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3/03 22:11:44瀏覽1223|回應0|推薦0 | |
掛紙----淺談祭祀有關的客家俗語 丘桂賢 掃墓是祭祖的一種方式,客家人慎終追遠,崇先敬祖,希望通過祭祖緬懷祖先的恩德和艱苦創業精神,並祈求先祖庇蔭後世子孫和激勵後輩奮發進取,因此,客家人極其重視掃墓祭祖。 客家人的掃墓時間常在春秋兩季,春季始於元宵節後和清明期間,秋季常於中元節和中秋,也就是農曆七、八月期間。客家人對掃墓有不同的叫法,如:掛紙、打醮墓和釃地。其中“掛紙”說法比較通俗、流行,掛紙方式最具特色,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客家人的掃墓習俗。客家人為祖上建造之墓多為交椅狀的地堂式墓,俗稱為“地”。掛紙時,先修整墓場,剷除雜草,清刷墓碑,然後用石塊將小張黃色草紙(俗稱小腳)繞著墓週壓緊劃界,一共十二張,俗稱十二敬紙,閏月需加多一敬,代表年了祭。然後,將一疊黃色草紙滴以雄雞血,放置於墓頭,用石塊壓緊,部分懸空,使草紙形成掛狀,故稱為“掛紙”。據說,祭祀時,墓門已開,祖通過墓場與人有交流,為了避開外鬼入侵,故將墓頭紙滴上公雞血,並用敬紙圍繞墓週壓界,客家民俗中,公雞血用於驅鬼壓邪,江湖術士更是以公雞血來畫符驅鬼邪。近三十多年來,繁俗趨簡,掛紙程式也有變化,雞血滴紙方式現已少見,多以紅紙替代雞血,以大張金紙代替黃色草紙,作為墓頭掛紙。祭祀時墓碑前要供奉茶、酒,地堂湖里要擺放三牲、糕點、糖果以及紙錢等祭品。祭者持香躬拜(俗稱唱喏),隨後上香燒紙錢,臨走時燃放鞭炮,鞭炮“啪啪啪”,響得越久就昭示後人越發達,前程更遠大。 祭時,長輩會講述先祖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精神;敘述先祖以往的趣事以及與鄰里鄉親互相幫助的事蹟,教導後輩們應緬懷先祖的恩德。同時,讓後輩從墓碑鐫刻中認識自已的輩分與源流,激勵後輩奮發向上,光宗耀祖。 以上是對二次葬後墓的掛紙方式,而對於未進行二次葬的墳或已撿金而未再安葬的金埕,其祭祀方式亦有不同,必須以“請”的方式進行家祭。“請”時,墳頭或金埕上亦壓上黃紙,祭者念“請”,上香,並將其中一支燃著的香火帶回神龕進行家祭。 客家話“紙”與“祖”同音,掛紙寓意“掛祖”,言語之白,直接寄託對先人的哀思。祭祀後,人雖離場,但墓紙仍掛,風在吹,紙在飄,掛紙盡顯子孫孝。(客家風情-掛紙) ※陸河客稱清明掃墓為“掛紙”或“上盆了”“賽盆了”。 ▲掛紙/劉孟青演唱[HakkaTV](原唱:古重禮) 清明歌曲--古重禮《掛紙》 詞/曲/演唱:古重禮 出世來做山中人,過身還山化土塵,毋知日時也暗晡,有風有水也有靈,擔著一擔相思情,一柱清香祭祖靈,除草正知自家人,舊年一直到如今,幾多个光景,芒草也有樹頭根,一年一擺等春風,掛紙正知子孫心。 出世來做山中人,過身還山化土塵,毋知日時也暗晡,有風有水也有靈,擔著一擔相思情,一柱清香祭祖靈,除草正知自家人,舊年一直到如今,幾多个光景,芒草也有樹頭根,一年一擺等春風,掛紙正知子孫心。 「分借問?」 vs 「分醮墓?」 客家「分醮墓」/還記得小學的是情形? 早年客家清明掃墓有所謂「分醮墓」的習俗,但時至今日,已經沒有人這樣做了。至於「分醮墓」的淵源及典故,以及寫法都令人好奇,也有不同的解讀。 北埔鄉民莊萬貴在他所收集的「客家後生罕得聽過介話」這本書中,寫出一段早年客家小孩到墓園「分醮墓」的習俗,「清明掛紙(掃墓)介時節,掌牛哥(看牛的牧童)聽到紙炮(炮竹)一響,就滿山走去撈(跟)人分醮墓。」 過世的新竹縣民俗學家黃榮洛說,「分醮墓」的意思是早年許多家住墓園周邊的小孩子,會在清明節時跑到墓園,跟掃墓的主人分一點祭品糕點回家吃食,有時墓園主人祭品糕點帶不夠,小朋友運氣好還會獲得一些銅板零用錢。 這種流傳在早年客家鄉鎮的習俗,傳之百年,只要是家住鄉間的客家四、五年級以上的人,幾乎每個人都有過這種經驗,當然富貴人家的小孩就不會去跟人家要了。 編著「渡台悲歌」這本書的黃榮洛說,他曾經問過很多比他更老一輩的客家人對於「分醮墓」的典故,但大家都說不出來,而且這三個字的寫法也存疑。 黃榮洛說,早年客家鄉鎮很多小孩都沒書念,替人放牛,而放牛都在墓園旁邊,一些掃墓人擔心這些牧童把牛拉到墓園吃草,特別施以小惠拜託這些牧童,不要把牛拉到墳墓上面,讓牛踐踏祖先,給予一點小利,也有情商拜託代為照顧祖先墓園的意思。 到墓園分醮墓其實也不是那樣堂而遑之沒有顧忌,一般鄉間小孩都是三五好友一齊出動,帶著好玩的心理,找那些大戶人家,像北埔姜家,早年他們家族掃墓,都會另外特別準備分給小朋友的糕點糖果,後來發現,發糕點吸引不了人,才再慢慢改為發零用錢。 