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三善及四道人生
2009/10/20 12:16:26瀏覽11769|回應1|推薦3
  雖然在醫院臨床工作了這麼多年,
  卻是很難啟口對家人侃侃而談死亡這個課題。

  回顧生命中的三位至親都是不告而別的離開了我的人生。
  那是份很難承受的創傷,我卻僅能將它壓抑、恁其隱沒在潛意識中。
  始終沒有學會如何的去接受及療癒喪親的創痛。
  想念他們時,總是沒法承受失去的悲慟及無能彌補的遺憾!  
 
  直到我上了安寧療護課程,認識了趙可式博士。
  她畢生都為著癌末病人安寧療護的推廣而致力。
  也佈達了三善及四道人生的理念:

 三善是  善終  善別   善生
         四道是  道謝   道歉  道愛  道別
 
  假如面對我們生病的親人或自己,在生命的有限之時能做到三善及四道。
  就可以從容的面對病、離、死、別的衝擊。
  替代之是生存者的心安及往生者的靈安。

  然而人生也無法預知無常抑或明天哪會先到來?
  或許藉由生命紀念冊,可以當做是送給自己及家人最好的禮物。

 把想說的話及時表達
           把想做的事趁早安排
                那將是會件很美好無憾的事

  最後引述趙可式博士的一句話作為終結;
 
 思考死亡其實就是思考生命,唯有藉由觀照死亡,
 才能讓我們更有智慧、更有力量去承擔生命的責任

  而生命紀念冊中可以是包含自己理念的傳承、對親人的囑咐及叮嚀,
  甚至是人生恩怨的澄清及化解。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joice7399&aid=3420427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同意
2009/11/10 16:23
欲學佛事,先習後事,生死要有正確的理解.
iris (rejoice7399) 於 2009-11-15 22:06 回覆:
  謝謝您的認同與回應。

  祝 平安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