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1/17 10:25:24瀏覽550|回應0|推薦4 | |
從 2023 年開始,台灣法院開始有國民法官,沒想到第一案就發生在台中地方法院,20 歲以上的台中市民多有機會被抽中,還要審判殺人犯,這壓力會不會太大了,如果未來有機會審判到機器人殺人犯,這才是大問題。本書(When Robots Kil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under Criminal Law) 作者 Gabriel Hallevy 是以色列奧諾學院法學院教授,關注人工智慧刑法問題的法學專家,剛好可以用在我們國民法官的審判工作上面。
作者認為現行刑法足以應對人工智能技術,畢竟十七世紀就引進公司法人的角色,不再只有自然人,而且人類設計機器人就是要摹仿人類思維(強人工智能能)或成為人類工具(弱人工智能)。主要的挑戰在分析機器人的心理因素(故意,過失和嚴格責任),而且抗辯,緩刑,處罰等方面也適用於機器人,通常案件會牽涉到受害人,使用人,製造公司和程式設計師等角色,法官要調查是何種角色造成機器人犯罪。 目前比較有機會碰到的案例會有保全機器人,自駕車輛和醫療機器人,書中多有案例說明,還相當實用化,對於當任國民法官會有幫助,瞭解到刑法上的一些專有名詞,包括事實要素和心理要素的要求,這才知道當一個法官還真不簡單。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