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什麼工具可以用來選才用?
2008/06/26 12:35:21瀏覽814|回應0|推薦2
最近接到很多企業的詢問,是否有一套工具可以作為有效的甄選人才工具?
我大可以推薦我正在推廣的mbti 性格工具,但是這一套性格工具是以測驗為主,受測者很容易就會依其公司選方向作答,而失去工具的可信度。

前幾年各大企業人資很喜歡使用DICS 人才評測系統,這套系統是一套很好的性格系統工具,當時在企業界間蔚為風潮,企業如果不採用,就覺得自己是落伍的。但是後來在應用上卻被誤用為將人貼標籤,使得企業界內部的人際溝通,有了反向的效果。

MBTI 及 DISC
等性格工具的理論根基於對人類行為的多學科研究。文化學、社會學和人類學解釋不同群體和社會的行為模式和規範。這些因素與群體成員相結合,使各個群體之間互相區別。



 
卡爾·容格說過:“人格是養成,而不是生就的。”我們都把自己塑造成現在的樣子。早在童年時代,父母、親屬和朋友就“盡其所能”地幫助我們形成自身的人
格。但是,跟人格形成有關的決定,卻都是我們自己內心作出的。我們潛意識中所作的大多數決定,連我們自己也不曾意識得到。正因如此,我們並不能瞭解人格賦
予自己的全部潛能。


 


所有的人格測評工具,都必須受測者以直覺反應做測試,如果受測者帶著某種目的接受測試,其結果只是誤導企業做錯誤的選擇。


MBTI 及 DICS分析幫助我們完成內心探索漫長而迷人的旅程。我們從分析他人的角度觀照自身。然而人格分析最困難之處在於如何將分析結果傳達給他人,使他們對其有正確的理解。



 



這些測評和附帶培訓的基本假設是:人只存在差別,而無優劣之分。要更好地瞭解自身,發現人格中的長處和弱點,接受其存在並找到利用自身人格的更佳途徑。這樣,我們都有可能把自己造就成更優秀的人才。

網路上有很多免費的測試工具,這些測驗基本上都是經過專家的設計,理論上都有其根據,如果你真的響了解自己,就誠實直覺得回答問題,測驗出來如果與你自己的個性或行為不一樣,可能就要讓自己好好的探討,為何會不同?

有些人不喜歡面對真實的自己,因此當測試出來發現自己的真實面貌後,就當場翻臉說測驗錯誤,你可以選擇說你不是這樣的人,你可以選擇在自己的人生過程中,指表現自己別人期望的樣子,而將自己的本性掩蓋,或是你也可以選擇一個不適合你個性的工作,只為了符合某些人的期望,而將你的天賦藏起來,等到哪一天年紀大時,才發現 自己的一生都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我越研究人性,越覺得人性的多樣化,使得這個世界充滿豐富的不可預期的美妙與多采多姿。我研究九型人格,九宮數,生命靈數,12原型,12星座,塔羅牌,MBTI, DISC, 這個領域真是廣泛且奧秘,我正在試著找出其間的關連,希望有一天將之整合連結並以最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幫助人們自我了解,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與價值。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ndyko333&aid=19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