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邪教是恐怖主义的手段之一
2010/09/21 09:50:51瀏覽202|回應0|推薦0

  恐怖活动是个人或集团,为实现某种目标或改变某些政治进程的结局而运用暴力或威胁手段,蓄意制造恐慌气氛的行动。作为人类冲突表现形式之一的恐怖活动由来已久。恐怖主义,通常指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政治目的的暴力活动。“恐怖主义”作为一个名词最早出现在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当今,我们所面临的国际恐怖主义正式形成时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后,恐怖活动向着有组织的方向发展,并形成了松散的国际网络。90年代以来,恐怖活动就像一股暗流侵蚀着世界上的生命和物体,尤其是1995年所发生的几起震惊世界的恐怖案件,如美国俄克拉何马市中心的联邦大楼爆炸案、同年日本东京地铁的沙林毒气案以及当年的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事件等,恐怖主义浪潮开始向暴戾、非理性、惨无人道、难以预见的方向演化。

  恐怖活动的原因多种多样,形式更是五花八门,除了采用传统的恐怖手段如投毒、爆炸、绑架人质、暗杀、劫机等外,近来恐怖分子又趋向信息恐怖、金融恐怖、使用生化武器等手段。

  首先,从恐怖活动针对的目标看,美国仍将是恐怖分子袭击的首选。1998年8月7日,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门前发生汽车爆炸,造成224人死亡,数千人受伤。事后,沙特流亡富商本·拉登在阿富汗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承认策划了这起针对美国的惨案。据调查,近年来发生的重大恐怖活动,针对美国的占一半以上。在将来的一段时间里,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还将继续。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负责指挥秘密行动的副局长詹姆斯·帕维特,于今年4月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说道:尽管全球都在全力防止“9·11”事件重演,中情局获悉的秘密情报也比以往要多,但针对美国的新一轮恐怖袭击不可避免。

  其次,从恐怖活动的手段看,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恐怖活动的可能性加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恐怖分子的活动范围加大,筹措资金的渠道更加隐蔽、畅通和便捷,恐怖组织本身武器装备的高科技含量增大,恐怖活动的破坏力也越来越大,导致人类社会抵御恐怖袭击的能力减弱。比如,1997年9月30日,意大利中央银行的一些电脑终端竟自动脱离网络,同时,国家核物理研究所的计算机系统被来历不明的“钥匙”打开数小时。那些受侵计算机里留下了自称“长枪党武装”的公报:“我们回来了!我们已经控制了一些信息系统……这是一场你们未曾料到的革命。”事后,意大利国家安全部门指出,“长枪党”不搞谋杀,不投炸弹,但它最大的威胁是窃取机密,并在网上散布虚假信息,制造混乱。使用网络技术进行破坏活动,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恐怖组织开始采用的新手段。恐怖分子的这种破坏手法较之导弹、炸弹的威胁有过之而无不及。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各国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多地依赖网络技术,但一些政府部门应对网络攻击的准备尚不完备,因此有专家指出:世界上再强大的国家,也可能在计算机恐怖分子轻轻一按键盘的瞬间屈服。同时,由于核技术的扩散和生化武器研制手段的失密,以及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掌握有毒和剧毒化学物质合成及细菌病毒培养技术的人数剧增,从因特网上,人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生化物质转变成杀人工具的资料,使得人们谈“恐”色变。“9·11”事件后,美国社会出现的炭疽菌恐慌就是生化恐怖手段新发展的实例。值得注意的是,有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已有上千磅制造原子弹的关键材料铀失窃,如果这些铀被恐怖分子搞到,后果不堪设想。

  再次,从恐怖组织活动的范围看,涉及面越来越广,世界恐怖活动向有组织的网络化方向发展。多年来,人们谈起恐怖活动,很自然地把目光聚集在中东地区,因为巴以双方长期处于对峙状态,恐怖活动频繁。但近年来,随着苏联解体,独联体内的恐怖事件接连不断,欧洲一些带有新纳粹色彩的恐怖活动日益活跃。特别是“9·11”事件后,使人们看到恐怖活动不再局限于某些地区,而是向着有组织、有预谋的网络化方向演化。去年的“9·11”事件就是恐怖活动向网络化发展的例证。本·拉登的基地组织有着严密的组织结构。这保证他们在行动上朝着集团化的方向发展,一边是有计划、有步骤地秘密训练恐怖分子,一边是非法拥有、囤积和制造各种武器。难怪有人形容恐怖组织就像大跨国公司一样无处不在。

  还有,未来不容忽视的恐怖之源是邪教分子、黑社会犯罪集团。邪教热衷于恐怖活动已是不争的事实。像美国的“太阳圣殿教”、日本的“奥姆真理教”、中国的“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均崇尚暴力,散布世界末日邪说,制造了大规模的恐怖事件,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各犯罪集团为了更便捷地从事犯罪活动和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也将会更多地采用恐怖手段,尤其是一些不计后果的刑事犯罪分子,他们可能效仿恐怖分子采取极端手段,满足自身需求。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dred2001&aid=443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