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全廣共學二 95講 – 97講 參考資料 天台宗判教
2019/03/14 14:59:18瀏覽26|回應0|推薦0
全廣共學二 95講 – 97講 參考資料
1.智者大師在資糧位(外凡)
慧思禪師在加行位(內凡、賢位菩薩)
2.各宗派對於菩薩位次有各種論說,
師父和老師以天台宗判教為基準。
3.華嚴經:菩薩共分五十二個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其中十信位是凡夫,
十住、十行、十回向位是賢位菩薩,
十地、等覺、妙覺是聖人,也就是從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覺、妙覺。等覺菩薩是十地菩薩,妙覺就是佛。

(三)天台宗所判 佛光大辭典
【藏、通、別、圓】等「化法四教」中,
通、別、圓三教均配有菩薩階位:
(1)通教,配以「三乘共十地」之階位,即乾慧地、性地等十地(和歡喜地至法雲等十地不同),又稱通教十地,為菩薩、聲聞、緣覺等三乘之人所共修之十種階位。
(2)別教,以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說之五十二位為其位次。然將五十二位歸納成「信、住、行、向、地、等(覺)、妙(覺)」等七科,又將七科總結為凡、聖兩大項。即於五十二位中,
「外凡」:以「十信」為「外凡」位(止伏三惑中「界內」之見惑、思惑;界,指欲、色、無色等三界),
「內凡」:而以十住、十行、十迴向為「內凡」位
(以至止伏「界外」之無明惑),
以初地以後為「聖」位。又於聖位之中,以十地與等覺為聖位之「因」,而以妙覺為「果」。(歡喜地至法雲等十地)
(3)圓教,圓教教義主張所有之存在本來即具足三千諸法,故自本體而言,佛與眾生平等無二;然於現象上有迷悟之差異,故自實踐之立場而言,亦宜有修行之階位等次,遂立「六即位」之說,以令修行者捨離卑下上慢之心。另又藉別教五十二位之名,來說明圓教之位次,故於十信位之前,增加「五品弟子位」一科;同時,圓教之「十住位」相當於別教之「十地位」。如表所示為六即位與五十二位之配列關係。
又圓教菩薩之階位亦可配於鐵輪(十信)、銅輪(十住)、銀輪(十行)、金輪(十迴向)、琉璃輪(十地)、摩尼輪(等覺)等六輪,以轉輪聖王之輪寶能摧毀一切武器,來比喻每一階位皆能斷除煩惱。
**詳見佛光大辭典 菩薩位階條目 有各宗派關於位階論述

十信[佛光大辭典]
菩薩五十二階位中,最初十位應修之十種心;此十種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全稱十信心。略稱十心。依諸經典所舉,其名稱與順序略異。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名字品所列之十種,即:
(一)信心,一心決定,樂欲成就。
(二)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
(三)精進心,聞菩薩藏,精勤修習無間善業。
(四)定心,於事於義繫心安住,遠離一切虛偽、輕躁、憶想分別。
(五)慧心,聞菩薩藏,思量觀察,知一切法無我無人,自性空寂。
(六)戒心,受持菩薩清淨律儀,身口意淨,不犯諸過,有犯悔除。
(七)迴向心,所修善根,迴向菩提,不願諸有;迴施眾生,不專為己;迴求實際,不著名相。
(八)護法心,防護己心,不起煩惱,更修默護、念護、智護、息心護、他護等五種護行。
(九)捨心,不惜身財,所得能捨。(十)願心,隨時修習種種淨願。
又鳩摩羅什譯之仁王經卷上菩薩教化品所列之十種為:信心、精進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護心、願心、迴向心,以之為習種性十心。梵網經卷上所列之十種為:捨心、戒心、忍心、進心、定心、慧心、願心、護心、喜心、頂心,以之名堅信忍中之十發趣心。楞嚴經卷八稱之為十心住,即:信心住、念心住、精進心、慧心住、定心住、不退心、護法心、迴向心、戒心住、願心住。

歷來以此十信配菩薩之位次即有各種異說。
1.四教義卷五等以之為別教五十二位中最初十位;
2.圓教又別立六即,配以相似即,為六根清淨柔順忍之位。
3.華嚴五教章卷二中,援引梁譯攝大乘論之語,謂如須陀洹道前有煖、頂、忍、世第一法等四位,於願樂行人,則有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四種;
4.於始教,以十信等四位為資糧位;於終教,入初地位之前唯有三賢(十解、十行、十迴向),因十信未達不退位之故。唯識家亦言十地之前僅有三十心,十信不立位。
〔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一、仁王經合疏卷中、華嚴經探玄記卷一下、大乘義章卷十七末〕(參閱「菩薩階位」5221) p454

