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龍馬精神在桃園---元智騎踏第十路
2014/09/01 00:07:48瀏覽13960|回應18|推薦114

 

 

 

龍馬精神在桃園

         O*      元智騎踏第十路       O*O     

 

 

中壢龍岡地區簡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E%8D%E5%B2%A1

 

(堡壘詩)

桃園

  

大          新

   學               村  

→      →      →     →

 

中華本事有跡

各方來路聚桃園

客閩金馬與外省

共創龍馬真精神

 

(橫唸豎唸皆可)

 

十路

 

前此騎踏共九路 今次來把遺漏補

寫出桃園隱藏事 中華本事盡寫出

 

早期中壢初開發 客籍閩籍各參半

戰後榮民大遷入 金馬移民加雲南

 

各方菁英聚桃園 泱泱華夏似再現

中華民族縮小版 人尋史蹟蹟映典

 

行程

 

元智大學續啟程 興仁公園甫完工

華勛公園幽靜點 士校大池舒心胸

 

雲南公園隨跟進 龍岡公園秀景觀

龍岡操場視野闊 森林公園比大安

 

馬祖新村接末了 九處公園遊不倦

學區軍營加市集 民風軍風拂人臉

 

華勛

金門八二三砲戰 光復之後第一勳

金門移民多定居 特此立碑在華勛

 

士校

軍力基礎在士官 培育士官在士校

中壢得天擁一所 陸軍專校名氣高

(陸軍專校原名士官學校)

 

忠貞

忠貞社區人聚滿 忠貞榮民安家眷

雲南移民大入遷 特設雲南文化園

 

龍岡

多處軍營設龍岡 龍岡常發軍之光

立有國軍戰士像 衝鋒陷陣樹榜樣

 

操場

龍岡操場極寬敞 容納數個棒球場

往日練兵今練身 運動嬉戲風滿揚

 

新村

馬祖新村憶戰時 前哨志節顯於世

留得眷村遺跡在 護國大業永為誌

 

期望

從軍風氣日減退 未來家國難保衛

期以中華真本事 龍馬精神再尋回

 

 

 

行程規劃

 (道路寬闊 鐵馬機車汽車皆適宜)

 

從右上方元智大學的校門口出發 依循紅線行進

走興仁路 接興仁公園 轉興仁路二段611巷 轉崁頂路 再轉晉安路

到達右下方綠色的華勛公園首站

(崁頂路最近在拓寬 若有影響 可在永福路口改走藍色虛線)

 

再從華勛公園轉華勛街 再轉龍東路

到達第二站的士校大池(紫色)

對面就是士校(陸軍專科學校 藍色區塊)

依循紅線 順遊雲南公園 龍岡圓環 龍岡大操場 森林公園 馬祖新村

回程走龍慈路 接仁慈路 轉榮民路 轉榮安一街

回到興仁公園 及元智大學

(中間有一藍色路線 為休閒農場及萬坪公園 也饒富興味 可作為備用路線)

 

 

元智

 

 

元智大學的綠廊

依舊翠綠

 

元智綠廊是綠廊的代表作

應時時走它幾回

 

 

興仁

 

出元智後左轉 接興仁路不久

即到達甫完工的興仁親子公園

 

此公園亦可自由騎踏

尤其可貴的 公園附設數百個汽車停車格

方便開車族使用(此區尚無鐵馬出租)

 

 

華勛

 

按圖示 來到崁頂路 兩旁樹木蒼翠

騎來清涼無比 不過 此路即將展開拓寬工程

不久可能會不利通行 屆時可依圖走替代路線

 

就在士校圍牆之前 有一較寬的叉路(有紅色標示:大自然長頸鹿幼兒園)

右轉進入 路的左側可見到士校的紅色圍牆

 

遇叉路應左轉 路稍作蜿蜒狀

對面即是華勛社區

 

不久即來到華勛公園

 

 

這華勛公園也是綠草如茵 花開滿架

 

園內最值得觀賞的是這座紀念碑

 

這是當年八二三台海戰役砲戰勝利紀念碑

頂上的砲彈可是貨真價實的

 

上有碑文 記載著建碑的由來

原來是紀念參與砲戰的四百多位中壢的子弟兵

同時 華勛社區也住著甚多的金門移民

將紀念碑設於此處 正恰得其所

關於八二三砲戰的經過 碑文也有詳盡的描述 請閱:

  

 

公園旁是一所市立幼兒園

清新亮麗

 

有如童話屋

 

其內有美妙的光影圖形

 

 

大池

 

 依圖示來到龍東路

寬闊的大馬路兩側 有豪華的雙步道

鐵馬走白道 行人走紅道

 

