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6/19 06:33:15瀏覽1148|回應1|推薦2 | |
馬英九希望大陸可以分享台灣的民主經驗.
台灣政黨二次輪替後,民主顯得更成熟了。民主經驗不但是馬英九的驕傲,也成為華人社會關切的議題,大陸更出現泛藍組織,推動民主運動.但經濟發展、中產階級興起,就一定會和平演變嗎? 台灣自1987年解除戒嚴、1996年首次總統公民直選、2000年政黨輪替,直到2008年二次輪替成功,一路走來雖然跌跌撞撞,但看來也是順理成章。台灣的民主真的順理成章嗎? 歷史學家及政治分析家對台灣民主歷程的論述已汗牛充棟,但資料分析永遠無法解答一些「眉角問題」,如:蔣經國如果在1984年選擇林洋港,而非李登輝接替謝東閔為副總統,宋楚瑜如果溫良恭儉讓一些,台灣的民主發展會不一樣嗎? 答案是肯定的。 比較李登輝及林洋港的人格特質及從政歷程就可得到答案:李登輝大開大閤,有歷史感,當變則變;林洋港則政治魅力十足,但不能觀察並掌握潮流的改變。 李登輝在卸任總統、組織台聯、與國民黨對抗時曾表白:我不是我的我。用以說明他為什麼從國民黨主席,不旋踵間與國民黨成為對抗關係。許多人從負面解讀這句話,認為李登輝是機會主義,但不容否認,這句話也顯露了李登輝是一個有歷史感的人,有歷史感的機會主義者經常創造歷史。 林洋港則缺乏這種歷史感,在八十到九十年代,台灣民主力量快速成長,蔣經國深知不能與之對抗,手中雖牢牢掌握國家統治機器,但1986年他殫思極慮壓制保守勢力,推動解除戒嚴、開放黨禁,但林洋港在蔣經國死後,與保守勢力代理人-蔣緯國結盟,對抗李登輝,背離了蔣經國路線,注定林洋港在歷史進程中邊緣化的命運。。 單純研究史料可能無法理解,蔣經國為何選擇李登輝而非林洋港,或孫運璿為副總統?或者為什麼不讓謝東閔續任? 謝東閔年事已高,卸任很自然,不選擇孫運璿,理由也很簡單,當時蔣經國用人採「崔台菁」政策,也就是台籍菁英原則下,任何職務給了台灣人,就絕不收回。所以蔣經國很早就定調副總統「結構不變、人要變」,也因為我很早就間接從當時司法院長汪道淵處掌握這個訊息,才挖掘出李登輝將繼任副總統的獨家新聞(可惜當時媒體環境,不容許人事新聞獨家見報,我只能在國民黨中全會通過提名當天,獨家發了謝東閔將退休的新聞,另外搭配一篇李登輝人物介紹特稿,暗示李登輝是謝東閔繼任人選)。 蔣經國知道李登輝曾參加共產黨,但他仍然選擇李登輝,一方面因為他自己也曾經加入共產黨,他不在意,另外一個原因是,他對李登輝比較放心。 蔣經國用人非常謹慎,他用人前,常在上班時間無預警做家庭訪問,看看當事人家中陳列是否過於奢華?家庭生活是否正常?並與夫人談談家常。許多人在這一關出局。 李登輝在台北市長任內,蔣經國曾幾次無預警前往他的寓所,有一次,曾文惠正好提著菜籃從市場回家,蔣經國特地看了看菜籃,知道他們家庭生活簡單,室內陳設也非常儉樸,李登輝才通過了測試。 以當時政治資歷排序,林洋港在李登輝之前,而且林洋港鋒芒畢露,海內外人氣極高;李登輝則謹慎小心,他執行行政院交辦任務比林洋港更認真。譬如台北縣開闢二重疏洪道違建拆除問題、梨山果樹砍伐以保護大安溪下游電廠安全問題,行政院政策已決,但林洋港不願引發民怨,始終推遲。李登輝接任台灣省主席後,立即鐵腕推動,二重疏洪道洲後村民後來曾強烈反抗,寫下台灣社運史極重要的篇章,孫運璿因而對李登輝評價極高。 這些都還不足已說明歷史的偶然性。 