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8/07 14:08:18瀏覽571|回應1|推薦12 | |
(轉貼魔法論)
感性在當代社會中時常被貶
為沒有效率的交流,或是難
以碰觸大眾需求並創造對應
的產值,但無論是廣告腳本
還是報導文章,感性都是十
分強大的溝通工具。雖然許
多情感或經驗是私人且難以
分享的,但它又是那麼地強
烈,能讓當事人深陷其中。
當代人工智慧討論中也會特
別關注情感或情緒該如何被
分析,某種程度來 說,它
也算是一種從代碼與演算中
誕生的仿生型態,意圖掌握
人類更為有機、隨機、不可
見同時又不可忽視的一面。
義大利文學家伊塔羅.卡爾維諾曾在他的演講裡
曾提到:「在這樣的時代裡,文學的功能便是各
種不同且本來就不同的事物之間的溝通橋樑,不
去鈍化事物之 間的差異,反而去凸顯彼此的不
同。」
透過各種媒介所形構出的異質時空體驗,
也夠對真 實世界帶來實際影響:人們透過閱讀參
與想像他者的意識聚焦經驗,藉此習得一種新的
、 對細節的覺察模式,讓其對於自身的精神活
動產生不同過往的感受力,進而向外個體與世
界產生聯結或理解彼此的方式。
每個身體都有一個被給定的「感受(感知與接受)
範圍」,那麼文字或藝術所進行的聚焦操作就
能賦予那些原本可能不會被意識到的異世界一
個機會,帶領意識進入一個特殊的節奏型態去
經驗它。
語言是建 構一切概念的起點,同時也是記錄人
類對世界的觀察可無形可有形的工具,也成為了
知識之所以能共享與傳遞的關鍵。
約翰伯格在《觀看的 方式》裡針對事物與認知之間的關係的
見解 : 觀看與言語是人類接觸周圍世界最基本的
兩種方式;觀看確立了我們在周圍世界的位置,
我們用言語解釋這個世界
每一個人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組織事物的邏輯,
它會在我們的日常的感官經驗、學習與思索過程
中漸漸形成,卻難以被描述或共享因此存在內外
在存在的落差與張力。而在轉換舒適圈與進入不
同環境之中更能體會到這些感官與語言的差距,
即使原本就能夠隱約感受身邊人與自己之間的距
離,但因為擁有可以交錯與共同的地方放任自我
放大並產生彼此之間的共鳴,而忘記習慣與個體
各種差異性的存在。
人類是唯一可以談論虛構事物的物種, 而更重
要的是可以共享虛構的想法,並且以此作為一種
依靠與發展的方向,有點類似集體潛意識的概念
。集體潛意識是指一個群體共同相信著某種未明
趨勢 (無論是有意識或無意識的),然集體潛意識
是一個尚未被藝術具象定論的概念。當然這種集
體潛意識或多或少加深了人類對於未知的恐懼,
現代研究出各種數據分析甚至演算法,或者依據
信仰去安撫無法判定的不安,但是否要嘗試接納
人的不可預測性與無限的可能性也是一種差異性
也可以說是多樣性。
《後現代的虛構》序言裡有提到這樣的概念:「
現代主義的議題是知識論的,而後現代主 義的
關鍵主題式本體論的(Brian Mchale,1987)14」
當代的我們所在意的事,從「解讀世界的知識是
否為真」過渡到「知識解讀的世界是否為真」,
故對真實具有被重塑與重新建立的可能性。
在現代趨勢中人類習慣了這樣自動化的資訊蒐集
與迅速判斷,這些在網路上流通的片段訊息就成
為人類理解世界、獲取知識,或是認識彼此的主
要管道,虛擬網路世界創造了人類眼前的真實。
當我們在理解一件有關「人」的議題時,那些難
以被觀測到的內在主觀部分,事實上也應屬於也
是真實的其一面向,若僅從外在客觀角度理解,
有可能錯失在身在其中的人類的內在活與感知經
驗,也否認了部分作為人類原本所擁有的能力。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