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整理 中元普渡由來
2007/08/21 21:44:39瀏覽4018|回應0|推薦0

中元普渡祭典活動,
有所謂的「公普」、「廟普」、「街普」、「商普」、「私普」、「業普」,
俗話叫「拜七月半」

中元普渡習俗源自於中國,
是融合儒教、道教、佛教三種宗教文化而成的祭儀,
中元普渡其實是道教「中元節」和佛教「孟蘭盆會」的結合。
是魏晉以來佛道融合成為民間信仰,
將神佛混為一體信仰的普遍現象。

由於台灣自然環境與歷史文化,
中元普渡在台灣辦得最普遍也最盛大。

中元普渡由來結合了儒、釋、道三教的習俗,
周朝的文獻已有「祭厲」的記載,
民國以前的各朝代,
朝廷在每年的清明、中元以及農曆十月初一,各有一次「祭厲」,
祭厲儀式可在城隍廟或各地「厲壇」舉行,
在厲壇舉行的祭厲,主要是祭拜無主孤魂。

佛教習俗中,每年七月十五日是「盂蘭盆節」,
在佛教起源地的南亞地區,
每年四、五月雨季,僧侶無法托缽乞食,
因而在雨季時閉關修行,稱為「結夏安居」,
七月十五日僧侶修行期滿三個月出關,
民眾在這天用盆子盛珠寶供奉佛祖,
也奉獻新衣服給僧侶,並由僧侶講道說法,超渡餓鬼。

佛教的普渡與「目蓮救母」故事有關,
普渡時需有鬼王
(鬼王是觀世音菩薩化身,
又稱面燃大士或焦面大士,民間俗稱焰口鬼王或大士爺),
也需準備觀世音菩薩的甘露水,
才能撲滅餓鬼喉嚨中燃燒的火焰,讓餓鬼能吃東西。

道教文化中,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是道教「三關大帝」中「地關大帝」的生日;
早期道教信眾會在七月十五日這天請道士唸經,
超渡祖先及孤魂野鬼。

傳至民間信仰來,
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遊地府,
因眾鬼卒被囚困於地獄門而無法超生,
要求李世民為他們超渡。
於是李世民回到陽間後,
即刻命令唐三藏到印度取真經,
為無主的孤魂作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羅天大醮,
目的是使他們六道輪迴,轉世陽間。


早期儒家已有傳統的「祭厲」,
直到佛教傳入,加上道教在中國本土發展,
這三個宗教文化在農曆七月十五日的慶讚形式相像,
超渡對象也十分接近
因此逐漸衍生成為中元普渡儀式,
中元普渡也因而在華人地區盛行。

由於宗教融合的源流,中元普渡的習俗隨著移民的腳步,
從中國本土逐漸向海外拓展,
華人社會包括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地,
都有中元普渡習俗,
不過中國大陸因文化大革命把中元普渡禁掉了,
台灣因為自然環境與開墾歷史,中元普渡辦得最普遍也最盛大,
形成特有的在地文化民俗。

每年從七月一日鬼門關開啟的頭一天開始,
各區分別搭建普壇,陳設拜亭,
擺設紙糊的大士爺、翰林所、同歸所(分別代表鬼王、公侯將相、一般鬼魂的牌位),
除了普壇牌樓門面布置得美侖美奐,絢爛亮麗外,
各種禽畜牲禮、花卉蔬果、糕餅糧禾、肉山脯林,海鮮魚貝、滿漢全席,令人嘆為觀止。
祭品中又以雞鴨居多,所以俗語說:「七月半鴨,不知死活。」

如今中元節舉行普渡的用意,
不僅是好兄弟吃大拜拜,
希望他們安安份份,莫在人間到處騷擾,
最主要的是藉著普渡祭拜的機會,代向閻王求情,
請求慈悲為懷,能夠儘量讓這些孤魂投胎轉世,
早日脫鬼域,回到陽間重新做人,
故普渡是一樁極富「人情味」的事啊!

中元祭典
自農曆七月一日老大公廟開龕(註1)門開始

歷經...
十二日主普壇點燈放燈,
十三日迎斗燈遶境,
十四日放水燈遊行,放水燈頭
十五日公私普施、跳鐘馗(註2),
八月一日的關龕門,
時間長達一個月,

每項祭典皆有其歷史傳統、文化背景及民俗意義:
一日的開龕門、啟墓扉,使幽冥、餓鬼、孤魂皆能至陽間覓食一月,
代表著同字姓血緣關係的「斗燈」
其上的尺、剪刀、秤、劍、鏡子,
各自代表著「 某項」吉祥意義,
字姓手爐的交接象徵著「代代薪傳」,
放水燈為水上孤魂照路,招引至陸地共享,
主普壇上,最為閃亮的( 金 、 雞 、 貂 、 石 ) 四個字燈光,各有代表的歷史意義
主普壇以(富)字形布置,
再加上跳鐘馗的押孤魂,0

八月一日的關龕門,使孤魂回轉冥界免遺害人間
是七月中元祭的結束儀式,

孤魂餓鬼,已在人間享受一個月的祭祠,
就要回轉冥門,
關鬼門,以免孤魂餓鬼遺害人間。

「封鬼門」的儀式,
由一身海青的道士擔任,手持七星劍,清淨五方後,
便召來官將驅逐邪魔,
其動作矯捷俐落,
或雙鍆飛舞,
或雙手撲打,
最後再持長劍追索四方,驅除孤魂滯魄,
最後再艮方封住「鬼門」,
此時道士現「雷神相」,威儀赫赫,極其氣勢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xonhan&aid=1177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