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5/20 14:40:22瀏覽245|回應0|推薦0 | |
緬甸伊洛瓦底江兩岸滿布上萬腐爛屍體2008-05-20 04:31:53 來源: 大洋網 · 核心提示:“這是一個被死亡籠罩的城市”,當地民間救援組織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從博格裏碼頭出發,乘船沿伊洛瓦底江南下,一個小時後,江兩岸便隨處可見大量無人處理的屍體,“你數數吧,沒有10萬,也有上萬”。 5月20日報道 5月16日,在經過前後3次“屢敗屢戰”的嘗試後,記者終於深入緬甸重災區博格裏。“這是一個被死亡籠罩的城市”,當地民間救援組織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從博格裏碼頭出發,乘船沿伊洛瓦底江南下,一個小時後,江兩岸便隨處可見大量無人處理的屍體,“你數數吧,沒有10萬,也有上萬”。 路斷橋壞救援困難 此次遭受風暴襲擊的伊洛瓦底三角洲,是緬甸最爲富饒、雨量最充沛的地區。無論是仰光還是重災區博格裏,每天都會遭受暴雨的襲擊。 “死的人一了百了,活的人還要繼續煎熬”。由於帳篷等救災物資極度缺乏,博格裏災區的難民風暴過後每天只能靠在泥地裏撐起的茅草棚度日。另外,大雨也摧毀了災民剩餘不多的糧食,而河水因遭到了腐爛屍體的污染,無法飲用。他們沒吃沒喝,也沒有帳篷躲避風雨,在這種條件下,很多人活不了幾天。 暴雨也給當地的救援物資運輸帶來極大困難,在通往博格裏的狹窄碎石公路上,無數汽車沒能“頂住”碎石的連續折磨而爆胎。而泥濘不堪的公路多數時候只能單邊通行。因此,堵車在這條公路上便成了家常便飯。 相比且行且停的破舊公路,對救援帶來致命危害的要數脆弱的公路橋。這些用木材和些許鋼筋搭建起來的木橋大多已經使用了幾十年,在平時車流量較小的情況下還能勉強應付,但在運送救災物資的大卡車面前,這些橋就顯得脆弱無比。 當地災民說,“過一輛卡車就得修一次,用上半天就得重建”。由於得不到當地政府的支援,這種橋的修復只能靠當地民衆的自覺、自發修復。 在生命線受阻的情況下,平時只需3個小時的路程,在災後得花上3天。 被遺忘的“人間地獄” 沿江南下,伊洛瓦底三角洲昔日美麗的風光已然不在,沿岸除了倒下的大樹,就剩殘破的茅草屋。而越是往南,災害的影響越明顯。船行一個多小時後,江兩岸開始出現零星的屍體,在經過長時間的浸泡後,屍體已經發白。 當地人稱,這是一個被人遺忘的人間地獄,“活人死光了,死人沒人埋”。在經過兩個小時的行船後,記者一行抵達昔日天堂“美女島”。這是一個被屍體環繞的小島,在這裏,目光所及,全是屍體,水裏、岸邊、樹上、殘存的房頂上,一片白光就意味著一個死去的人。 這也是個讓人忘記恐懼的島嶼,出發之初的擔憂和害怕,在這些無辜的死人面前,只剩敬畏。 伊洛瓦底江兩旁到底有多少至今無人處理的亡魂?無人關心也無人知曉! 記者一行在“美女島”附近停留了半小時,並試圖上岸,但遭到船主的極力阻止,“岸上密密麻麻都是腐爛的屍體,上去很容易得傳染病”。 船主還說,風暴過後,不少附近村莊裏的人駕船到“美女島”,試圖借機發財,“他們什麽都要,什麽都拿,你們上去很容易被搶劫”。 對於這些成千上萬無人過問的屍體,聯合國專家十分擔憂,“這些屍體腐爛後,會流出屍毒,這些屍毒不是滲入土地,就是流入河裏,然後變成動植物的養料,最後又回到人的嘴裏,這是個巨大的隱患”。 但到目前爲止,緬甸有些地區仍無人前去救援。 廣州日報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