十信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術語)菩薩五十二位修行中之第一十位也。十信云者,入佛之教法,先以信所以能入也:
一、信心,滅盡一切妄想,而中道純真之謂也。
二、念心,真信明了,一切圓通,雖經幾多生死,亦不遺忘現前之習氣也。
三、精進心,以妙圓純真之精明,進趣於真淨也。
四、慧心,心精現前,則純真之智慧,自然發起也。
五、定心,執持智明,則周徧寂湛,心常凝於一境也。
六、不退心,定光發明,則明性深入,唯知進而不退也。
七、護法心,心進安然,則保持一切佛法而不失,與十方如來,氣分交涉也。
八、迴向心,覺明保持,則能以妙力,感佛光迴照,又向佛而安住也。九、戒心,心光密迴則安住無為而不遺失也。
十、願心,住戒自在,故能遊於十方所作悉隨願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內凡】佛學大辭典
(術語)未得真證以來,總名凡夫,此中分內外二種。
得似解之位為內凡,未得似解之位為外凡。
小乘以五停心、別相念處、總相念處,之三賢位為【外凡】。
暖、頂、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位為【內凡】。

大乘之行位:
以十信之位為【外凡】,十住已上之三賢位為【內凡】。

天台之六即,觀行即以前為外凡,相似即為內凡。
四教儀集註中曰:「相似見理名內,未得似解名外。」
又曰:「漸見法性,心遊理內,身居有漏,聖道未生,故名內凡。」大乘義章十七末曰:「種性以上漸息緣故,內求真性,故名為內。」

五位 佛光大辭典
大乘五位,又作唯識五位、唯識修道五位。唯識宗將大乘菩薩之階位分為五等,即:
(一)資糧位,即含攝有漏善以達佛果之位。指十住、十行、十迴向等諸位菩薩,以福德智慧為助道資糧,故稱資糧位。十住、十行、十迴向之菩薩階位又稱大乘三賢位。其中,十住偏重修理觀,十行偏重修事觀,十迴向多修理事不二觀。此類修行稱為大乘順解脫分,雖已能斷除分別二執之現行,然對於能、所取之種子依舊潛伏未除,此係唯識五位中最初伏障之階段。
(二)加行位,指四加行(煖、頂、忍、世第一)位菩薩,由得福智資糧,加功用行而入見道(歡喜地),住真如位,稱為加行位。即於資糧位所積集之善,更進一步為得無漏智而加力修行之位。此位能達「無二我」而「有二無我」之境界,然心中仍變帶「如相」現前,故仍非實住之唯識境界,稱為大乘順抉擇分。
(三)通達位,又作見道位。初地菩薩體會真如,智照於理,得見中道,故稱通達位。即證得初無漏智,並體得真如理之位。此係修行第一大劫之成熟階段,相當於初地之入心,故又稱見道位。
(四)修習位,又作修道位。指二地至十地菩薩,得見道已,為斷除障,復修習根本智,故稱修習位。即於通達位證得真如理,再反覆修習之位。
(五)究竟位,指妙覺佛證此果位,最極清淨,更無有上,故稱究竟位。即指佛果之位。〔成唯識論卷九、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五、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四、唯識三十論頌、大乘法相名目卷一中〕
小乘五位,即:
(一)資糧位,又分三位:五停心、別相念(各別觀察四念處)、總相念(總觀察四念處)。
(二)加行位,其位有四:煖位(未見智火,已得煖相)、頂位(觀行轉明,如登山頂悉皆明了)、忍位(於四諦法忍可樂修)、世第一位(雖未能證理,而於世間最勝),此四位加功用行,取證道果。
(三)見道位,指聲聞初果斷三界見惑,見真空之理。
(四)修道位,指第二、三果修四諦道法,斷欲界思惑。
(五)無學位,指聲聞第四果阿羅漢,斷盡三界見思惑,真理究竟,無法可學。〔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下〕

印順長老
「四善根」為「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種善根,乃是印度部派佛教「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論師整理、抉擇及修驗之修行階位,這四階屬於「聞、思、修、證」中的「修所成慧」(以定相應的觀慧),四善根位皆以修慧為體,四靜慮、未至及中間等六地為所依。它是通往「(證)無漏慧」(初果等果位)之關鍵修道階位。如《俱舍論》卷23〈分別賢聖品6〉︰「如是四種皆修所成,非聞思所成,唯等引地故」。(CBETA, T29, no. 1558, p. 120, a23-24)
「四善根」是通往聖道的加行位,所以「善根」的「善」,在此專指無漏智,「善根」的「根」,是指發無漏智之根本。「四善根」所修的觀法為四諦觀。「四善根」的功德,如《俱舍論》卷23〈分別賢聖品6〉所示:「煖必至涅槃,頂終不斷善,忍不墮惡趣,第一入離生」(CBETA, T29, no. 1558, p. 120, b23-24)
(1)煖︰為接近無漏聖火光明的前兆,故從「煖性喻」立名。
(2)頂︰為位在煖位之退與忍位之進的兩際,恰在山頂,故名。
(3)忍︰為認知四諦最為殊勝之謂,以忍以上為不退位。忍位的忍為「認」同義,其觀慧力已增進到「得予認可四諦理」而不再退墮之地,所以上頌云「忍不墮惡趣」。
(4)世第一法︰為有漏法中最勝的善根之謂,此位只有一剎那的時間,隨即進入見道,生無漏智。

