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我是歌手」回到素樸的唱歌年代
2013/04/17 11:10:26瀏覽108|回應0|推薦6

閃這幾天各個媒體都熱烈地討論著大陸的歌唱節目「我是歌手」~~

從政治版的消遣蘇貞昌稱此節目是統戰節目,思維落後五十年到對台灣中生代

歌手林志炫+楊宗緯+彭佳慧+辛曉琪+齊秦在節目中喚起兩岸的歌迷的華文

流行歌時代的共同記憶等等,對我這樣資深的愛歌聽歌唱歌的歌迷來說,我毋寧

更懷念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台灣流行歌年代.

我成長的年代,陳芬蘭的「孤女的願望」唱遍全台.

她的歌聲沒有江惠的流氣和江湖腔,卻保有日本流行歌后美空雲雀般演歌調的

優雅和台灣女聲特有的素樸和婉轉.

還有剛逝去沒兩年的寶島歌王洪一峰唱的「淡水暮色」和「舊情綿綿」,哪裡

是今日吐字不清,不中不西的周杰倫可比?那淡水的美景因他的歌聲而永恆,對

愛情的陳述更成為我們少男少女年代愛情基調的底圖,是自然與情感的高度融

合~~而他們的相同點是:不分男女,不以外表及怪腔怪調取勝,素樸而有功底

的唱腔是成就他們成為一個世代流行歌符號的原因.

而那個年代台灣還傳唱著上海渡海而來的流行歌周璇和白光的名曲~~不管

是台灣本土的流行歌或上海傳來的老歌,詞曲作者都不知比今日那被捧得已

是虛名難辨的方文山高明不知多少倍.

當年的周璇唱「天涯歌女」等歌走紅,靠的也不是行頭和八卦,而是那融進小調

和西方旋律的新時代上海本土的獨特唱腔.

七十年代台灣校園民歌風起雲湧,從「美麗島」到「橄欖樹」,歌手胡德夫+齊豫

+潘越雲+李健復+黃大城+陳淑樺+羅大佑等,無一不是靠原創歌曲及獨特

唱功留下無數令人懷念的美好民歌及流行歌曲,那真正是一個影響兩岸的黃金華文

流行歌年代.

回到素樸的,以感情和靈魂流淌的歌唱年代,才是我們值得期待的世代.

希望這樣的反思和討論,只是個開始.

( 心情隨筆愛戀物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wsnow&aid=7513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