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貼網路訊息要查證-維他命B17抗癌無效
2012/05/09 03:16:20瀏覽899|回應0|推薦16

  網路時常流傳著許多訊息,關於養生、醫療、食療或林林總總的經驗談,還是不可思議的奇遇、神蹟什麼的,有趣的抑或是實用網友們總不吝於藏私,曾經收過不同人發送相同的訊息,多則十數則,不免感到資訊爆炸的時代也有填鴨的效果。

  最近在網路上有則關於維他命B17(註1)的訊息反覆被傳送著,這處看到沒多久,另外的網頁、信箱和臉書的狀態又出現,如此密集的發送,不出所料就有客人到門市來洽詢,不免好奇B17到底是何方神藥,於是抽點時間好好去了解一下,網海中給的資料很片面,直到找到維基百科裡面卻給了「無效」(註2)的答案,特別為此詢問了資深臨床藥師和腫瘤科醫師,答案也相同。

  按維基百科記載所謂B17即是苦杏仁苷,1830年就有學者著手研究,B17一詞則是克雷布思命名的,但相關實驗二十年下來證明對癌症的治療並沒有顯著療效,B17僅能算是保健食品。

  文章開宗明義即以「醫生如果得了癌症 ,他們不會做化療 ,維他命 B17 抗癌 ,請大量傳出去 ⋯⋯ 功德一件 !!!」這樣篤定的說法,不免有誤導之嫌,許多人為轉貼就算吃了也沒敗壞的訊息其實無妨殊不知假如被病急亂投醫的病友或家屬誤用,致使延遲治療時機的話,非但沒做成功德反而變成造業

  每回收到這樣的傳訊總會再尋找相關研究加以佐證,網路消息不可盡信,如果沒有保持懷疑與證明的態度,容易損人不利己,至於是不是所有醫師如果得了癌症都不會做化療?藉由職務之便請教了幾位執業醫師,多數是這樣客觀的回答:「假使能有比化療更好的醫療方式的話,不會排斥嘗試。」研究是一條很漫長的路,在尚未有更理想的醫藥問世以前,誰都不敢妄下斷言或背書任何未經證實的療癒方法。

  醫學的範疇相當寬廣,複雜的病兆通常也不是單一藥品或食品就能緩解。身體健康即身體處於均衡的狀態,不乏老生常談的作息正常、注重飲食與持續運動,若能好好身體力行,遠離醫師、遠離病魔,身心愉快生活就有好品質!



Rosa 2012/05/07





註1-醫生如果得了癌症 ,他們不會做化療 ,維他命 B17 抗癌 ,請大量傳出去 ⋯⋯ 功德一件 !!! 癌症在幾十年前早就有解了,只是真相一直被隱瞞,直到網際網路的發展,這個的解答才漸漸流傳開來。癌症如果你有癌症,最重要的就是要在短期內儘可能攝取到最大量的 B17 。   

在七百億美元的化療工業的今天,依靠癌症討生活的人數比死於癌症的人還多。 許多醫生個人對癌症的觀點,與大眾所認知的資訊,有如天壤地別。「如果他們自己得了癌症,他們不會做化療!即使癌細胞對化療有反應,但是腫瘤局部或完全的縮小,並不會延長病人的存活率。有時候癌症復發反而更加肆虐,因為化療助長抗療癌細胞的生成。」

  畢爾德及克雷布斯父子發現,身體內有許多細胞還處於原生胚胎期的階段,這些細胞是用來修復組織的,依照特別的形態遺傳刺激,它們可以分化為身體的任何組織、器官、血液、或頭髮。當我們的身體受到損害,動情激素便會刺激這些細胞來修復受傷的地方,修復好了則由胰腺酵素來關掉修復工程。如果沒有關掉這個修復動作,這些細胞就會因不斷地漫無法紀的分裂修復而形成腫瘤或癌症。換言之,癌症是身體自己產生的,而非外來物,而且它可以名正言順的以修復工程的名義來逃避免疫系統的監視。

  又工業國家的污染所產生的幾萬種人造、有害的化學物質,會造成身體的損傷,所損傷的部位創造了修復條件,若此處一直不斷地受到傷害,一直不斷地修補,要是胰腺酵素不足以關掉該項修補,就決定腫瘤產生的部位。

杏仁的用法 克雷布斯 Dr. Krebs 博士建議成人每日 10 粒來預防癌症,每日 30-50 粒為癌症病人的營養補充品。少數癌症病人吃了杏仁會有噁心反應,診療中心建議減少食用量,讓身體適應後再漸漸增加份量。杏仁帶點苦涉味,才表示確實含有維他命 B17 。

其他含豐富維他命 B17 的有: 桃子種仁、蘋果種籽、美國棗子種仁、李子種仁、櫻桃種仁、及油桃種仁。 其他含有 B17 的食物還包括: 小米 millet 、蕎麥 buckwhear 、夏威夷豆 macadamia nuts 、竹筍、綠豆、利馬豆、青豆、某些品種的豌豆等等。 如果無法買到酵素,可由我們日常的食物中攝取。食物中含有胰島酵素的有木瓜及鳳梨 。 癌症病人最好每天食用木瓜及半個鳳梨。

  野生熊不得癌症,然而在聖地牙哥動物園內的熊,每十隻就有七隻得癌症。因為野生熊是雜食動物,牠們吃很多野莓子,而幾乎所有的野生水果都含 B17 。我們的食物已經遠離自然了,我們吃的水果是多年的改良品種,已缺乏 VitB17 了。美國防癌協會的統計資料顯示,癌症為美國人的頭號殺每三人就有一人會得到癌症手 ( 也是台灣民眾的第一死因 ) ;若持續發展下去,到下個世紀,癌症的致病率是 100% 。



註2-苦杏仁苷(Amygdalin,源自希臘語「杏仁」ἀμυγδάλη amygdálē),是1803年Pierre-Jean Robiquet[1]與A. F. Boutron-Charlard從扁桃的種子杏仁中分離出的一種糖苷。李比希與維勒於1830年對這一物質進行了研究。苦杏仁苷也存在於其他的李屬植物,包括杏子(山杏)和黑櫻桃中[2],也存在於枇杷的葉、果和核裡。恩斯特·T·克雷布斯曾將這一物質命名為「維生素B17」,並認為可以治療癌症,但隨後的研究證明這一物質並不具有上述功效。[3][4][5]學界也不認為苦杏仁苷是一種維生素,因為苦杏仁苷並不符合維生素的定義。[6]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B%A6%E6%9D%8F%E4%BB%81%E8%8B%B7

另有網友提供佐證資訊:

對Vitamin B17, 1985年美國醫學追蹤研究報告(175位癌症病患)的結論是:
"Patients exposed to this agent should be instructed about the danger of cyanide poisoning, and their blood cyanide levels should be carefully monitored. Amygdalin (Laetrile or B17) is a toxic drug that is not effective as a cancer treatment".
 
簡單的說就是,B17會在人體分解成氰化物(cyanide),對人體有害,而且對癌症治療沒有明顯效果 。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sahung&aid=643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