1984年台灣民主運動勃興之勢已成,蔣經國已擺脫蔣宋美齡勢力的干擾,牢牢掌握黨、政、軍、情、特所有國家統治系統,蔣宋美齡長居海外,與蔣宋美齡關係深厚的沈昌煥雖仍主導外交系統,但已完全接受蔣經國的領導。蔣經國開始靜默的、逐步的推動「國民黨本土化」趨勢,首先,他閃電排除了代表軍隊保守勢力的王昇,他的政戰系統影響力早已由軍隊伸向社會,不但牢牢掌握媒體及宣傳系統,更趁著蔣經國病後療養、疏於治理國家機會,成立「劉少康辦公室」,權力的手伸向政府部門,但軍隊,尤其政戰系統軍人思想保守,手段極端,劉少康辦公室竟然規劃政府機關仿效軍隊,每週半日為「莒光日」,讓所有公務員接受政治教育,消息傳出,社會驚駭不已。 蔣經國恢復治理後,閃電拔除王昇,並流放海外,政戰勢力才退出權力舞台,軍隊由作戰系統將領指揮,也不再涉入社會及政府系統。 第二步,蔣經國穩定而持續的拔擢本土青年才俊,以量變帶動質變,林洋港逐步由院轄市長而台灣省主席而內政部長,李登輝則由台北市長而台灣省主席,1984年他超越林洋港成為副總統,三年後繼任總統,開啟了台灣寧靜革命,奠定民主基石。 蔣經國選擇李登輝為副總統,可以說是迫於國民黨國際處境日益艱難、本土反對勢力迅速壯大而不得不然,但他真的有交班李登輝的打算嗎? 蔣經國原先培植孫運璿接班,孫運璿接班的氣勢也逐漸形成。可惜他在1983年突然中風,退出政壇,蔣經國只得另尋接班人,他選擇了俞國華,俞國華清廉幹練不亞於孫運璿,但缺乏政治家魅力,接班氣勢始終建立不起來,三年後,蔣經國啟用李煥主管黨務,意欲由俞李集體領導,也因為俞國華不夠強勢,蔣經國死後,李登輝才有機會利用李煥與郝柏村更上層樓的企圖心,逐一排除俞、李、郝,啟用當時尚無實力的連戰,真正建立自己的政權。 1984年蔣經國選擇李登輝為副總統時,對健康仍有信心,並未預期死於任內。蔣經國對待李登輝副總統與對待謝東閔副總統並於太大差別,基本上仍屬於儀典式功能,並無實權。1986年蔣經國啟動「政治改革工程」規劃解除戒嚴、開放黨禁等事宜,這是何等重大政治任務,蔣經國並非交給李登輝副總統,而交給了嚴家淦負責。 李登輝任副總統,比擔任台灣省主席時清閒許多,他很喜歡接見訪客,對媒體人也不排斥,我有一次訪問他,正好剛讀過ㄧ本中世紀歐洲史的書,小小賣弄一下,後來他好幾次約我到總統府談中世紀歐洲史,歐洲史終究非我所長,只好請博學的聯合報專欄主任孟玄陪伴。 1988年蔣經國猝逝,李登輝身為副總統,卻是最後一個得到報告的要員,趕到蔣經國寓所,有關遺囑發佈、權力移轉等重要事項,已由俞國華、李煥、秦孝儀、沈昌煥等人決行了,李登輝對此相當憤怒。 李登輝隨即依據憲法宣示就任總統,但他承繼的只是一個權力空殼。蔣宋美齡一度阻擾李登輝繼任國民黨主席,當時黨內最有實力的俞國華、李煥兩人猶豫不決,眼見李登輝即將成為虛位元首,歷史的偶然卻在關鍵時刻改變了歷史。 當時,宋楚瑜並非中常委,在中常委屬列席身分,並無發言權,但在關鍵時刻「突發神威」(他自己形容),義正辭嚴,力擋蔣宋美齡的變化球,俞、李兩人及其他中常委才紛紛表態,國民黨保守派全面潰敗,歷史給了台灣實現寧靜革命的機會。 中產階級的興起推動了台灣與南韓的民主之路,民主演變是歷史的必然,但就台灣而言,蔣經國捨棄林洋港、孫運璿中風、李郝宋的企圖心卻是必然中的偶然. 往事並不如煙,歷史也不一定可以類推。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