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訪談新黨鼓隊(二)工作與責任
2011/05/26 08:00:16瀏覽387|回應0|推薦3

 

工作與責任

工作與責任
作者﹕蔡淑梅
 
 
工作的定義
 

人生在世,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慈悲是什麼?是極高境界中超越愛與恨的昇華,是對生命的珍惜和愛護。販夫走卒,都必定會有一番作為。工作無分貴賤,能夠盡己的一分力,利益於他人,換來一份可供生活的收入,就是盡了作為社群一份子的責任。

 

人類是群體動物,不論何種體制或結構的社會組合,都要求分工合作,各就本位,互相協調,才能成就一個和諧而有效率的社會。人不能單獨生存,所以工作也不能單從個人自私的角度出發,無視他人的需要。不過,如果純粹為了迎合世俗的口味,而埋沒自己的感受和理想,則更不可取。

 

工作與娛樂,看似極端,不可混為一談,卻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事情。工作是為了糊口,娛樂則是一種享受;「寓工作於娛樂」,即是既可享受工作,又可以賺錢,不正是所有在職人士都夢寐以求的事情嗎?其實,這個理想不難達到,只要「敬業」,便能「樂業」。任何工作都有其重要性,了解工作的性質,進而掌握當中的意義,就自然能夠享受到工作所帶來的樂趣了!

 

所謂人生的意義,實質是工作的意義;個人對社會的貢獻,都是籍著工作來表現的。工作佔了我們人生大部分的時間,所以一定要認真地去處理,不能做一日,算一日,得過且過。人的一生中,惟有在工作上的滿足感,才能真正令人生充實,令生命散發光輝。

 

幾乎每一個小學生,都曾經作過以下這兩個最熱門的作文題 ——「我的志願」和「我最喜歡的工作」。正義凜然的孩子想當警察、循規蹈矩的孩子希望做公務員、品學兼優的孩子期望做教師、喜歡助人的孩子或許會渴望做醫生、律師等等。每一個孩子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都必定會審視一下自己的性格、能力和興趣;而整個思索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尋找自我的體驗,是人才塑造的起點。

 

孩子愈早認識自我、愈早確立自己的目標,將來的成就一定愈高。職業只是一個身份,而工作亦不過是一個道場,個人的成就,相對於整個社會來說,簡直微不足道;就好像一部電影裏面的小角色,各人做好自己的本份,便已足夠。當然,一個有天份的演員,若能碰上一個貼身的好角色,就大有可能拍出一部驚世巨片,流傳後世。正如一個有才能的人,遇上了一份適合自己的職業,那必定是如魚得水,把理想發揮得淋漓盡致,造褔人民。

 

但是,世事又豈能盡如人意呢?恐怕大部分人,都會視工作為一件苦事,終日奔忙、營營役役,都是在為金錢而服務,難言甚麼意義和理想。只不過,如此的人生,又怎會快樂呢?大家何不嘗試一下「苦中作樂」,把沉悶的工作也幹得趣味盎然,不是更好嗎?這並不是自欺欺人,而是積極樂觀的表現。行行出狀元,真正能夠做到敬業樂業的人,終有一日會出人頭地,得到別人的讚許,那才是真正的不枉此生呢!



責任的界定

 

伴著工作而來的,便是「責任」,不同的崗位,便有不同的責任。特定的身份,有特定的工作,自然亦有特定的責任。責任的分配,就正好反映了每一個「個體」,對於「整體」的重要性,沒有個體的參與,就不可能成就一個圓滿的總體。

 

無論有沒有工作,每一個人都是肩負著一定的責任而來到人間的。人不一定有兒女、有家庭、有事業,但一定有父母、有親人。即使你如何獨立,都必定要與人接觸,親朋戚友,在所難免。每一種交往,每一種關係,都免不了一些責任的牽連;而凡此種種,就交織起整個人類的社會,帶出一連串關係與責任。

 

「責任」是一定要面對,而不能逃避的。你的身份愈多,責任便愈多;地位愈高,責任亦愈大。現今的社會架構愈來愈複雜,一些能人異士,可以兼任多份職業和差事,他們又是主席、又是董事、又是議員、又是父親、又是兒子、又是專業人仕、又是甚麼委員、顧問、代表………等等,有時候,就是連自己也弄不清楚有多少個頭銜,這是不是有點匪夷所思呢?如此多重身份,責任重大的人物,往住就是我們社會的領導人、掌權者,難道他們有三頭六臂,懂得分身術?不然,又怎樣扮演眾多不同的角色呢?在分身不暇,雜務纏身的情況下,要求他們盡忠職守,不要推卸責任,又是否有點強求呢?

