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古藝鑑賞﹕明代金銅佛像鑑賞-----轉載
2015/08/20 15:59:43瀏覽594|回應0|推薦0


明 鎏金銅菩薩像


古藝鑑賞﹕明代金銅佛像鑑賞
文/戴東尼
  
佛教自東漢時傳入中國中原地區,迄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歷代流傳下來的各類佛像,在材質上有金銅、石雕、木雕、泥塑、玉、瓷等。唐以前的石雕佛像藝術價值最高,但因存世有限,市場上非常罕見。明、清的金銅佛像就構成了今天中國古代佛像收藏的主體。

  用銅或青銅鑄造,表面鎏金的佛造像,俗稱「金銅佛像」或「鎏金銅佛像」。這種佛像多數供奉於宮廷、寺廟或家中的佛堂。它的出現始於兩漢,完善於隋、唐,盛行於明、清。金銅佛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為藏傳,一種為漢地。

  明代金銅佛像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是充份體現神佛的莊嚴、神聖和慈悲。因此在造型和製作上,要求嚴格遵循造像的儀規,也就是十分注重佛、菩薩、羅漢、明王、護法、祖師等造型的準確。其次是藝術性強。明早期的漢地金銅佛像,身材比例比較適中、身軀飽滿結實、線條簡潔流暢、豐腴不俗。造像胸部、腹部的起伏與平簡的外衣形成對照,富有整體感。明嘉靖以後,特別是萬曆年間,漢地金銅佛像獨盛一時。這一時期的佛像多頭大身短、體態豐臃,傳世品較多。還有,明代鑄造的金銅佛像工藝精湛、造型優美。從造型佩飾上看,菩薩基本上是袒露上身、下著大裙、肩上搭有帔帛等,服飾貼體而輕柔,衣紋和衣飾的刻畫運用寫實手法,視覺效果非常逼真、寶光四射,凸顯尊崇之美。

  明代金銅佛像由於人們長期供奉,久歷人間煙火,所以不管是哪種質地的造像,經過日月的侵蝕,其顏色的光潔度必受影響。鎏金的銅佛像,其外表雖金光閃閃,但其整體的顏色仍然暗淡,而新仿製的鎏金銅佛像雖然經過作舊處理,但其顏色在光線的反射下,折射回來的光線還是比較刺眼。

  明代金銅佛像在製坯時是澆鑄成型,由於受當時生產工藝的限制,每尊都要經過嚴格細緻的手工雕塑技法處理,尤其是在其面部表情、服飾和底座上,幾乎都能找到手工的加工痕跡。而現代的仿製品,無論怎樣它都會或多或少的吸收一些現代的生產工藝,帶有一些因機製打磨造成的,極有韻律的加工痕跡,以至缺乏細部的把握和立體感,特別是佛像的背面、底部以及局部紋飾,更會有貌合神離的感覺。

  有一種贗品是以真品為母本翻模製作的,這一類作品粗看時頗有舊氣,但真拿在手中就會有過重或過沉的感覺,銅質生硬,鎏金多以電鍍法,光澤極不自然。古代是用水銀法鎏金,色澤很沉穩,給人以厚實的感覺,雖然經過長期的磨蝕會露出銅胎之色,但古意盎然,這是仿品不可比擬的。再仔細辨別佛像的臉部、手足部和衣紋細節,往往模糊或交代不清。因為翻模之品,出模後在衣紋、手指、面部等處還必須進行細加工。古代工匠在製作時,多少對佛經所言的要求有些理解,再加上敬佛,在製作上自然盡心,現在那些作偽者對佛經一無所知,急功近利,難以比擬。

  還有一些贗品以舊的殘件重新拼湊或在舊佛像上添款以增加其價值,對這些作品的辨偽需對神佛造像有一定理解,因為古時的工匠製作佛像必須遵循嚴格的製作規程,從整體上研究還是能看出其中的不統一性。◇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ndihsu33&aid=28305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