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02 05:05:24瀏覽353|回應0|推薦55 | |
西晉、晉武帝司馬炎為了一統天下,派遣大軍伐吳。於是位於豫州(今河南省)的徵虜將軍、監豫州諸軍事、假節、領豫州刺史的王渾首先率領一支部隊渡江偷襲吳國成功,而後多次攻打吳國,屢戰屢勝,東吳多名將領大臣非死即降。與吳國丞相張悌、大將軍孫震等決戰於城陽(今山東省營縣一帶)時,王渾派遣司馬孫疇、揚州刺史周浚出擊,斬吳國二將於陣前,吳國士兵戰死及被擄者多達七千八百餘名,吳國人心大震。
也由於王渾的軍事牽制,另一路由王渾的部將王濬率領的水軍趁機搶先攻破吳國的都城建業(石頭城),吳主孫皓投降,吳國滅亡。
不過王渾心裡有點疙瘩,因為論戰事是由他主力進攻牽制敵軍,但最後佔領敵人首都迫使敵主投降的卻是自己的部下擅自搶功,王渾心中頗有不平,臉上便顯露出怨恨的情緒。在攻破石頭城的第二天,王渾才渡過長江進入石頭城,登上了建鄴宮,擺了酒席犒賞三軍。酒酣耳熱之際,不免對眼前戰敗投降的吳國臣民有些輕視之意,就說:
「你們這些亡國之臣,難道不覺得羞愧難過嗎!」
此時只見周處起身回答說:
「自從漢朝末年天下大亂,而後三國鼎立,再怎麼說魏國也是在我吳國之前先被滅亡的,這樣說來應該難過羞愧的,豈止只有我一人!?」
這一番話說的王渾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因為王渾的父親王昶正是曹魏時的司空,而他本人還承襲父親京陵侯的爵位,在曹魏時也做過官。如此說來,最該羞愧難過的不就是他自己嗎?
後來周處到了洛陽,西晉朝廷派他去新平郡(今陝西省咸陽市長武縣)當太守。當地多戎狄與羌族,周處以撫和為主,獲得少數民族的信任,原本反叛的ㄧ些羌族也都前來歸附。
周處轉任廣漢郡(今四川省梓潼縣、廣漢市ㄧ帶)的太守。當地郡衙累積了許多多年未決的司法訴訟案件,最久的甚至多達三十年而還沒有判決。周處上任後,將個案一一檢視有無冤枉曲直,然後將訴訟雙方通通找來,只花了一個上午,就將所有的陳年舊案一一判決,而且判得眾人心服口服。
周處以母親年老需要照顧為由,辭官回家。但沒多久,楚郡(當時應稱為「彭城國」,即古時候的楚國,又稱楚郡、彭城郡,今江蘇省徐州市)徵召他去當內史(相當於當地的內政部長),因為距離他家很近,所以周處答應了。在周處還沒出發前去上任前,朝廷也來文徵召他入京擔任散騎常侍。周處說:
「古人辭大不辭小。」
就還是先到楚郡就任內史一職。
當時的楚郡因為歷經戰亂,原住民新移民交雜而居,每個人的家鄉風俗又不同,難免會有所磨擦爭執。周處上任後,以教化百姓為先,讓各個不同身分背景的人們互相尊重和平相處。周處又親自帶領著隨從小吏們,將散落荒野的無名屍骸及白骨一一斂葬。等到這些事情都辦妥後,才開始依法實施有關稅賦勞役等事項。對於周處這種先安民心的作法,當地甚至臨近州郡的人民都稱讚不已。
之後,周處才奉詔入京任職散騎常侍。這個職位會經常在皇帝左右建言,周處也恪盡職守對皇帝提出了許多規勸與建議。於是皇帝又升他做御史中丞,執掌糾舉百官朝儀。正直的周處只要處理糾舉官員的案件,可說是鐵面無私,絲毫不會因為對方是否是皇親貴族或是高高層所寵愛的親戚,而有所避諱。
正直必定會得罪人,古人說: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周處會遇到甚麼樣的小人呢?
----- 待續 -----
改編自 《晉書》.列傳第二十八.周處(中)
原文: 及吳平,王渾登建鄴宮釃酒,既酣,謂吳人曰: 「諸君亡國之餘,得無戚乎?」 處對曰: 「漢末分崩,三國鼎立,魏滅于前,吳亡於後,亡國之戚,豈惟一人!」 渾有慚色。 入洛,稍遷新平太守。撫和戎狄,叛羌歸附,雍土美之。 轉廣漢太守。郡多滯訟,有經三十年而不決者,處詳其枉直,一朝決遣。以母老罷歸。 尋除楚內史,未之官,征拜散騎常侍。處曰: 「古人辭大不辭小。」 乃先之楚。 而郡既經喪亂,新舊雜居,風俗未一,處敦以教義,又檢屍骸無主及白骨在野收葬之,然始就征,遠近稱歎。 及居近侍,多所規諷。遷禦史中丞,凡所糾劾,不避寵戚。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