 

當知道,我們一定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做好自己的本份、盡好自己的責任。今人已經相當幸褔,除了父母之外,大部分的身份與責任都可以由自己選擇。你可以選擇不結婚、不生兒育女,經濟許可的話,更可以不用工作,無需仰人鼻息。不必求人,自然可以灑脫自在、無牽無掛了!不過,無責任、無牽掛的人生,又是否真正快樂的呢?

 

人生在世,苦樂是相生相隨的。離「苦」不一定得「樂」,責任雖然會帶來煩惱,但也可以是快樂的泉源。沒有要求的工作,不會帶來滿足感;沒有責任的關係,也不會帶來幸褔與安穩的感覺。這是一種矛盾嗎?問題就在於你怎樣理解「責任」,和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如果你覺得擁有家庭和事業是幸褔的話,你自然會享受當中的苦與樂:正如看到自己的工作能夠幫助別人、造褔社會,無論多幸苦、多艱難,你都會感到值得;見到自己的兒女長大成人,就好像看見生命的重生,那種快樂,絕非任何物質可以比擬。然而,當中所付出的心血和需要承擔的責任,一點不輕,你會是樂在其中,還是苦不堪言呢?

 

其實,再苦的事情,也可以樂觀地面對,再大的責任,也可以輕鬆地承擔。衹要處變不驚,保持冷靜的頭腦,任何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工作與責任,基本上相轉相成,是壓力也是動力,是推動人生最主要的能量來源。沒有工作,人生會失去方向,社會無法形成,人類也不可能有所作為。至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人與宇宙的關係,則必需建基於一定的責任上面;否則,人類的社會將會變得更加冷漠、更加悲涼、更加悽慘,比之地獄的境況,更加可怕!所以,作為人類的一份子,我們必需正確地面對工作和責任,這才是真正重視生命和生活的人生態度!

 

http://tw.myblog.yahoo.com/jw!YQGxzF6WHxm90Xxk3ihoOWak/article?mid=4724

********************************************************************************

                                          (訪談新黨鼓隊)

http://tw.myblog.yahoo.com/rose_2132006/article?mid=27720&prev=27730&next=27716

右2  新黨新黨鼓隊隊長[宜蘭豆]   數年前謝啟大回台  新黨鼓隊在機場迎接!

  鼓隊成員有男有女   個個慷慨激昂   多振奮人心......我在現場留下深刻印象!

~他們後援會3個月辦一次慶生會!  右2  [宜蘭豆] 江景章

~鼓隊成員20人左右......

~6月份開始鼓隊又要集訓!

******************************************************************************************

~我很好奇的問[宜蘭豆]    為什麼是豆類一族?!

 豆類鼓隊?!   原來是一首詩:    [煮豆燃豆萁}....

 原來如此! 原來如此! 新黨成員真是刻骨銘心.....

 他們後援會每3個月慶生會. 各付各的. 每年團拜

 一人一道菜再出100元. 很好!

 

 

 

七步诗: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时间:2006-04-06 GMT关键词: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赏析】曹植是曹操的儿子,曹丕的弟弟。曹植才思敏捷。曹丕即位,忌曹植之才,就找机会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诗来,作不成就受杀。曹植应声而作此诗来讽刺曹丕,说-煮豆的时候,釜下燃烧着豆萁,豆子就在釜中哭泣,那豆萁和那豆子本都是同一豆根生出来的,那豆萁要煎害豆子,又何必那么急呢?
 
    曹植的意思是说:兄弟手足,就象那豆和萁,老是同一母亲所生,你这做哥哥的为何全无念手足之情,为什么要煎害我,煎害得这么急?这四句是咏兄弟感情的名句,每被后人拿来讽骂那些不知友爱兄弟的人,“本是同根生”常用来比喻兄弟手足之情。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所记《七步诗》共有六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里所录四名是由《世说新语》所记六句浓缩而来,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照《三国演义》所写,这四句是“应声”而作的,不是“七步诗”,诗题是“兄弟”。
 
【注释】:
燃:烧。
豆萁:大豆的豆秸,是大豆脱粒后剩下的茎,晒干后可以当柴烧。
釜:古代用作烧煮食物的无脚锅。
同根生:豆子长在豆萁上,豆子和豆萁是一条根上出来的。
煎:煎熬,用火烹烧,这里形容用权力逼迫。
何:为什么。


( 在地生活桃竹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se2132006&aid=525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