右側來到士校大池

榕樹成群 行人成雙

 

迴廊曲橋 波光盪漾

 

中有小島 隨風飄搖

 

藏鴨藏鷺 避風避暑

 

闔家出遊 與鴨同樂

 

約有十幾隻鴨子 以大池為樂園

 

激波為盪 求友尋伴

 

尋得一友 長相廝守 

 

 

士校

 

回到主線龍東路 大池的對面

是士校的圍牆 迤邐數百公尺 煞是壯觀

 

原名士官學校 現已改稱陸軍專科學校

腹地廣闊 軍營之首

 

雖不得而入 卻可從圍牆縫隙窺得一二

裡面也有曲橋迴廊 與大池略相似

 

也有爬竿訓練中心

 

 

忠貞

 

龍東路直走 會經過熱鬧的街市

左轉入龍江路 鬧中取靜

再右轉龍平路 兩側民家競展園藝 煞是好看

這裡就是忠貞社區 聚居了大量的外省子弟

 

龍平路盡處 可見到雲南文化公園

由於此區也遷入了許多雲南移民

所以特設此公園

 

園內有許多雲南景觀

首先是雲形舞台

 

 

 

造型甚為別緻

 

從內觀頂 如雲巧佈

 

一排轉經筒 隨手轉如願

 

太陽神柱 目腦縱歌舞

 

每逢雲南節日 總有慶祝活動配合

這是米干節的傘海

 

雲南的手工藝品 古樸中帶有精緻

 

雲南公園之旁 忠貞市場入口處 有一間國旗屋

長年都是國旗蔽空 名聞遐邇

是龍馬精神 忠貞烈士的象徵

 

 

龍岡

 

離開雲南公園 找到中正五路

出龍東路左轉 過龍德路後道路兩旁有綠廊

騎踏悠行兩相宜

 

龍岡的軍營很多 這綠廊是其好處之一

 

不時還可遇見美麗的巾幗英雄

 

左側綠廊之盡處 有一寬廣的龍岡福利中心

進門右側是榕樹成蔭 左側是花園

 

濃蔭之下古榕盤根 剛勁獨立

寫出了龍岡的久遠歷史

 

榕樹的枝椏繁縟 代表了軍力的延續

 

 

福利中心前行 迎面就是龍岡圓環的戰士雕像 那是英勇的典範

 

繞行圓環 它一直是視覺的焦點

 

體恤阿兵哥長年勞累

找到樹蔭 讓其安歇

 

圓環旁邊是龍岡公園 有新舊兩處

 

右側是舊公園 水池寬廣

 

園內花木扶疏 老樹成群

 

左側是新公園 水池娟秀

 

 

操場

 

順著龍岡路 不久來到龍岡大操場

 

時常有棒球比賽

 

投手就像一位將領 指揮全場

 

蜿蜒小路 對照操場更寬闊

 

勇過獨木障礙

 

也可在此修練平衡力

 

這大操場 戰時練兵 平時練身

是軍民共用的好場所

誠如這座如島嶼的花圃

讓台灣順利航行

 

這張舊休閒椅 似為當年蔣公坐過的指揮椅

 

司令台上的國徽 印證著青天常在

 

小孩在此嬉玩 K書

鳳凰花一路伴隨著長大

大操場上最吸人眼光的是六部各型的戰車

雖都已退役 卻依然雄壯無比

 

有的草綠 有的土黃 可因應各種戰場

 

戰車 殺過敵 保衛人民 一世的英豪

 

可從任意角度觀賞

面對戰車 讓人深感國軍的偉大

 

在此可以暢談軍旅生涯 及國軍事蹟

 

也可思索國家的未來

 

夕陽雖西下 卻盼望著明日的光輝

 

少女站立其上

剛柔的對比 感受家國的可貴

 

 

森園

 

遊完大操場 龍岡森林公園近在咫尺

是一處天然的森林園

 

曲道繞古木 更邀夕影

 

蜿蜒雙步道 行騎皆宜

 

天然大操場 草木皆兵

 

寬廣的遊戲空間 親子同樂

 

 

馬祖新村

 

出了森林公園 走龍慈路 迎面的是巨木參天

這就是馬祖新村的地標

 

這些榕樹生長良好 都可列入國寶級資產

 

壯碩的樹軀 對照新村房舍的纖柔

寫出了馬祖新村的故事

 

榕樹旁是一排迴廊

常有居民在此靜坐 訴說馬祖的往事

 

