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8/15 11:02:22瀏覽3680|回應0|推薦2 | |
茶人傳奇黃正敏
『名茶生台灣,春來葉幾枝,勸君常飲茶,此物最益身 』。在茶界超過半世紀的黃正敏,將所見所聞寫了兩本書。
自幼喝茶水長大,沉浸在茶香的他,台大法律系畢業後 順利考取公費留法,也應徵美國銀行工作,身為家中長男,在父親的堅持下,放棄年輕人的夢想,毅然加入台灣茶業的行業,和父親並肩作戰,從此改變他的一生。
英文、日文、法文不錯的他,從1965年開始,每年提著行李箱,到全世界去找茶業買主,足跡遍及歐洲、美洲、 非洲及中東,將家業由一個新竹沙坑的小茶廠,茁壯為產製銷一元化的茶廠,且被政府認定為示範茶廠,曾獲得已故總統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先生參訪及肯定。
投入茶這個行業超過半個世紀,至今沒有改行仍繼續奮鬥,是茶業界的傳奇人物,他就是惠美壽茶業的負責人黃正敏。
台茶產業發展
台灣茶產業的發展,起源於老祖宗由福建移民過來,仍習慣喝茶,將茶樹一併帶來台灣種植開始的,剛開始在台北木柵、南港、石碇一帶種茶,賣給市民。台灣茶從有茶樹到現在,大概有兩百多年以上。
西元1865年台灣就有外銷茶業的紀錄,由於我國有獨特的氣候、土壤與人文的好環境,生產具有世界一流品質的茶業。 茶業曾經是我國重要的產業,早期的外銷中,茶業、樟腦、蔗糖是主要外匯來源,為台灣經濟發展做出傲人的貢獻,所謂『南糖、北茶』,當時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環境,茶業和糖 是政府賺取外匯的兩大利器。 如今台灣茶這個古老的行業,半世紀以來,歷經外銷、內銷、進口不同階段的變化,產銷發展一年不如一年。
父親黃崇誰創業
黃正敏的父親黃崇誰,原是從事木匠,但是後來轉型做茶業。由於身型圓胖,常帶笑容,模樣像日本的七福神之一的財神『惠比寿』,所以他自稱『A、B、S』。
黃崇誰由新竹沙坑茶廠的業務員成為小股東,後來被選為董事長。1957 年黃正敏的父親將原來專門製作粗製茶的沙坑廠轉型,添購設備,將粗製茶加工成為精製茶,開始從事外銷生意。 1961年沙坑茶廠在台北成立外銷部門,且配合政府產製銷一元化政策,1968年改建廠房,使沙坑成為遠東最大茶工廠。
從事茶商 嶄新人生
在新竹關西出生的黃正敏,大學聯考考取台大法律系司法組,但是希望兒子經商做生意的父親,期盼長子黃正敏能轉系,未來能夠繼承衣缽,而不是去當律師跟人家互告。
黃正敏台大畢業後,儘管考取公費留法及美國銀行及考取中央信託局,不過在父親的堅持下,都放棄了,被迫選擇從事做茶商,展開不一樣的人生。
1973年黃正敏父子將沙坑茶業公司從股東手裡全部買下來成為家族企業。父親黃崇誰在三兄弟中排行老大,買下公司兩年後就過世了,黃正敏告訴叔叔許崇發,叔叔做董事長,他當總經理。
為拓展內銷必須有小包裝及品牌,因此黃正敏用父親名字『A、B、S』,在1975年成立惠美壽名茶。
1980年公司前往美國設廠,在缺乏資金及人生地不熟情況下,非常辛苦,但公司是美國加州第一個有健康證書的茶葉加工廠。
辛苦付出 展現成果
生命無常,父親黃崇誰五十九歲離開人世時,黃正敏才三十七歲,感慨父親太早離開人世間,希望自己一定要活得更久,可以為社會貢獻更多的力量。黃正敏為紀念父親,設立關西高農獎學金至今。
父親望子成龍,平日給予黃正敏最嚴厲的訓練,也磨練他在茶業界發展擁有一身好工夫。
經營茶業從初期無奈到全心投入當志業,黃正敏經歷比別人更辛苦的付出,但他相信:人總是要努力,努力就會有成果。
拓展事業 繞著地球跑
黃正敏投入茶行業後,每年提著行李箱到世界各地找茶業買主,世界地圖沒有畫出的地方他都去過,例如直布羅陀海峽在西班牙和北非之間的六個島。 他第一次出國就花掉42萬元,在1965年這筆資金,當時差不多可以在台北市延平北路買一棟房子。
前故總統 蔣經國的鼓勵
由於沙坑茶廠是代表台灣茶業的示範工廠,當時行政院長蔣經國,於1974年7月12日曾經前往參觀訪問,對黃正敏參與茶業,給與莫大的鼓勵,這是他此生最值得珍藏的美好回憶。
