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的教育問題
2018/03/30 13:48:09瀏覽208|回應0|推薦0

在台灣
一般家庭不論是否有小孩,都已經確定變成了雙薪家庭
因為沒錢
小孩的尿布、奶粉、未來的學費以及一切一切你想的到,要花錢的部分

在多數人的感知裡,加班是沒有加班費的
所以只能增加不同的工作
兩個人一起的話就能賺的更多

那麼小孩給誰養呢?
爺爺奶奶、保姆
總之絕對不會是父母

於是隔代教養、孩童的心理發展、個性建立等等的問題層出不窮
保姆也可能給孩童造成不可挽回的問題

學校的教育方面
一對父母管個兩個小孩都快崩潰了
你要一個老師管理二十幾個學生的同時,一邊準備教材,一邊被限制管教方式,一邊抱持著被父母控告的危險
老師真是個高風險的職業對吧?

所以一個班導根本不可能管理20個好動的學生,同時還要注意孩童的心理問題跟父母的心理問題,但是師資絕對不會增加,因為孩童減少了

對了,還有父母的心理問題。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就是不願意正視孩童,反而一直看著“自己期待的小孩”
孩童對繪畫有興趣
可是出了社會就沒用,所以要走醫生、律師這種高報酬的工作
而風險呢?就是小孩的心理壓力

有的人撐過去了,未來的某一天也許會回過頭感謝父母
然後其他的父母就用這個範例,施壓給自己的孩子
直到某一天,孩子只剩下照片了才在哪裡後悔

同時學校的教育一直以來都缺少了某些重要的東西
孩童的自立性

學校教育的是
考試、讀書、考試
社會需要的是
應對工作、應對老闆、應對同事

學校教出來的是
讀書用的機器
社會需要的是
解決事情的機器(好吧原諒我用機器這個詞)

學校不會教社會上實用的東西
自然界的長輩交給下一代的是他們的生活方式,危機處理跟應變的原理

人類世界教的確是讀書、考試、讀書,全都是有著固定答案的東西
然後出社會後讓孩子們瘋狂的經歷沒有標準答案的善變人心,最後讓自己一直以來的自信心被擊跨重造
有些人一蹶不振,開始被嫌棄
當然,還有社會不景氣,沒有未來等等的問題

而更多人會這麼說:因為小孩愛玩電玩才會學壞;因為孩子交到了壞朋友才會學壞
感覺父母都沒錯對吧?
其實父母的錯最大
身為父母沒有教育孩子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做了會有什麼樣的問題
你不建立孩童正確的人生觀,他就只能自己去找答案,找到的答案不好,就開始出問題,而這一切都不是父母的錯對吧?
反正父母的職責就是賺錢、養家,不包含教育

最後,我有時都會這麼想
執政者搞了一個充滿放射線的環境,告訴下一代自己曾經看到的未來是多麼的美好,然後讓他們在沒有防護、常識量不足又擁有著玻璃般的信心下面對被玩壞的社會

然後,繼續著被玩壞的社會

醫生說,不是檢查才出問題,而是問題一直存在,但病人總覺得沒發現就是沒事

台灣的問題就是
國家總體資源沒有增加,國際資源減少
百姓過的不好,薪水加了物價也加
薪水不加無價還是加
為了賺錢只能忽視下一代的教育
然後出現社會亂像,大家又怪東怪西

國家要賺錢,不是從百姓身上,而是從其他國家身上
國家的收入沒有增加
大家都守著自己的財產,誰也不願意多付出一點
因為給了就是少了

教育問題跟工作問題還有薪水問題是有關聯的,但是那些大人物一點也不懂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upn4u&aid=11135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