馬祖新村是一處舊眷村 曾安置當年固守馬祖的將士眷屬

目前受到保護 不定期開放 但可從牆外窺得一二

這是園區的中央公園

 

這是幽雅的庭院

 

舊牆新花 往事難磨滅

 

古壁新草 瞻前且顧後

 

 守望相助 執著兩松柏

 

 園區外的舊民宅 也與馬祖新村共舞

 

有一處舊牆 更以馬雕來紀念馬祖

馬年在馬祖看馬雕 意義非凡

 

 悍馬加忠馬 未曾停歇

關於馬祖新村的古往今來 請閱專文:

http://blog.udn.com/sammasliu/11120127

 

 

放園

 

在龍慈路上 馬祖新村的對面有一水圳道路

就是地圖上說的備用路線 可到達休閒農場

回主線續行一百公尺 右側有一"放園"是一處典型的農村

 

幽池常有鴨鵝悠游

 

雙棲又雙宿 羨煞人間

 

大樹與小鴨 相映成趣

 

花繁葉茂 再現園林景

 

 神仙居所 遺世而獨立

主人一定姓陸 陸放翁的後代(名叫放園)

 

 

 回程

 

回到龍慈路 續行一百公尺 右側有一寬廣的荷花池

此處荷花 白中帶有淺紅色 相當脫俗

不過此時花期已過 明年請趕早

 

 此後 龍慈路續接仁慈路

一路都是路寬車少 可以狂飆 練騎練技

 

貼心的是 馬路兩旁都有自行車道 清爽宜人

最後 仁慈路盡頭左轉榮民南路 按圖便可回到出發地

 

 

休閒農場

 

順帶介紹其中的備用路線 由十幾家花園果園所構成的農場

連貫成為休閒綠廊 充滿珍奇的花草 喜愛植物者請莫錯過

 

樹木成林 翠綠滿棚

 

 農場之旁還有萬坪公園 雙步道環繞一圈 騎來相當閒適

 

 

 (本篇結束)

元智騎踏及發現桃花源專集 請閱:

http://blog.udn.com/sammasliu/article?f_ART_CATE=611164

 

下篇文章預定: 一片貞心鑑年輪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mmasliu&aid=13321304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山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0/26 10:34

補遺

國旗屋


ti (人回來了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9/20 11:50

天氣雖熱,但您的綠蔭,藍天白雲倒讓人賞心悅目。

好風景,好心情。謝謝好友分享。

山畝(sammasliu) 於 2014-09-21 15:36 回覆:

感恩ti來訪

藍天白雲綠蔭清風 確是此行的特色

既可健身又可消暑 忘了今夏的酷熱

騎累了 還可在元智市集與龍東路鬧市享受美食


Luy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9/10 11:43
藝文中隱喻著「鐵郭銅關」!
山畝(sammasliu) 於 2014-09-13 13:15 回覆:

鐵郭銅關

對極了 金馬前線一直是台灣的銅牆鐵壁

讓我們能享受民主自由 逍遙快活

感恩


山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9/08 06:44

補遺

崁頂路轉折點(右轉)


*惜ㄦ*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9/07 20:42

謝謝分享  致上問候..

中秋節幸福快樂ε(•ˆ⌣ˆ•)

吳清緻的相片。
山畝(sammasliu) 於 2014-09-08 06:45 回覆:

感恩惜兒

也祝中秋快樂


一畝桑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八二三
2014/09/04 10:59

台灣人莫忘八二三,

那是一場免除台灣遭赤禍的聖戰。


山畝(sammasliu) 於 2014-09-07 12:10 回覆:

就是這八二三砲戰

終使中共不敢越雷池一步

所以 只要自己堅強 就能克敵

感恩一畝桑田


山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9/02 22:02

補遺

馬祖新村幽花


山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9/02 18:27

補遺

馬祖新村花園


山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9/02 18:25

補遺

馬祖新村花棚


詹于萱(瑀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9/02 07:50

龍門舞躍在桃園,馬到成功得靠緣

精忠烈門紀念碑,神曲迴盪在中原

山畝大哥:瑀璇怎麼只能橫念~功力太淺

有機會真的可以去走一走

提前祝福您 中秋佳節愉快 闔家平安

山畝(sammasliu) 於 2014-09-03 20:57 回覆:

此路線就在住家附近

有空常會去走走

自然就累積了一些作品

期能為地方留下一些記錄

外地人可沒那麼方便

除非特地前往探訪

歡迎瑀璇

也順祝中秋佳節快樂

山畝(sammasliu) 於 2014-09-10 14:26 回覆:

瑀璇果真是才女

迴首旋身即成詩

龍馬精神永成誌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