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自行車運動淺談國家競爭力
2009/02/24 11:38:16瀏覽867|回應0|推薦3

                    從自行車運動淺談國家競爭力

        當雙腳因傷堅硬如鐵的時候,我才明白為什麼它叫永不放棄,當冷水坑下震天價響哀鴻遍野時,我真的能體會真的想放棄。沒有身在其中的人無法想像我們的感覺,有別於洄瀾的體驗,後者只需要多一點堅持,前者則更需要更多的毅力,否則想放棄的念頭,將有如睡蟲鑽腦般,時時刻刻侵襲我們的意志力。陽金頂峰的寒意,像是在勸說著此路不通,萬里山間的三起三落,則像是在宣告地獄之門的開啟,不服輸的人們從不理會大自然加諸在我們身上的考驗,直到平等地獄時我們才慢慢明瞭一件事,原來承辦單位是森羅大殿派來人間的使者,君不見第三P沿途根本就是將所有痛苦匯集而成的一條修羅道,然蠢動之靈皆有佛性,困苦中尚尋一息生存,不是說惟蟲能蟲,惟蟲能天,任何生物都應有屬於自己的能力?何況身為萬物之首的我們,當有明知不可為而為的氣魄,也許身體的負荷已經到了極限,又或許因抽筋而導致雙腳舉步維艱,這都不能當作阻撓我前進的意念,如果這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修行,愈是修羅擋於前,也不能影響我踏燄而進,那怕最後無法在時間內完成,也不影響我踩進冷水坑的決心,我是如此,更相信其他人亦是如此。

國之強者,唯民而已!民之強者,唯力而已。自古以來,有聽過以弱侍強者,從沒聽過以強侍弱者,我們的國家,從來沒有在運動這個項目彰顯過,剛結束的奧運解釋了這個現象,可以說是國家的政策失敗,更可解釋成全民對運動的不喜愛,一般人所謂的運動,好像只是爬爬山、散散步,所謂的運動是少數人活動。慶幸,社會中有些人注意到這個現象,早期的ING發起的慢跑,到近期最夯的自行車活動,不只參加的人愈來愈多,成績也一年比一年好(今年的P字道成績較去年進步約30分鐘),誰能說在未來我們沒有屬於自己的冠軍車手?誰又能清楚算出因運動能量的增加,為我們國家節省了多少醫療資源?又有誰能告訴我們,運動場上揖讓之爭的精神,厚值了多少國力?望著一個個年輕的身驅從我身旁快速擦身而過,在他們專注的眼神下,我看到國家未來有了希望,也看著因疲累而橫躺路旁短暫休息的車手,再出發時眼神還是跟剛開始時一樣炯亮,我相信這些人的熱情足以將今天冷水坑的水煮沸,更相信這些人能將今天的能量帶回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如果說凡事皆有其目的,今天冷水坑下的眾生相將是最好的回答。

勞動曲線向後彎,是一條經濟學上的名詞。它解釋了今天為什麼自行車工業得以蓬勃發展,而且看起來短時間不會停歇。這條曲線告訴我們一件事,當一個國家的國民所得到了某一個程度,人們將不會願意再將時間都用在工作上,取而代之的是花在休閒的時間將會變多,前幾年的保齡球、健身房都是這條曲線下的產物,但這條線從來沒有像現在的這樣厲害,不只休閒的人拿自行車來運動,本來就在各種運動領域崢嶸的人也拿它來當休閒(例如:朱木炎),更重要的是它的相關產值遠超過千億,遠遠超過以前任何休閒活動。捷安特、美利達在自行車的地位,就像是在電腦的宏碁、華碩,唯一不一樣的是前兩者在台灣是屬於主動出擊,旗下的基金會扮演著與政府、人民溝通的角色,從推動立法到活動舉辦可謂不遺餘力。而說到辦活動則又屬北市自由車委員會所舉辦的Never Stop最為人們所樂道,一趟洄瀾200k,吸引車友超過4000人,苗栗縣政府以公家單位之尊,請世界前三大高音來台獻唱,所花的公帑不謂不多,確也只能吸引相同人數,更遑論還有其他大賽,其經濟效益均不容小覷,況且前者所引發的還是政府一直鼓吹的促進偏遠地區觀光,自行車的競賽是一時的,而平時的自行車活動是持續的,我提筆的同時,環台千里的道路上,我相信有超過10倍於3P的人正在進行促進地方觀光,石碇、坪林、花東的偏遠小旅社也許此刻正在忙者呢!因此,我們是否可以說自行車產業讓我們不只在人民健康有顯著的幫助,在提振經濟活動的範疇,也大大增加了國家競爭力?

最後,我要誠心恭喜兩個人,一位是來自宜蘭的林寰擇,一位是胡先生,前者我佩服他一馬當先的能力,後者我則欽佩他過人的毅力與堅持到最後的勇氣,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一致的精神永不放棄,此次活動的最高準則。名次也許是分類冊可以定見的,但我相信兩位通過拱門時心情應該是一致的,不管如果,那天陽光下的4000位勇者,已經為自己以及社會立下了標竿,也許活動中不免有一些干擾,有因擋道而發生的零星衝突,有因爭道而衍生的口角,也有因路況不熟導致嚴重摔車,種種因人數或長距離引發的事件著實不少,然瑕不掩瑜,活動進行可以有改進的空間,但我們也不能因此因噎廢食,善意的批評是進步的推手,無端的漫罵就顯的無知了。提筆至此,那位在陽金下坡的車友是否無恙否?千夫所指,可以無疾而終,那千心所禱,是否也可以無藥而癒?衷心希望往後的賽事大家記得一件事,我們是來挑戰自己的,不是來爭排名的,切記十次車禍九次快的教訓,畢竟馬路不及賽場,回家的路縱有千百條,但只有平安回家那條最好。

後記:因最後3公里嚴重抽筋,牽車就牽了2公里,最後時間是5小時1分完賽,

            無法於四小時內完成是這一次的遺憾,希望明年能有機會完成。至於我另

一伙伴..小楊,完成時間是3小時51分,在此希望明年他有更好的成績。

   

                                                                                                           洪有明 

ps: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這一次又再一次得獎,獎品是一雙市值4000多的健走鞋,下一次比賽再接再厲>_

 

 

 

 

 

 

( 興趣嗜好運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ick09162004&aid=268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