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體質氧生—改善貧血及心肺循環
2012/10/17 01:21:10瀏覽28606|回應0|推薦0

◆ 血液性缺氧的原因

血液性缺氧簡單的說就是貧血。當紅血球數每毫升低於三百五十萬個,血紅素(Hb) 低於每十毫升十一公克,就會使血液的攜氧量不足,導致缺氧。如果你經常有心跳快速、呼吸短促、頭暈、頭痛、胸悶,或手腳末端水腫、皮膚蒼白、易疲勞的情況,就可能有貧血的問題。

缺氧時,身體會製造出紅血球生成素,除非是因為大量失血,或是化療導致紅血球大量死亡,或是造血機能出現障礙等特殊因素,一般常見的貧血,主要是因缺乏營養素或營養不均衡所致

◆ 改善血液性缺氧的方法

改善貧血,補充鐵劑、食用菠菜、葡萄乾都是不錯的方式。又例如豬血,富含維生素B2、維生素C、蛋白質、鐵、磷、鈣等,含有豐富且全面的造血所需的營養,而且比菠菜還容易被人體吸收。豬血本身是無菌的,固然會含有代謝廢物,但多半會在人體腸道就被分解過濾掉,如果沒有宗教上或加工衛生上的疑慮,是相當有效並值得推薦的補血食品。

另外一種增加血液攜氧能力的食品是紅景天。紅景天在西藏有很長的使用歷史,能提高紅血球的抗氧化能力,在短時間內即可提高攜氧量,除了用來治療高山症,也被用於提高運動能力。二一一年的研究發現,食用紅景天可以讓老鼠在缺氧下的存活時間,從三十三分鐘增加到三十八分鐘,提高約十五%;或是用亞硝酸鈉模擬呼吸中樞障礙時,也能讓老鼠存活時間由十一分鐘延長到十三五分鐘,提高約二十三%,因此紅景天具有很好的立即性抗缺氧能力(圖七)

就中長期而言,紅景天也能促進血管新生及促進紅血球的生長,但癌症患者則需謹慎使用。雖然有不少研究指出紅景天具有抑制腫瘤的功效,但二一一年最新的研究指出,在肝、腎細胞中,紅景天能防止缺氧因子的分解,也就是讓血液中累積較高的缺氧因子,以刺激血管及血球的新生6。可是,因為癌症的惡化與缺氧因子過量有關,所以在臨床應用時,最好配合能夠分解缺氧因子的成分,以中和可能的副作用。

◆ 心肺性缺氧的原因

心肺性缺氧的原因,主要有兩種:

1呼吸循環不良:氧氣的攝取有賴於呼吸循環的健全,如果有呼吸道疾病,便會造成呼吸性的缺氧問題。根據統計,都會區的學齡兒童約有三分之一有鼻過敏、氣喘。此外,中年以上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有打鼾現象,特別是肥胖或鼻塞所引起的。若睡眠時呼吸會中斷十秒鐘以上,就要積極處理,否則很難避免缺氧。

2血液循環不良:氧氣攝取進體內後,還要靠良好的血液循環系統來輸送。不論是低血壓或高血壓、血管硬化、血管堵塞,都會影響血液循環。又例如上班久坐會使下半身肌肉乏力,血液回流不良而導致缺氧,如果已經有靜脈曲張的情況,更要特別注意血液循環的問題。另外,肥胖也容易導致血管阻塞,進而缺氧。

長期缺氧也會提高血壓。缺氧時,肺臟會提高肺動脈血壓,增加肺動脈的血流量,為身體帶來更多的氧氣。因此如果長期缺氧,一來血壓會提高,二來肺動脈在長期承受高壓的情況下,會逐漸的纖維化,以承受更高的血壓,但纖維化的結果會使得肺動脈的彈性下降,管徑縮小,這又反過頭妨礙血液的流動,因此心臟只好更用力的擠壓,以保持血流量。惡性循環下,就會造成缺氧性高血壓,嚴重時還會導致心臟機能受損。

