球. 接下來談談足球賽的本質,話說三十年前剛接觸足球時, 當了幾十年乙組足球隊教練的四舅暑假中教我們打球,他最重視的是如何把球停好, 把球傳準, 之後大多時間就是教我們如何跑位,如何觀察球隊友與對方球員在場上的位置! 一場足球賽,其實九成以上的勝負決定在球員的跑位是否確實,一成在於能否掌握臨門一腳. 教練通常最在乎,最注重的是如何安排中場球員(三, 四或五位)及他們的(左,右)位置,接下來才把剩餘的球員安排在後場與前場. 教練要教的是如何激發球員的本能但是也需要能適度控制球員的一些本能. 再優秀的職業球員,也是跟小孩子一樣, 看到球就想追, 想進球. 但是, 好的教練也要能讓球員了解, 什麼球該追, 什麼球該放過, 而讓隊友拿球, 自己則移位到最佳支援位置, 讓隊友一方面試著突破, 一方面有好的傳球角度,若沒辦法時可以有很好的後傳支援,重新佈陣. 看足球的竅門是看球員們能否出現在他們最該出現的位置. 足球賽的戰術本身就是一場"幾何"藝術, 雙方教練賽前鬥智, 大玩"佈陣"遊戲, 到底該是打一場運用整個球場來安插球員, 或是打半場防守, 適時突擊, 或是該打半場,三分之一場的進攻,防守, 之後決定派哪些球員上陣.一切就緒,球賽開始後,才是看球員們展示他們個人技巧,速度與五花八門的射門方式,強射,推球,頭錘真是一種美技的"舞技"表演. 雖然, 鏡頭無法同時追蹤場上所有的球員, 但是, 轉播時的攝影記者們盡量取景,捕捉全場球員的移位與一些精采的個人動作. 要看出球員跑位技巧的端倪,需先從基本隊型談起: 最早的足球陣式是強調攻擊的「二三五」陣勢: 兩個後衛、三個中場及五個前鋒。 我剛接觸足球時, 英國足壇的「兵工廠」發展出的「WM」戰術,正開始對近代足球戰術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爾後發展的就是「四二四」、「四四二」、「四三三」、「一三三三」、「三三四」、 「三-五-二」等各種不同的陣式。 要真的欣賞現今的足球賽, 必須了解足球全球化的歷史, 歐洲球隊也開始有成熟的技巧,(荷蘭的克魯夫, 法國的普拉提妮, 義大利的巴吉歐, 德國的碧根鮑華, 英國的貝克漢, 以及葡萄牙的非戈, 都有十分細膩的腳法. 西班牙陣中的新星: 巴西出生的喜那,( MARCOS SENNA)更是取代拉烏(RAUL)成為西班牙的中場發電機,). 而巴西等南美洲球隊,也因為有上百位球員在歐洲球會取經, 更了解到歐洲"快速"足球的精髓. 因此, 足球賽的陣式, 是根據球員的狀況, 體力, 比數, 隨時調整, 因此, 球員在場上的反應, 溝通, 以及教練的調度, 更是足球好看的地方. 轉到西班牙台之後, 我們的眼光很快就集中在球賽本身. 巴西整場球 幾乎沒有展現出他們的小組進攻. 羅那度縱使有幾個漂亮的過人, 傳球, 但是他的跑位真的是很糟糕, 巴西的隊型因此產生了漏洞, 進第一球的阿迪阿諾( ADRIANO) 的跑位也是屢屢出錯, 巴西招牌的流暢性幾乎都沒有發揮. 欣賞巴西澳洲一戰, 超級媽咪一直很專注看球 ,每當她對巴西攻勢的不流暢提出疑問 ,我就提醒她, 澳洲只要體力一不夠, 巴西一定會進球的, 果然, 羅那丁紐( RONALDINHO NHO發音其實更接近紐)一記長傳, 穿破澳洲防線 ,直接到羅那度腳下 , 羅那度傳給阿迪阿諾( ADRIANO)的球時間, 角度, 位置都剛剛好, 阿迪阿諾舉左腳一記勁射破網. 巴西下半場的攻勢凌厲,與卡富拉上前場有很大的關係, 但是卡富上前場進攻後, 巴西的後防就空了, 同時 澳洲隊展現出來他們驚人的速度與體力, 整場以五五的陣勢, 隨時可以見到五個深藍色球衣包圍著兩三位黃球衣, 而幾次突破時, 澳洲隊幾乎全隊壓進巴西的後場, 若不是巴西後衛魯西歐( LUCIO)及時瓦解加上羅貝多( Ze Roberto) 幾記"乾淨"的?球, 澳洲很可能會將比數拉的更近. 當我在歐洲欣賞球賽時, 電視的轉播幾乎都只播報當時持球的球員名字, 其他的轉播內容就是一些像自由球, 角球, 射門次數等等統計數字, 每天的體育特報, 至少有一些基本數據, 有空的話, 這個連結可以讓大家了解一場足球賽的重要統計: 每四年的世界盃, 總能讓我好好檢視, 自己四年來的思考模式是如何的變化, 當年心目中只有巴西隊 一味的幫他們加油, 之後了解足球文化, 攻式的多變 ,到了解"歐洲"足壇在經濟上的絕對優勢, 而到最近幾屆國際情勢的變化, 新興勢力, 全球化的影響. 足球, 還是二十二個球員在一百公尺成七十五公尺的球場上追著一個球跑, 但是其中的學問, 卻隨著人的年紀增長, 而越來越深奧, 而慢慢發現, 自己不知道的東西真是太多了. 看完球, 不到三歲的妹妹拿了一個小袋子給我,說了一聲:?父親節快樂?袋子裡面裝的是繡著巴西球王比利名字與背號的球衣! 真好的父親節!好玩的是,四舅從小就教插花完球的我:比利的球技,球風是學不來的,然而,只要有心,扎加洛, 顧林查等球星的術養卻是很容易就學懂的!比利,縱使獲得再多的鏡頭青睞,我還是默默的欣賞那些發動攻勢的中場發電機,對我,足球永遠是一場十一個人一起打的球賽. |
|
( 興趣嗜好|運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