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7/27 18:34:48瀏覽506|回應1|推薦2 | |
學習傳統文化一年多了,今年四月,偶然回家鄉一趟,聞到滿大街油炸食品的香味,想起兩年前我做炸雞鴨生意時的一段生涯,真的是不堪回首,因此把一些永生難忘的經歷寫出來,希望與全世界每一位有緣看到此文的朋友交流,因為良心的折磨已使我夜夜不能成眠了!如果你們覺得對親朋好友有真實的利益,敬請廣為告知,使我們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色香味的迷津之中,永無休止無法自拔…… 前幾年有一次吃肉,不知為什麼反胃,吐得很厲害,之後就一直也沒再吃過,見別人吃也沒什麼感覺,就這樣一晃有四年了。可是那天我在逛街,突然被炸雞的味道給引得饞涎欲滴,像是「靈光乍現」似的,心裡萌生了一個念頭:一定要做這個生意,肯定會賺大錢!一個不吃肉的人都有這種感覺,何況那些吃肉的人呢? 這種感覺慫恿著我,似乎想都沒想,連鎖性質的小店開張了,就學了三天技術。其實哪裡有什麼技術?把那些已經宰、剖好的雞、鴨,用教你的方法,拿配方腌製一下,腌製的過程其實就是加入添加劑的過程,醃上一晚上,第二天撈出來炸就可以了。 醃 制 但剛一開始,按照總店教的辦法製作,炸出來的雞、鴨味道總不如他們的香;從總店進腌製好的雞、鴨又沒有什麼賺頭,後來纔慢慢明白,問題出在腌製過程中,用的調料不一樣。連鎖推展方就是為了賣配方材料。 聽了有關人士的指點,纔懂了:除了用傳統的花椒、大料、陳皮、肉桂……等近20種可以讓人見得到的植物配料外(就是飄在油鍋料桶上面故意讓人看的擺設),真正的內容是在約100隻雞中加入的骨髓膏、嫩肉粉、膨鬆劑、增色劑、增香劑、增甜劑(是一種比糖精還要甜60倍的東西),還有含罌粟殼粉的某種褐色物品,以及增加酥脆的添加劑等十幾種搞不清是什麼東西的化學、工業物質。尤其是那種骨髓膏,經過8個小時左右的浸泡,雞鴨的骨頭裡都浸透了香味,最後還要放入5斤的味精。就這樣,人吃起來會覺得骨頭都很酥脆,香味濃郁,一吃還想吃、吃了就忘不了。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那種聞起來很香的味道,是一種揮發性能良好的油狀製劑,每天倒一些在炸雞鴨用的油裡即可,當油熱起來的時候,在200米甚至更遠的地方,人都能聞得到。 每天那些買雞鴨的人都排著長隊,節假日更是供不應求。雞12元、鴨15元,真是「物美價廉」啊!有的人買了送給父母、親友,在一個100萬左右人口的城市里迅速開了30多家這樣的小店。(後來不久就爆發了禽流感,真是天譴啊!)作為一名公務員,炸雞鴨是我的業餘項目,看著朋友、鄰居、同事、以及各種熟識的面孔買走一隻隻雞鴨,我的心裡真是喜懮摻半,喜的是生意火爆,懮的是這樣做不夠厚道。因為禍患很快就殃及自己的家庭了。 最懮心的是我自己的孩子,明知這些雞鴨吃了對身體有害,經不住孩子一直鬧著要吃,心想,那就少吃點,應該沒啥大事。為了孩子不哭鬧,最後限定孩子一週只吃一隻,可那根本做不到啊,聞起來太誘人了,孩子忍不住,就吃得越來越多,我的心漸漸揪起來了。 