◆ 改善心肺性缺氧的方法

以下介紹幾種簡單實用的方法來改善心肺性缺氧。

1六個深呼吸

呼吸系統用來改善缺氧的方式,一種是加快呼吸,另一種則是加深呼吸。對缺氧而言,比起加快呼吸,深呼吸更有效。肺臟自空氣中攝取氧氣的能力,與內外正負壓力的差距有關,差距越大,越能自空氣中把氧氣抽出來。就好像水井的抽水機一樣,水位越低,抽水機的負壓要越大,才能把水抽上來。當我們的呼吸加深時,能使胸廓的空間增大,胸腔負壓也隨之增加,提高肺臟在缺氧環境下的攝氧能力。深呼吸的方式,一般推薦腹式呼吸,但如果不會腹式呼吸也沒關係,可以採用下面的簡單方法,達到同樣的功效。

a、口微開,慢慢吸入空氣。

b、不需要特別注意是腹部或胸部鼓起,慢慢吸至飽滿即可。

c、緩緩吐氣。

d、過程柔順自然,不需要刻意勉強,重複六次即可。

成人在休息狀態下所進行的無意識呼吸,換氣量約是四百毫升,若刻意的進行深呼吸,能增加到二千毫升以上,因此藉由深呼吸就能快速的補充氧氣。深呼吸時橫膈會下壓,若速度過快會衝擊胸腹的內臟,因此建議緩吸緩吐,要深、長、勻、細。各位可以在每兩小時的休息中,配合六個深呼吸,再伸伸懶腰,走動走動,改善血液循環,應該很快就能發現眼前較為明亮,精神狀況也獲得明顯改善。此外,平時走路時,配合步伐做幾個深呼吸,同樣也很有幫助。

深呼吸雖然是很簡單易行的方式,卻帶來很高的效益,所有的氣功、瑜伽無不重視深呼吸,因為深呼吸除了能快速補氧,也能舒緩自律神經,鎮定情緒,幫助身體代謝廢物,改善壓力造成的頭頸疼痛。焦慮失眠的人也可透過平緩的呼吸節奏,平靜思緒,幫助入眠,因為有意識的深呼吸,可使大腦盡快消除疲勞,調節神經系統,使人輕鬆舒暢。在面對突如其來的負面情緒時,深呼吸更能適時調節身心、穩定情緒。不論是在公車上、走路時、工作空檔,只要能有意識的多做深呼吸,就能為我們的身心健康,帶來許多的助益,何樂而不為!

2改善呼吸道阻塞問題

呼吸道阻塞的原因較多,如果是因為鼻息肉、鼻中膈彎曲等結構性的堵塞所致,最好盡快就醫處理,切勿拖延。

感冒所引起的鼻塞原則上是短期的,長期的鼻塞多半與呼吸道過敏有關。過敏性鼻炎起因於免疫細胞分泌過量的組織胺所致,若不願意長期服用抗組織胺或類固醇,則可以使用抗過敏的益生菌或北蟲草的粉末來調整體質,定期服用約六個月,約半數以上的患者可以得到相當程度的改善。坊間可見許多此類產品,選購時應以自身經濟能力為考量(不是貴的就是好的),重點是要持續服用三個月以上。

睡眠時的呼吸道阻塞,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會中止呼吸達十秒左右,再重新吸氣,因此常會有突然的呼吸巨響,患者也經常有精神不濟、睡眠不足的問題。睡眠時缺氧會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偏高,此時肺臟的小動脈會加強收縮,增加流經肺泡的血液,但長期缺氧會引起肺血管結構重造,變成「缺氧性高血壓」。臨床上一些有心血管疾病控制不佳的患者,其實是因睡眠呼吸障礙所致。

要改善睡眠呼吸障礙,首先一定要先改善鼻塞的問題,選用合適的寢具,調整好容易呼吸的睡姿,睡前也不要過度勞累,並避免服用安眠藥,將會有所改善。目前許多醫院都有睡眠障礙的專科門診,可前往諮詢診治。另外,側睡是較不易打呼的睡姿,若不會因此睡不著,也可以嘗試看看。

3保持運動習慣

運動還是健康的最佳良方。運動能加速血液的流動,幫助打通不順暢的血管,疏通淤積的代謝廢物。運動能促進血液的新陳代謝,增加紅血球的數量。運動也能增加人際互動,提高成就感,改善情緒及壓力。運動也能和保健食品發揮相輔相成的效果,能將各種改善方案在體內整合,發揮最大的效果,特別是心肺運動,與呼吸、循環、心臟及肌肉都有關,能明顯的改善缺氧。

