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遊學注意事項:學習陣痛期
2012/01/30 16:45:26瀏覽780|回應0|推薦0

以下這篇故事,如果給老外老師看,多數老外老師是最喜歡冠上 culture shock ,文化衝擊是也.其實這哪是文化衝擊?應該是遊學陣痛期吧?英文程度不好的上班族,在剛抵達的第1-2 個月最容易出現以下的心聲,其實學習最難的是:自我對話和自我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而代辦能幫忙的就是在旁輔導 & 縮短學生的適應陣痛期 ~

遊學客人的困擾:

我學校下午的選修課,班上的同學英文程度都很好,老師第一天就叫我們寫自己國家的新聞故事,隔天跟同學交換介紹,然後上台不要看稿子像新聞記者在報導新聞一樣。
我才剛來不久,英文又沒有很好,感覺壓力好大,但還是要硬著頭皮去上課。前幾晚都在背稿子、而且除了下午的課,早上二堂課也都有回家作業要寫,每星期也都有考試。
下課後,我有做回家作業 & 查當天課堂上不會的單字,因為每天回家光查單字,就花了好多時間,然後如果還要再背下來,又要花更多的時間。有時候當天上課的內容都沒時間複習了。下午課的班上很多歐洲人,他們的英文程度比較好,可能覺得我英文程度不好,對我態度就不是很好。因為老師課堂上會叫我們跟隔壁的同學練習,結果,
我左、右兩個同學英文都很好,他們很高傲,就對我一副不耐煩的態度。害我變的有點不太敢開口講英文了。我好受挫。上二個個星期,因為下午選修課的事,因為覺得自己英文不好,但還是要去上課,我本來一直在忍耐。就在 1/26(星期四) 考試結果不理想,又剛好當天我跟一個德國人講話,他擺出不耐凡的態度,還說,他不懂我在說什麼? 我整個好難過。


莎姐姐我的解答:
我覺得這位客人現階段最大問題是課程,因為下午同學程度太好,加上歐洲同學又那付 "死樣子", 所以我的客人才會那麼受挫 ~ 其實學習不是在趕進度,應該是要先觀察自己 & 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方法! 課程理當是要幫助你而非給壓力!
有一種狀況是:有些台灣學生覺得課程要很緊湊才會有學習,或課程要很有挑戰性,才有學習.不知這 case 是否是如此? 這種有壓力的學習不見得一定對或錯, 但重點是那種方法適合自己??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brinachchou&aid=607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