當時的蔣經國院長視察沙坑茶工廠,除關心個別廠商外,還對國內整體茶業發展殷切垂詢,讓黃正敏印象非常深刻。
過去台灣茶葉受到國際市場重視,外商紛紛到台北開設洋行,專門從事買賣茶業的出口業務,這些洋行集中在臨近淡水河的大稻埕,利用淡水河的碼頭出海。 黃正敏從事茶業經營以來,開創許多別人做不到的事,例如憑著聰明才智及豐富經驗,搶走洋行生意,至今為人津津樂道。
親自體驗製茶過程
學習經營茶業過程中,製茶流程不一定要自己親身體驗,可以花錢請工人做,但是黃正敏剛加入茶行業時,父親要求他每天回工廠了解茶業是怎麼做的,不管是紅茶、綠茶還是烏龍茶,每一種茶業,他都親自做過。
以台茶產銷的行家自居,且懂得不同語言的優勢,黃正敏常代表台灣到世界各地開會參訪,把台灣茶行銷到全世界。
台灣茶業困境
1983年台灣省政府廢除『台灣省製茶業管理規則』,所謂的『還茶予農』政策,也就是廢除本來是農民種茶,工廠做茶的遊戲規則,否定製茶工廠的工業體系,由茶農任意製造茶葉,品質無法控管,這項政策由於缺乏配套措施,對茶業衝擊很大。
過去的製茶是一項產業,在一條鞭的系統下井然有序,政府有權監督管理,在政府『台灣省製茶業管理規則』鬆綁後,台灣製茶業,市場由外銷轉內需,進口逐年成長,法人茶廠漸漸凋零,因為競爭不過茶農戶的靈活。
隨著環境的變遷,台灣茶業歷盡滄桑,由三十年前繁華到現在的平淡,黃正敏家族經營的茶廠,也是『還茶予農』政策下的受害者,他和父親一手打造的茶業版圖逐漸消失中。
近二十餘年來,進口茶逐年增加,民國74年進口309噸到85年增加到7365噸,大部份是工業用罐裝飲料茶及泡沫材料茶,但自88年起,每年急速增加,與國內罐裝飲料茶與泡沫茶崛起有關。 面對進口茶的衝擊及外銷市場萎縮,當前我國的茶業正面臨嚴厲的考驗。
迎接挑戰 提攜後輩
儘管台灣茶業的困境重重,面對環境的變遷,黃正敏鼓勵年輕人到世界各地走出去,不要成為井底之蛙。
關心我國茶業發展,黃正敏個性敢怒敢言,經常對國內相關官員提出建言,甚至傾囊相授個人對茶知識的寶貴經驗,對後生晚輩的提攜不遺餘力。
黃正敏擔任台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六年,現在擔任顧問,帶領我國茶商到世界各地參展,也熱心推動國內茶業發展,貢獻良多。
21世紀人類健康飲料~茶
茶葉不但具有獨特的香氣,又含有多種機能性成份及無機礦物營養素,研究證實,茶葉具有保健及預防疾病的功效,已經成為21世紀人類健康飲料。 黃正敏鼓勵民眾多喝茶,但不要盲目追求比賽茶、高價茶,應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茶,他認為品茗與喝茶是不同的。
自古以來,茶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早晨起來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說明茶在一般人生活的地位。 為因應現代人的忙碌生活型態,黃正敏積極推廣新的茶觀念,所謂『Tea one茶易』,意思是簡單與容易,變化與創意,交換與分享,鼓勵大家動手泡茶。
不只是向國人推廣『茶易』,黃正敏以公會理事長身份,在美僑、歐僑、日僑學校教學,推廣『茶易』,讓學生能夠隨時可以分辨出什麼是紅茶、綠茶及烏龍茶及判斷茶葉的價值。
半世紀的茶業人生
回顧人生七十多歲歲月,黃正敏感謝父親的教導,讓他在事業上能闖出一片天。和妻子李初枝結婚後,她在美國教育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子女們在社會上表現優異,讓他感到無比欣慰。
喜歡看書,閱讀小說,聽演講的黃正敏,曾經失去健康,如今更能珍惜健康的可貴。
台灣茶業由過去的風光到今天的平淡,不少人已離開茶產業,但黃正敏至今都沒改行堅守崗位,仍默默為茶界奉獻。他一生從事茶業五十多年,從無奈到當志業來做,見證台灣茶業的歷史,也創造了茶人的傳奇。(作者 鄒智純)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