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荸薺/地下雪梨…高鉀低蛋白 易藏菌勿生吃
2010/06/30 12:23:29瀏覽353|回應0|推薦2
荸薺/地下雪梨…高鉀低蛋白 易藏菌勿生吃

荸薺/地下雪梨…高鉀低蛋白 易藏菌勿生吃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記者徐世經/攝影】

 

皮色紫黑、肉色潔白的荸薺,又名鳧、馬蹄,也有人喊它馬薯、地栗等。因為在泥中結果,加上口感清脆,微帶甜味,自古有「地下雪梨」的美稱。

荸薺入菜,經常做為配角,不管是跟蝦仁、牛肉或豬肉拌炒,或是剁碎後與絞肉混合,做成獅子頭的配料,都能增添脆度及清爽口感。荸薺當甜點,最有名的就數用馬蹄粉(即荸薺粉)做成的馬蹄糕。

有人認為荸薺入菜、生熟食皆宜,但營養師可不這麼建議。長在泥裡的荸薺,外皮及內部可能沾染細菌及寄生蟲,削皮前最好先洗淨,且煮熟後再食用。

 

熱量低於白飯 纖維含量多

 

國泰醫院營養師陳冠蓉:

 

荸薺口感清脆,民眾常拿來當蔬菜吃。事實上,它富含澱粉,應屬五穀根莖類主食。糖尿病患食用時,要控制總澱粉攝取量。

荸薺的水分含量高,熱量比白米飯來得低,以100公克荸薺(十顆)為例,大約是四分之一碗白米飯的量,熱量卻比白米飯的70大卡低,只有48大卡。

纖維質含量高,是荸薺的另一個特色。重量100公克的荸薺,含0.6公克粗纖維,膳食纖維則有2.1公克,跟茄子、豆芽菜相去無幾,比白米飯更為豐富。

 

腎病可當點心 高血壓良伴

 

 

水溶性纖維素方面,除了B群,荸薺的維生素C含量也不錯,可媲美水梨、葡萄。但因維生素C怕熱,快炒後食用,能保留較多的維生素C。

荸薺的磷含量雖遠不如小麥胚芽、加鈣米,但在五穀根莖類裡,堪稱是數一數二,跟地瓜差不了多少。雖富含磷,但跟其他主食相比,荸薺的蛋白質含量相對低,做成馬蹄糕,很適合做為腎臟病患的低蛋白點心,用以解饑。

鉀含量高,則是荸薺的另一項優點,有助血壓控制,尤其是高血壓患者,可以荸薺取代白米飯。坊間有人把荸薺當成治療高血壓的偏方,學理上說得通,但還是要遵照醫囑服藥。

 

雖含抗菌成分 可惜不耐熱

 

英國學者研究發現,荸薺含有抗菌成分「荸薺英」,缺點是,此成分並不耐熱。由於生長在泥裡的荸薺可能有細菌、寄生蟲附著,可別為此冒險生食。

炎炎夏日,荸薺很適合做成甜湯食用。先把150公克的乾銀耳泡軟,與荸薺同煮30分鐘,待兩種食材軟化後,再加入些許枸杞及200公克冰糖即可。

 

抑菌效果 老祖宗早發現

 

健銨中醫診所中醫師張家蓓:

味甘、性寒的荸薺,古代別名為「鳧茈」,本草綱目已有相關記載。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荸薺裡含有可以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綠膿桿菌的物質。有趣的是,早在古代,荸薺就已用於治療因為感染性腸炎導致的血便。

 

消除腹脹 能解病後煩渴

 

另外,荸薺能清熱止渴,還能治療「食積」,即消化不良造成的腹部脹痛。秋天有些小朋友吃不下飯,這時候不妨吃一些荸薺。

有些人生病、發燒後口水分泌不足,不管怎麼喝水,仍難解煩渴,這時候可以飲用「五汁飲」,將荸薺、麥門冬及新鮮蘆根(也可以乾蘆根取代)煮水後放涼,濾除麥門冬及蘆根,再與蓮藕、梨汁打成汁飲用。五汁飲能生津止渴,用來治療熱病後的口乾舌燥,即中醫所

 

謂「津傷」。

 

屬性較寒 體質虛寒少吃

 

要預防感冒,可以在甘蔗汁裡加些荸薺,煮過後飲用,也能緩和喉嚨腫脹的症狀及不適感。因為荸薺屬性較寒,食療本草裡提到,體質虛寒的人不適合食用。

 

 

 

【元氣周報】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icktea&aid=4179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