後來,每次孩子吵著要吃,我就把雞、鴨只放點鹽不用添加配方腌製,炸了給孩子吃,聊以自慰。後來纔知道,那些雞鴨從孵出來,只用養21天,最多28天,就又肥又大提供上市了。當時我還不明白,那些雞在腌製過程中大腿骨為什麼那麼容易斷。幾周就長成上市的雞,那是怎麼喂出來的呢?我們有一位朋友買了一隻活鴨要給母親吃,八斤重的肥鴨,就趴在地上,動都動不了,後來纔知道已經現場骨折了。 就別說我看不見的養殖過程了,我自己的腌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跟顧客說我們清洗是多麼乾淨,卻經常忙到雞鴨根本就不洗,直接醃上了;醃湯由於太貴了,每次都不倒掉,最後都不知道裡面究竟有些什麼了,只要不臭掉就一直用,只要炸出來是金黃色就會有人高高興興地買走。 油 炸東西用的油,開始我用的是沙拉油,而且定期換,後來人家說這樣太傻了,放在那裡一桶(40斤的)做個樣子就好了。越炸,那機器裡的油不僅不少還會增多,因為動物本身就油多,又不知道怎麼喂養得那麼肥大,所以根本就不用換油,還常常欺騙顧客說多少天換一次什麼的;除非裡面的渣滓太多了纔把油放出換點。 各位朋友,不要以為這些換出的油沒有用了,原來我也這麼想,這麼多油往外流了,怎麼辦呢?開業沒有多久,就有人主動來廉價買走,原來以為是廢品,誰知道還能換錢,且供不應求。 油炸背後 當人們吃著香噴噴的各種炸串時,一定不會想:這些油從哪裡來的?那些小攤小販一般是去離自己店稍遠的地方,買這種不知用了多久的便宜油,反正沒有人去檢驗。 想到自己以前常常去吃那些炸串,也帶孩子去吃各種肉類炸串;還有一些包子店、米線店等等一些類似食品店的老闆都來買這種油。據說用這種油調餡的包子,不用加其他的調味品,賣的特別好。想起以前為了節約時間,常常去一些包子店買那香噴噴的包子,感覺真是反胃,心裡覺得真是對不起孩子。如果不做這一行,怎麼會知道這些? 那些炸西式雞腿的也是大同小異,也是給自己的侄子和女兒一次就買三、五根,見了他們的製作過程(通過大同小異的辦法)懊悔不已,以後再也沒敢買過。 其實現在添加劑在食品行業的濫用,被曝光過多次了,但一些行業老闆為了自己的一點利益,根本不管顧客的健康,這些更細的內幕是隨著生意的進行,慢慢的,和賣添加劑的老闆熟識了,他對我的戒心也沒有了,就一點一點給我講解清楚各種添加劑的作用。原來人家還怕我是記者,聽說以前記者爆過內幕,他們都想辦法把事情平息了。 我說怎麼剛到添加劑的店裡,可以聞到各種熟悉的味道,一打聽原來那些都是各種奶油糕點、香腸、方便麵調料所散發出來的,都是我們的孩子常常吃的一些小食品的主要配料成分,這些食品長期食用都是很容易發胖的。 我終於明白,身邊那麼多孩子,身體發胖的原因了。 以前,孩子的奶奶、姥姥都說吃外面的東西不如自己做的乾淨,我總覺得那是老人們不捨得給孩子花錢,找的藉口。反正就這麼一個孩子,孩子就這麼一個童年,經濟又允許,怎麼能不讓孩子吃呢? 接著,我又看了一個碟片,是有關新世紀健康飲食的,纔徹底明白了,覺得自己以前是那麼無知,真是愧悔難當,甚至欲哭無淚,最主要的,是覺得太對不起孩子了! 孩子身體健康了,不僅對她自己有益,還能使全家心情愉快啊!對於許多的家庭來說,孩子是大人的全部…… 我們到底可以吃什麼 其實,在這個時代,我們和孩子吃什麼好呢?