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課綱是否要加一個學分必修的鄉土語言,正在交相論證之中。有一種意見是:加一堂台語課,不如加一堂英語課。
新書《李光耀觀天下》中相當凸顯新加坡的語言政策。在英國殖民馬來西亞時代,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皆行英語,脫離英治後,一九六五年二者分離,馬來西亞改行馬來文,華人為主的新加坡則仍以英語為「工作語言」,而未以華文為主軸。此一政策,對內使新加坡各種族在語文上皆居平等地位,且對外以英語與世界接軌,成為新加坡創造世界奇蹟的主因之一。
台灣在一九四五年光復後,廢日語,抑台語,行中文;今日六十五歲以下者,無論祖籍是三十五行省裡哪一個,皆是學ㄅㄆㄇ上來的。但台語畢竟仍是多數人的母語,再加上本土意識的抬升,台語迄今仍是通行的語言,且近年又在國小成為「鄉土語言」的正式課程。如今要談的是,要不要在七至九年級每周再加一小時「鄉土語言」?
台語在台灣是「活生生」的生活語言,連「國語」也吸納了「白目」、「凍蒜」、「踹共」、「趴趴走」等語彙,即可證台語的社會活力。何況,中文與台語是「同文不同語」,中文存在,台語在台灣就不會消失。
如今,國小有一學分的「鄉土語言」,已有為台語打底的作用,需不需再加三年「拼音化中文」的台語課程?於是有人建議:倘非要為國中生加一堂課,加台語不如加英語。而若可在英語和台語課之間作一選擇,選擇權應當交給教師、家長會及學生,而不應交給藉語文來操作政治的政客。
新加坡以英語立國,而禁止廣東話與福建話的電視劇。台灣若能加一堂「社交英語」,免一堂「拼音台語」,也損不了台語的地位,卻可能增強了學生未來面對全球化挑戰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