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防中暑
2010/07/26 20:24:42瀏覽190|回應0|推薦0
防中暑 

防中暑/避免中暑六要
【元氣周報/記者張祐齊/報導】

 

1.隨時補水:在炎熱狀態下,需補充足夠水分及鹽分,或喝稀釋的運動飲料,不要等到覺得口渴時才喝水。

 

2.少碰酒精:避免喝酒精性飲料和高糖分飲料。

 

3.遠離烈日:戶外活動應盡量選在蔭蔽處。

 

4.室內通風:在室內盡量打開窗戶,保持涼快和周圍的空氣流通。

 

5.避免外出:在炎熱潮濕天氣應減少戶外活動或避免劇烈的運動,特別上午10時到下午2時之間盡量避免外出。

 

6.高危險群:老人(特別是75歲以上的老人)、小孩、肥胖、慢性病患調節體溫的功能較差,是中暑的高危險群,家人更應注意他們是否有補充足夠的水分。

 

 

防中暑/有蔭就躲 有水多喝
【元氣周報/記者張祐齊/報導】

 

圖/法新社提供
今年夏天特別熱 「熱死人」不再是誇張形容詞 這年頭 高溫還真可能危及性命!既然「高溫假」放不了,出門就要懂得自保 防曬傷、防中暑、防熱衰竭…現在教你如何平安度過夏天。

 

署立雙和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怡夙說,中暑就是在濕熱的環境下,因排熱機轉出現問題而產生體溫持續上升(常常超過攝氏41度),且合併中樞神經異常,例如躁動、意識混亂、幻覺、抽筋甚至昏迷,嚴重者會造成多重器官衰竭進而危及生命。

中暑一般症狀又分為「典型的中暑」和「運動型中暑」。

 

典型的中暑:脫水、無汗

 

症狀:體溫過高合併脫水,無汗。

 

也就是大量流汗造成脫水後,因水分大量缺乏而使身體無法再經由排汗有效調節體溫,進而造成體溫上升。較常發生於老人、小孩、肥胖、酒精濫用、使用鎮靜藥物、抗精神病藥、利尿劑,或患有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患者身上。

 

運動型中暑 無脫水、有汗

 

症狀:體溫過高但未合併脫水,有汗。

一般是在濕熱環境中持續運動,造成身體所產生的熱無法由流汗蒸發,對流及輻射等排熱方法也無法有效排出,而造成體溫上升。常發生於年輕的運動員或長途行軍的軍人。

 

同伴中暑了 灑水降溫送醫

 

發現同伴中暑如何處理?陳怡夙說,有生命危險者需立即送醫,但在等候緊急醫療幫助時,需盡快將患者移動到涼快、陰暗的地方,並保持呼吸道暢通。同時盡快在患者身上噴灑冷水或吹風扇,以降低過高的體溫。

 

室內不通風 老人也會中暑

 

除了在烈日下活動容易中暑,事實上,待在家中的老人也是中暑的高危險群。陳怡夙表示,因為老人家對溫度感覺較遲鈍,又常為了省電而不開電扇或冷氣,若加上家中空氣不流通,很容易中暑。家中有老人,家人應多注意平常就該開窗、開電扇、冷氣等,保持室內涼爽、舒適的溫度。

 

三高慢性疾 體液容易流失

 

日前也曾發生,心臟病患疑因在高溫下行走過久,引起心肌梗塞的事件。醫師表示,一般來說「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患者因心臟、血管功能較差,在高溫體液快速流失下,如未及時補充水分,就會出現中暑或熱衰竭。

 

陳怡夙說,慢性病患與一般人避免中暑的方式相同,都是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及鹽分或是喝稀釋的運動飲料,不要等到覺得口渴時才喝水,但有些心臟病患需限制飲水量者,要注意水不能過量。並盡量穿著寬鬆、輕便、舒適、淺色且吸汗的衣服。

 

進出冷氣房 容易頭昏腦脹

 

除了中暑,炎夏進出冷氣房,也容易產生不適。陳怡夙說,當民眾從戶外炎熱的天氣突然進入冷氣房時,原來皮膚擴張的血管就會急速收縮,這時體內的熱不易排出,就有可能會造成頭暈、疲倦、昏昏欲睡、食欲不振等症狀,這和中暑症狀不太一樣。

 

【2010/07/25 元氣周報】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icktea&aid=426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