天台宗判教 維基百科
漢傳佛教的判教思想中,天臺宗的判教體系,是極受重視的。最早由智顗大師提出,分為五時教、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三部份,合稱五時八教。
教判,即教相判釋,亦稱教相、判教、教攝、判教理論,即判別解釋佛陀一生言行教法的相狀差別之理論。

大乘佛教諸多教典傳至中國後,佛教僧眾就其具體教說的形式、方法、內容、意義等,進行分類而判別教說的體系,以明佛陀言行真意。此傳統認為佛陀言行因緣和合因時而生、應對象根機、翻譯等問題而異,義理互有出入,於是教相判釋因此產生。

隋朝智者大師創建天台宗,貢獻了新的判教理論,提出分為五時教、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三部份,合稱五時八教,此後此判教法爲中國最通行之判教。

五時
智顗大師(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提出五時教的理論。他認為佛陀順應眾生不同的根機和時機,所說法的側重點不同,分為五個階段,名為「五時」。

1.華(花)嚴時。釋迦牟尼佛最初成佛所說經典,佛於初成道三七日(第二十一天)間說《華嚴經》,以自證之法試機的時期,屬大乘。代表為《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之名來自《華嚴經》,義爲「以華(花)莊嚴裝飾佛陀」,「華」爲花的古字,故讀音、意義都同「花」。
2.阿含時(鹿苑時)。佛為「小乘」所說,時間在華嚴時之後,十二年間說小乘(解脫道)阿含經。代表為《雜阿含經》、《長阿含經》、《中阿含經》、《增壹阿含經》。「阿含」(āgama)之名來自四部《阿含經》,義爲來去、流傳,引申為流傳下來的正統教義、戒律;因此期間佛說法地多在鹿野苑故也稱鹿苑時。
3.方等時。阿含時之後,主要內容為回小乘向大乘,時常貶抑「小乘」,讚歎大乘,以化導眾生趨向大乘。代表為《維摩詰所說經》、《思益經》、《楞伽經》等。「方等」之名來自《方等經》,義爲言辭和義理都廣博、圓滿、平等,部派佛教時可以此指稱大乘佛法。
4.般若時。宣說般若空義,淘汰大小別見之情執,屬大乘。代表為《大般若經》、《如來藏經》。「般若」之名來自《大般若經》,般若(Prajñā)義爲「超越一切的智慧」。
5.法華涅槃時。開權顯實,三乘合為一佛乘,立圓教,說真常,明佛性,更於入涅槃前夕說《涅槃經》。代表為《妙法蓮華經》、《涅槃經》等。「法華涅槃」之名來自《法華經》和《涅槃經》,「法華」的「華」和「華嚴」的「華」一樣,意義和讀音都同「花」,法華全稱是「妙法蓮華」,以蓮花比喻妙法,在英文翻譯中簡稱為「蓮華經」(Lotus Sutra)。
八教
頓 漸 密 不定 藏 通 別 圓 等八教
智顗大師在《四教義》中提出,分為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二者。

化儀四教
化儀,意為佛陀教化、饒益眾生的儀式、做法。

1.頓教:「頓」即立刻、即刻,謂不談「小乘」,直說大法。
代表《華嚴經》。
2.漸教:「漸」即漸次,有漸初、漸中、漸末之不同。說聲聞乘、緣覺乘二乘法,爲漸初,代表《阿含經》;後說方等部經典,斥二乘,讚大乘,令其歸向大乘,爲漸中,代表《淨名經》等;後於般若會上談空、慧之法,淘汰二乘情執,皆導歸入大乘,爲漸末,代表般若經。因有自淺至深的次第,故名漸教。
3.秘密教:謂佛陀不可思議的智慧、神通,令大眾「同會聽法,所聞各異,彼不知此,此不知彼,隱密赴機」,故名秘密教,即密宗。
4.不定教:謂佛陀不可思議的智慧、神通,令聽法大眾,「或聞小法而證大果,或聞大法而證小果,彼此相知,得益不定」,故名不定教。
化法四教
化法,意為教化、饒益眾生的方法。

5.藏教:全稱三藏教,即經、律、論三藏,謂其三藏中含有佛教基礎教理,修證可斷我執而入阿羅漢涅槃,可作為二乘教法的異稱,其中也暗含了菩薩教法[6]。
6.通教:「通」者謂承前啟後,涵蓋三乘,以菩薩乘爲正機,以聲聞、緣覺二乘爲傍機。[6]
7.別教:專說大乘教法,有別於二乘根機,故名「別」。
8.圓教:所謂「圓」,即圓滿、圓融、不偏,是對最上根機菩薩所說,專指《華嚴經》、《法華經》的境界;是說三乘俱是一佛乘,無「小乘」、「大乘」的分別;又以破除時間、空間之概念執著(即《金剛經》「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眾生相」)後,認為世界是不一不異、無我無他、無昔日將來分別的,此世界觀圓融無礙。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so168&aid=12514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