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蔡素芬/小說的重與輕
2011/03/19 11:06:13瀏覽433|回應0|推薦8

聯合文學 2009/11/20

小說講究人物與故事、情節的必要性,即使現在有不少創作者故意打破小說的故事性,游走於散文的界限,但一篇具有小說形貌的文學作品,仍得靠關連性的事件突顯最終的人性表現,這些事件的組合,往往與故事的發展脫離不了干係。 

【文/蔡素芬】 

小說文類有其基本面貌,中文小說從章回小說跳接西方文本與理論,發展至今約百年,尤其台灣文學發展在六年代與西方作品的譯介閱讀密集連接後,小說書寫的形式內容早與西方合流,在各種潮流派別中,深入與淺嘗者皆有,一個類別或某種形式嘗久了,難免煩膩,而思變化。在基本面貌上求新求變,是創作者不安分於固有模式的合理態度,但基本面貌是什麼?小說何異於詩、散文?除了形式上的差異外,小說更講究人物與故事、情節的必要性,即使現在有不少創作者故意打破小說的故事性,游走於散文的界限,但一篇具有小說形貌的文學作品,仍得靠關連性的事件突顯最終的人性表現,這些事件的組合,往往與故事的發展脫離不了干係。 

人性表現是小說的必要之重,組成一篇小說的藝術成分會加重小說的分量,而表達藝術的手法則可以超脫固有的表現模式,令人眼睛一亮,它可以是一個輕的手法托起人性之重,可以俏皮的設計敘述手法以彰顯內容,那些試圖吸引讀者閱讀下去的敘述方法,就是作者自我挑戰和樂趣之所在。 

中篇字數多,內容可能更複雜,敘述的完整性也面臨考驗,無論寫的是現實或非現實,若無法具有情節發展的合理性,以取得說服力,那麼破綻更易顯現。一篇好的小說,應能挑起讀者內在的共鳴,共鳴何以存在,書寫者不得不思考,一篇作品出手,目的性何在,為什麼值得閱讀? 

作者簡介
蔡素芬
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德州大學雙語言文化研究所進修。歷任《自由時報》撰述委員、自由副刊主編、影藝中心副主任,兼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執行長等職。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篇推薦獎、聯合報文學獎長篇小說獎、中興文藝獎章、文藝協會小說獎等。主要作品長篇小說《鹽田兒女》、《橄欖樹》、《姐妹書》、《燭光盛宴》,短篇小說集《台北車站》;主編《九十四年小說選》、《台灣文學30年菁英選──小說30家》。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ading355&aid=4995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