心肺運動的目的,在於提高身體攝取、運送和利用氧氣的能力,改善心血管疾病、慢性疲勞、低工作效率。若各位還沒有運動的習慣,以下兩項簡單又有效的運動,不妨參考一下。

a、 上爬樓梯:上爬樓梯其實是相當好的運動,消耗的卡路里是走路的六倍以上,對美化腿部、臀部的線條尤其有效,而且膝蓋的負荷不大(但若下爬樓梯就會增加膝蓋負荷)。上爬樓梯要避免窄小、陰暗、汙濁的地點,並選擇適合的鞋子。女性以腳掌著地,可避免小腿肌肉發達;男性相反的略以腳尖著地,可強化小腿肌肉。可以依個人能力而定上爬的樓層數,再搭電梯下樓。一天兩次,保證一週內就能感受到效果。

b、 踩腳踏車機:騎腳踏車是很好的心肺運動,但在大都市確實多有不便,此時可以踩腳踏車機來取代。踩腳踏車機的優點多多,不論晴天下雨,隨時想踩就踩,還可以一邊看電視一邊運動,不會無聊。如果想要加強肌肉,踩腳踏車就要增加負重;如果是想要加強瘦身,那就要加快踩踏頻率。運動時間應達三十分鐘以上,同樣要避免窄小、陰暗、汙濁的地點。

除了運動,在日常空閒時可以配合伸展動作,不僅可避免身體僵硬,還可幫助肌肉排出乳酸,再配合深呼吸,很快就會感覺到效果。此外,也可以泡澡或泡腳來舒張肌肉及血管,改善血管淤塞不暢的問題。

進行心肺運動,宜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a、趣味性:心肺運動的時間至少要長於二十五分鐘,並以會出汗為原則。坦白說,除非是參加課程,否則易因單調無趣而難以持久,因此如何保持運動過程的趣味性,是相當重要的課題。選擇感興趣或對抗性的運動、結伴同行、聽音樂、設定自我獎勵,加上一點自我要求,都是很好的方法。

b、低撞擊:像走路、爬郊山、游泳、騎腳踏車、上爬樓梯、玩Wii、逛百貨公司……這種沒有跑、跳、衝撞的活動,對於踝或膝關節的衝擊性較小,較不會產生運動傷害,比較適合一般人。像慢跑、籃球則屬於高撞擊的運動,較易產生傷害。心肺運動並不需要高負荷,如果身體有不舒服或疼痛的現象,要停止運動或減低運動負荷,以減少運動傷害。

c、負荷漸進:當習慣運動的節奏之後,就要以漸進的方式來加強心肺運動,以心跳每分鐘大於一百下為目標,過程中應會加快呼吸甚至覺得喘。運動持續的時間初期宜採「間段式」,如快走十分鐘,休息三分鐘後再快走十分鐘,接著慢慢將快走時間延長到三十分鐘以上,頻率達到每週三次以上。

你可能會問,運動很喘,不是反而缺氧嗎?沒錯,心肺運動的目的就是要產生短暫的缺氧,刺激微血管的生長及紅血球的製造,並強化心臟及血管功能,逐步提高心肺循環機能。因為運動不會造成長時間缺氧,所以並不需要擔心副作用。另外,有些女生擔心運動會讓她們太「壯」不漂亮,其實要變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健美運動員每日鍛練的時間得超過六小時以上,不斷的提高負重,並配合特殊的飲食及長時間的訓練才能達到。心肺運動除非刻意加重負荷,否則不太會增加肌肉體積。其實,略有肌肉能讓身體看起來更有活力及彈性,曲線會更明顯,不論男女,都更迷人!

◆ 飲食氧生

減重,近年已成為國民運動,《遠見》雜誌二一二年二月號更以「七十萬人減重奇蹟」為主題,說明全臺瘋減重的現況。與其用傷身的偏方,建議試試最簡單的方式:「氧生美容瘦身」!沒有氧氣,細胞就沒有活性,人怎麼美得起來;燃燒脂肪更需要氧氣,否則只會變成乳酸堆積而已。為什麼中醫如此重視養氣補血,為什麼西醫重視心肺循環,因為氧氣供給的充分及順暢,實為身體健康的先決條件。「氧生」是簡單而且效益比很高的保健知識,會讓肌膚自然出現光澤,血液循環順暢,身體自然就會健康,值得各位每天花上十五分鐘,改善缺氧。

