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8/07 10:12:44瀏覽4832|回應0|推薦8 | |
好文轉載 ~ 常有人問莎姐姐出國念書,會不會遇到種族歧視?!尤其以計畫去英國遊學的人偏多愛這個問題@@@ 莎姐姐常回答:"不要有被害妄想症",也 "不要用自己的刻板印象來評斷一切".但也常有個性比較直爽的客人回答我說:你們遊學代辦都這樣說,就是要鼓勵我們出國遊學啊!現在分享這篇文章,讓大家看看:不是只有莎姐姐我有這樣的論調!!寫得很寫實,很好的文章喔!! 轉載給大家看 :) 趕車─關於我們的刻板印象、偏見與歧視柏林的地鐵站,人來人往,車水馬龍,趕車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經過幾番觀察,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趕不上車的外國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反應。通常列車開走以後,在後面懊惱追趕,口中忿忿不平的,會是義 大利或西班牙這些南歐地區的人;如果發現自己趕不上車,就安靜默默走到旁邊等待下一班車的,大概就是德國人。有一次,火車的門早就關上,準備出發,突然 「碰!」的一聲巨響,兩個壯漢「徒手」四兩撥千金似的把車門往兩邊扯開,然後一副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的走進車廂,一邊低聲用俄羅斯語交談,留下目瞪口呆的 我們。「果然是戰鬥民族啊!」我身旁的朋友嘖嘖稱奇。後來,輪到我們自己趕不上車的時候,我們一邊喃喃自語「唉呀,車要走了…」一邊做做樣子的小跑兩步, 隨後乾脆放棄追趕,身邊的台灣朋友又語出驚人:「我們果然是『東亞病夫』啊!」 幾乎每個知道我出國唸書的親戚朋友,總是會問我一樣的問題:「亞洲人在那邊,會不會被歧視啊?」我一直覺得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但在趕車事件過後,我恍然大悟,或許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的刻板印象,累積成「偏見」,而越來越多的偏見,化學變化、扭曲成了所謂的「歧視」。 先談談我自己對黑人的刻板印象。抵達德國的第一週,由於宿舍的無線網路還沒有啟用,我聽從管理員的建議,準備敲左右鄰居的門租借網路。(德國大學生 常會向宿舍內的其他學生租用網路,公定價是一個月10歐元) 我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按了對面的門鈴,雖然早就知道這所大學的學生非常國際化,但是當門打開的瞬間,我的震驚還是難以言喻。 「What's up?」一位高大,目測超過190公分,非常非常黝黑的黑人(不是像歐巴馬那樣咖啡色的膚色哦,是黑得像炭一樣的顏色),直挺挺站在我面前,霎時間所有在 電影上看過的飆髒話、小混混的黑人形象讓我的腦袋當機,我結結巴巴的還沒問出口,黑人後面的房門被推開,走出來一位…更高大的黑人…「Yo, what’s up?」我的身材在台灣女生當中已經高於平均,可是此刻,我卻覺得自己無比渺小。 在我解釋來意後,這兩位黑人同學告訴我,他們的網路也是租借的,還熱心抄了一大堆可能可以租得到網路的房間號碼給我,我很意外的發現,雖然他們講起 話來真的有電視上演得那種神奇的「節奏感」,可是其他方面,就跟我在台灣的同學們沒什麼兩樣,只不過彼此溝通的語言變成英文而已。(當然,笑起來牙齒很白 這點倒是跟電視上一模一樣!) 往後的日子裡,我還碰到更多讓我驚訝的黑人同學─包括我們班上的非洲同學A先生,大學唸的是藝術史,上課總是穿著全套西裝,袖口白得發亮,折線燙得筆挺,講起話來輕聲細語,溫柔禮貌,比我們班上大部份白人同學還要「有氣質」! 我這才發現,原來我也有嚴重的刻板印象。我對黑人同學的刻板印象,和對歐美國家同學可能「有歐美人的驕傲,難相處,天天在party」的刻板印象, 大概跟他們對亞洲人「無趣、很會唸書但運動不好」的刻板印象是一樣的。這些不同民族之間對彼此的刻板印象,隨著我在德國的時間越長,就越明顯,同時也越被 打破和顛覆。 再說說我對白人的刻板印象 我剛認識荷蘭美女J小姐的時候,就被她名模一樣的身材和時尚雜誌復刻的穿著誤導,猜測她或許很難親近,沒想到一聊才發現J小姐的個性非常單純,平常 沒事不喜歡出門,喜歡待在房間看雜誌寫明信片,對亞非地區的文化有莫大的興趣,還是煮印尼菜的高手,我們也因此成為很好的朋友。最讓我驚嚇的,莫過於有ㄧ 次在咖啡廳吃蛋糕的時候,J小姐的叉子不小心掉在地上,結果她優雅的撿起來,用紙巾輕輕擦一下就好像沒事一樣得繼續享用,一臉蠻不在乎的露出大咧咧的笑 容。 另外,雖然許多外國朋友真的很常說「我們來辦個party吧!」但大部份時候他們所謂的「party」,其實只是每個人帶一些食物,一起到某個同學 房間吃東西、聽音樂、聊聊天,偶爾隨著音樂跳個舞,並不是每次都是「飲酒狂歡嗨翻天」的那種派對,這點也跟我原本想像的相去甚遠。(想想也是啦,他們也不 可能每天晚上都有錢去club參加那樣的派對吧!) 同樣的,這種刻板印象的打破,也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 在和同學們長時間相處以後,我的外國同學們常常驚訝的說,我不知道原來亞洲人也這麼有趣耶,跟你們玩牌好嗨喔,跟我原本想像的差好多,我以為你們都只會唸書!或者驚訝於其他台灣同學的運動能力、啤酒酒量,以及很多亞洲同學竟然「不是佛教徒」…。 我很想說,拜託你嘛幫幫忙(台語),台灣比我們講話更幽默、運動更厲害、更會喝酒的人,還多的是呢!我們的宗教兼容並蓄,多麼多元呀!不過轉念一 想,我們不也一樣,對其他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有不同的刻板印象嗎?就好像不是所有的穆斯林都是激進恐怖份子,不是所有歐美國家的人對性觀念都很開放,也 不是都長得很高挑一樣(我的保加利亞室友P小姐就十分得嬌小迷人)。 這麼簡單的道理,在生活中卻一再被忽略。或許,我們大部分人都太過習慣讓刻板印象凌駕於自己的判斷,所以無意中失去了很多認識「感覺似乎和我不同」的人的機會。 我們總說「一樣米養百樣人」,一顆「馬鈴薯」或「樹薯」當然也一樣。 我們在產生外國人是不是會歧視亞洲人的擔憂的同時,是不是也常常忘記,外國人跟我們一樣也是人,各式各樣形形色色,什麼個性的都有,可能也和我們一 樣,愛吃、怕冷,貪生、怕死,甚至大而化之或懶惰,被讚美的時候也會興奮不已,被冷落的時候也會覺得沮喪?每一次,在系上的臉書頁面看到外國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說,今天天氣實在太冷了,完全不想出門,只想宅在家,我都忍不住這樣想著。 會不會,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試著跨出「先入為主」的限制,把對方當成跟自己一樣的普通人,像在家鄉一樣,用交朋友的真心去認真的了解他們,也 給他們認真了解你的機會,這個世界會不會變得很不一樣?這道由「刻板印象」築起來的「歧視」高牆,也會不斷被衝撞、磨損,出現裂縫,最後像柏林圍牆一樣, 應聲倒下? 我不知道,不過我認為值得一試。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