這中間就發生一些有趣的事,都是一樣掃墓,為什麼他那一家,沒有小朋友等在旁邊,這邊一家卻排得長長的,當然是小朋友很聰明,早就問好墓園主人,是發錢還是發糕點己經有所選擇了 。 大戶人家掃墓,也會做比較,希望來排隊的人越多越好,那一家小朋友排隊排的最長,就表示他們家今年一定是發零用錢,在那困頓的年代,很多小朋友還是穿用麵粉袋做的內褲,連一雙球鞋都買不起的時候,家中大人是幾乎都不給小孩零用錢,只有等到清明,整個墓園跑下來,小朋友很可能每個人就分到十幾塊錢,那種口袋裝滿零用錢叮叮噹噹的快樂,實在很難形容。 前峨眉國小退休校長姜信淇說,「醮墓」客家話的發音與「借問」兩字近似,他比較認同用「分借問」三個字才對。 姜信淇說,他小時後住在北埔公墓附近,常在墓地看牛,掃墓期間給人帶路是常有的事,因此才有「分借問」的說法。 新竹高中國文老師彭元歧,小時候家住新埔公墓旁邊,也有這種經驗,他比較支持校長姜信淇的說法;新竹縣寶山國小主任呂理梓老師則說,他小時候住在閩南莊,閩南人也有這種風俗,閩南語叫做「誘墓粿」。 前縣長范振宗是筆者問過,唯一沒有分過醮墓的人,主要原因他們湖口范家也是大姓「好野朗」,只有分給人,沒有跟人要,范振宗學識淵博卻也不確定三個字怎樣寫。 ***************************************************** ●小孩到墓園要祭品糕點 分醮墓 掃墓舊俗說分明 【陳權欣/新竹報導】中國時報 C2/桃竹苗新聞 2006/03/26 多位文史工作者利用清明節前,拜訪編著「渡台悲歌」這本書的客家耆老黃榮洛,請教有關清明掃墓的一些習俗,談到已經逐漸被人淡忘的早年客家小孩到墓園「分醮墓」的故事讓大家覺得很有趣。 所謂「分醮墓」的意思就是看人家在掃墓的時候,許多家住墓園週邊的客家小孩,會乘機等在一旁,跟掃墓的主人分一點祭品回家,有時候運氣好還會獲得一些銅板。 寶山國小呂理梓主任也說他小時候同樣有這種經驗,他還說閩南人也有這種風俗,閩南人稱做「誘墓粿」。 最有意思的是,家住新豐鄉的八十九歲客家耆老劉阿五老引經據典說,孟子在他寫的「離婁下篇」中,就記載一名齊國人天天外出酒足飯飽回家,對大小老婆吹噓說他每天都有達官貴人請吃飯。大老婆心中有疑,暗中跟蹤,發現他竟然每天跑到東門城外的墓園跟掃墓人要東西吃,回去說給家人聽,大小老婆兩人還抱頭痛哭呢! 劉阿五說,雖然孟子這篇文章沒有交代「分醮墓」三個字的典故,卻也點出了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人做這種事了。 金山面文史工作室吳慶杰還想起「孟母三遷」的故事說,他懷疑孟子也分過醮墓,原因是孟子小時候最先住在墓園旁邊學人家做法事,再搬到市集旁學人殺豬,最後孟母才決定第三次搬家,搬到學校旁邊,孟子才立志向學。 ●分醮墓 春秋戰國已有 【陳權欣/竹縣報導】中國時報 2005.04.15 本報刊登客家人清明節的民俗「分醮墓」故事後,獲得很多的回響,新竹高中國文老師彭元岐與峨眉國小退休校長姜信淇都認為這三個字有可能是「分借問」。現年八十八歲的客家耆老劉阿五,引用孟子的話說,「這項習俗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人在分醮墓了」。 所謂「分醮墓」的意思就是早年客家鄉鎮,從春節後開始掃墓,許多家住墓園周邊的小孩子,會趁機等在一旁,跟掃墓的主人分一點祭品糕點回家吃食。 對於「分醮墓」這個習俗,前峨眉國小退休校長姜信淇與新竹中學國文教師彭元岐認為這三個字有可能是「分借問」。 姜信淇校長說,他小時後住在北埔公墓附近,常在墓地看牛,掃墓期間給人帶路是常有的事,因此才有「分借問」的說法。 最有意思的是,家住新豐鄉的八十八歲客家耆老劉阿五老引經據典說,孟子在他寫的「離婁下篇」中,就記載一名齊國人天天外出酒足飯飽回家,以每天有達官貴人請吃飯驕其妻妾,大老婆心中有疑,暗中跟蹤,發現他竟然每天跑到東門城外的墓園跟掃墓人要東西吃。 雖然孟子這篇文章沒有交代「分醮墓」三個字的典故,卻也點出了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人做這種事了。 彭元岐老師說,他小學就讀新埔新星國小,就在公墓旁。下課時間還去排隊分「發粄」,有時候還會分到銅板呢!他認為這種習俗的意義在於有將祖先的福蔭推及他人的意思! 寶山國小主任呂理梓老師,也說他有這種經驗,他還說閩南人也有這種風俗,他們叫做「一ㄡˋ墓粿」。 北埔鄉民陳亮言也想起「孟母三遷」的故事說,他懷疑孟子也分過醮墓,原因是孟子小時候最先住在市集旁就學人殺豬,他第二次是搬到墓園旁,竟然學起在墓園裡替人辦喪的做法事的法師。他推測孟子可能也有過分醮墓的經驗。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