真的是不知如何是好。有朋友送來了西紅柿,她說這是沒有抹藥的,我一看還不是很紅的樣子,她神秘的笑笑:比外面買的紅彤彤的西紅柿還甜,一嘗,果然如此。 原以為紅薯是長在地下的會好些,特意去找熟悉的農民一打聽:也要用很多化學底肥和農藥纔能提高產量。 原來孩子喜歡吃韭菜餡的餃子,後來接觸到她們班上的一位學生家長,說他們家賣韭菜,也是用藥水澆菜,少吃點好。 還有一個家長告訴我,她養豬什麼東西都喂,別讓孩子吃那麼多肉,問詳細原因,她也不說,只說她是為我們好。 以前為了節約時間,常常買所在城市中最大的食品超市里的包子、餃子,以為那裡可信度要高一些。這位學生家長原來就是給這家超市送肉的,還回收肉皮,她趁回收肉皮時,讓我看了裡面肉餡加工的場地,到處是油膩膩髒兮兮的,肉的油脂上刮下來的一堆堆黑乎乎的東西沒人去收拾,隨手就一股腦絞到肉餡裡。 她還告訴我肉皮的幾種用處,做肉皮凍、賣到更小的店裡、工業用等,即使壞了也沒事,炸一下,多放調料添加劑進去,根本沒人吃的出來,如用這方法還實在壓不住異味時,那也不能扔了,都是錢啊,想辦法都要賣掉……而她自己也開一家小飯店呢。 源自非洲的一種熱帶魚,在中國的餐飲圈很受食客歡迎,但北方不容易養活,因為這種魚只在9—13度水溫中生長,又想賺這個錢怎麼辦?只有刺激魚在短期內長大,我舅舅養這種魚很賺了些錢,看著那一條條肥胖的魚,他總說少吃點,吃多了不好…… 現在有的農民種兩種水田,米粒小、顏色不油亮、產量低的自己吃;粒大、油亮、產量高的賣給別人…… 現在,弄得我神經兮兮的,什麼都不敢給孩子吃,吃什麼都不放心……一問很多朋友,大家都是憂心忡忡的。 捫心自問,我們都在做什麼?我們對得起自己和孩子嗎,我們到底怎麼了?我們都被食品的色、香、味迷惑了、引誘了、欺騙了。我們買東西時,看什麼呢?色澤、大小、味道等等,都憑一種從眾的感覺,然而,當我們全體被蒙騙的時候,眾人的感覺又有多少次是對的呢?可是我們一日日都在飲食,我們該何去何從啊? 各種現實的結果告訴我們,只有選擇傳統的有機農產品最可靠。 支持傳統種植,購買綠色有機農產品。我們身邊,已經有相當一部分仁人志士,開始進行不打農藥,不施化肥,完全天然、有機循環的健康農業。那一顆顆圓圓的、黃底紅色的西紅柿啊,看起來是多麼健美!那一條條成長到中期仍頂花帶刺的黃瓜,吃起來一股清新的甜香味。那深紫色的茄子,隨便炒炒,自然的香味就出來了。還有那也許並不每一個都長得很齊整的玉米,吃完玉米粒,連棒子都可以嚼嚼。還有那土豆、豆角、紅莧菜、馬齒莧、紅薯、苦瓜……都向我們展開笑臉,仿佛對我們每一個人說:好好地種植我們吧,我們會長出對你們身體完全有益的一切。從上到下,根、莖、花、果、葉;顏色,紅、黃、綠、黑、白。只要你們是順應大自然的規律種出來的,長出來的就是有益於你們身體健康的。所謂「善有善報」啊! 在自己家裡,我們可以利用有限的條件,發各種各樣的芽菜;吃糙米、全麥面。回家吃飯吧,自己做飯,既溫馨、又安全。 其實,真正的品質保證就在我們幾千年的傳統農業中,我們的健康是未來幸福的基礎保障。 奉勸大家 ,回歸傳統,就是回歸自然。 切勿再飲苦食毒了,挽救自己的健康,挽救我們的下一代!珍重!珍重!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