在人類的歷史中,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食物不足的,以臺灣為例,如此豐衣足食不過是近四十年來的事。因此在演化的過程中,人類的身體主要是處理飢餓問題、覓食問題,而不是吃太飽的問題。所以,一有食物吃下肚,身體就會盡可能的把食物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完全不顧過量的脂肪是否會造成傷害。簡單的說,身體是脂肪的守財奴,使我們本能的就愛吃,而且還容易胖,但肥胖會造成心血管堵塞,長期來看,過食肥胖易導致缺氧體質。

因此控制食量及體重能改善缺氧,偏偏減重卻是違反本能的。有減重經驗的人都知道,要減個三~五公斤其實很容易,問題在於如何避免復胖。其實,減重最大的祕訣在「慢」,因為當開始減到脂肪時,身體會釋出「食欲荷爾蒙」,使食欲大增。要避免復胖,就得要控制食欲。但如果一下子餓得太狠,身體會誤以為是遇到飢荒,就會本能的分泌大量的食欲荷爾蒙,增加覓食的欲望,偏偏食欲又是最難克制的本能,若無法好好控制,反而會回過頭來大吃大喝。因此,一個月應以減一公斤為原則,這樣就不會難以自制,再配合運動,提高基礎代謝率,晚上八點後不要再進食,習慣空腹感,持之以恆,就可以改善復胖的問題。

若是血液性缺氧,平時可多食牛肉、羊肉、豬血、鴨血等食品,少食梨、西瓜或生冷寒涼食物,少飲冰茶。若是心肺性缺氧,可多食用具有益氣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黃豆、白扁豆、雞肉、蜂蜜等,少食空心菜、生蘿蔔等。若要加強血液循環,則可多食山楂、醋、玫瑰花、魚肉,但要少食肥肉。

維他命B2B3B5對於細胞的呼吸代謝是有幫助的,因此要多吃蔬果。

在化療後,患者經常會有貧血的現象,不只會使患者恢復緩慢,也會加劇缺氧。也常有口腔黏膜破損的現象,會因疼痛而影響食欲;另外,腸胃黏膜的破損也會讓尚未消化完全的食物分子滲入腸絨毛的微血管中,易造成慢性過敏。因此,化療後可以補充葡萄糖胺和膠原蛋白幫助修復黏膜,或吃滷豬皮等食物,同樣可以補充優質的膠原蛋白。另外,給患者的食物最好燉煮久一點,並補充活性乳酸菌幫助維護腸道的健康,有助於食物消化。蔬果若因為纖維質多不好消化,可以考慮打成果汁飲用。

此外,許多中藥成分也有助「氧生」,例如銀杏能改善血液循環,特別是在心腦血液循環方面,能夠提高血液將氧氣運送到血管末梢的能力;人蔘皂苷則具有阻斷缺氧因子的作用7。雖然中醫說的「氣」,不同於血液中的「氧氣」,但二者其實有相當的關連,外顯的症狀也頗為類似。因此,大多數中醫用來改善氣血循環的養生方法,都可以用來改善缺氧,各位可以選擇對自己最有幫助的方式,活化氣血循環,有效改善缺氧。

◆ 持之以恆

以上介紹的幾種方式都不難執行,各位可以依個人的能力及需要,選擇一兩種來做就可以了。預防保健的精髓,是以一種樂活、積極的心態,透過對健康的理解,開開心心的去做一些改變。所謂理解帶來改變,改變帶來習慣,習慣改變命運,這是為何要講解這麼多專業知識的原因,這樣大家才能真正的理解,也才能真正的重視。請不要受迫於某種恐慌或流行,急急切切的花大錢,一來容易讓人暈了頭,二來讓人急功近利,反而不能持久永續。

因為,生活保健要有效,最根本的原則還是「持之以恆」而已。再好的方法也是要持之以恆;次佳的方案如能持之以恆,同樣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如何讓這方案變成自己生活的習慣,是最重要關鍵。

各位若還是覺得麻煩,只要少吃點、多走路、深呼吸即可,這可謂最便利卻最有效的活氧保健方式。各位也不用擔心說,只做一點點的小改變,效果會不會很小?其實,保健應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啊!

●文章摘錄自《氧生--21世紀最有效的防癌新革命》

【了解更多?】http://www.books.com.tw/activity/2012/10/synchau/O2/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adingtimes2&aid=6949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