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城市旅圖速寫-韓國首爾:到底會跟多少陌生人講到話?
2019/10/31 21:34:31瀏覽332|回應0|推薦0

旅行的意義是什麼? 但當踏上旅行的路上,我反而想問,計畫又是什麼?

著包當旅客 流浪中~

發現旅途中,與當地人(尤其是陌生人)的交流,是一個預料之外不在計畫內的行程...

請問你們會跟多少陌生人講到話或交流呢?當然買東西、點餐肯定也會要說到話!那還有其他機會嗎?

在首爾的第一天我遇到2位俄國人(大概是高中生的年紀),我們用英文溝通。

當時在首爾圖書館裏面。

↑↑首爾圖書館(在2號線的市廳站)

我在寫類似給首爾加油的一段話,然後要貼到布告欄上面(正在展覽一個關於首爾歷史的事物)。她們覺得很有趣,我們就聊了起來,並介紹自己來自台灣(她一臉疑惑:在哪?)、台灣人講中文(一臉驚訝:哇,原來?)。

我問她們說:Are you solo travelers(自助旅行嗎?)。

她們回說:It’s a holiday travel(咦?他們知道我的問題是什麼嗎?)

沒關係,這不是重點。

這可說是我人生第一次跟俄國人說這麼多話,兩位人都很nice,被他們忽然間靠了過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在做的事情上的那種好奇心,觸動了自己的神經,而讓我開啟了話題,介紹自己寫什麼。聊著聊者,彼此也都知道彼此都是旅客、都是外國人。

拋開自己以往從電視裡認識的俄國人印象(雖然我根本不了解這個國家),此時此刻大家都是旅人,用彼此都會說的語言(英文)、做一樣的事情(旅行),沒有所謂你是哪個國家的人我是哪個國家的人的那種距離感或刻板印象。

也許有一個國度叫做旅行國度,在此國度,我們都是在同一時空的旅人


之後遇到兩位韓國人跑到我面前跟我講話,用韓文對我講。她們覺得我是韓國人(有那麼像嗎?)。 一位是媽媽,我只聽得懂第一句(好像是對不起잠시민요),後面的就都聽不懂(太難了,腦袋還在loading),但感覺是說,哪裡可以搭電梯(她推著嬰兒車)。

另一位是阿姨。第一句話劈頭就說뭐(聽起來是這個發音,意思大概是:幹嘛、怎樣),後面是她在那邊碎碎念我聽不懂,意思應該大概是我擋到她家門口。我看了一下她進入的建築物,上面寫부동산(不動產)。所以相當於我站在信義房屋面前,然後一位阿姨問說你有什麼事嗎這樣。

事實還有幾位是在路邊擺攤的阿珠嬤(阿姨)。

一位是賣最常見的o-den(魚板?)和甜點等小東西的老闆。

一開始看價目表,然後想好要吃什麼了就跟阿珠嬤說:i-go(這個),手比著食物,然後她就拿給我、並裝了一小杯的熱湯給我(天氣冷就需要這個東西啦)。

之後我又問她,i-go-seun o-ma-ye-yo(這個多少錢),我看著旁邊的魚形狀的糕點小點心問。她回了我一串韓文,但其實我不是很懂,我看了看價目表,她應該是說3個1000韓元,再回想一下剛剛說的音,重點大概是:se-ge-chon-won(我應該有漏掉一些音)。

接著買單後她說:hangu-ssaran~~~meo-gu-ssaran(音上揚) (從情境來看,我聽起來的意思是:韓國人啊,你看我是韓國人,這就是韓國人的樣子,那你是哪一國人呢?)

我聽到關鍵字:馬上回te-man ssaran(台灣人)

感覺是很有趣的對話。

另一位是在首爾西村的一個市場,Tongin Market上遇到的阿珠嬤。

我走到她的攤子,看到一種麵很特別,裡面有麵條、也有像是粄條之類的東西,想問問這是什麼麵。

聽她的解釋應該是海鮮麵。

跳到重點:

主要我是想問她說:這要怎麼吃。加水滾了之後放進去就好了嗎?

她完全不懂英文、我韓文也不好。

只好用一點單字慢慢累積搭配手勢:

il, mul(一,水)

i, meon(二,麵)

sam, bunmal seupeu (三,湯粉調味料)

....

就這樣,我問到了步驟了!哇哩咧

最後要離開的時候,只見她一直說 him-deu-da~(힘들다),意思是:真是辛苦呀、辛苦了!哇哩咧

還有類似han-gu-go ~ gong-bu-ha-da(한국어~공부하다~),意思是要我去學韓文

第二天一早,在Sharehouse的餐桌吃早餐時,旁邊是一位背包客,像是來自西歐。他起身看著外面第一句就說:What a sunny day huh ? 我覺得他是在跟我說話(旁邊沒人),我就回說:Yeah, it will be sunny all these days、it’s gonna be the end of the fall、the most beautiful moment is these days (not too cold, not too hot)。後面還提到氣溫大概幾度、何時會變冷等等。

先下結論:要跟人攀談,天氣確實是打開話夾子的關鍵句。哈哈哈

所以出國前最好先查好一整個禮拜的天氣狀況、還要知道四季變化的時機,這樣你才知道怎麼接話。

然後我們就聊了一個小時(傻眼)...

他(一位金髮的年輕男子)英文講得很流利、速度也很快、帶有點英式口音(我覺得),喜歡衝浪、做亞洲菜、對日本特別了解、也很會攝影。很典型的是一位到處去旅行的背包客!目前正在進行他的亞洲之旅。

英國人?澳洲人? 不,他是德國人。來自慕尼黑一小車程之外的一座城市(Dinkelsbühl 丁克爾斯比爾)。那邊很有名的就是Dinkelsbühl kinderzeche,類似會有穿著古裝的遊行。

然後我們就聊了很多關於德國的歷史。可能是覺得我是歐洲歷史控(對,我略懂歐史控),所以就聊了很多我們都知道的故事:1870年普法戰爭、德國統一、威廉一世登基(他手裡拿著登機證,表情非常不爽。這有故事的,下回詳談)、神聖羅馬帝國、卡諾沙之辱Walk to Canossa(亨利四世與教皇格列戈里七世之間的事情,不好說)。

總之,這兩天總是會遇到與人交談的機遇,也算是旅程的部分。那位德國人,我們在道別前也交換了whatsApp,彼此各自繼續自己的旅行。(下回分享在這Sharehouse發生的事情)

這兩天在首爾,已經跟不少陌生人講到話了,之後還會遇到誰呢?下一章在分享吧!

( 在地生活亞洲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ubypier&aid=130497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