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齊漲,加上薪資難調升,許多家庭面臨入不敷出的窘境!根據主計處調查,去年所得最低的20%家庭,共有167.7萬戶,平均每戶、一年透支將近2萬塊,已經連續9年「負儲蓄」,就連每個月的支配所得也不到2.7萬。
打開手機記帳本,清楚記下每筆開銷,小家庭、夫妻加上2個小孩,算算每月開銷,孩子保母費3萬6,尿布+奶粉錢5000元,買菜錢也要8000元,考量開銷太大,太太乾脆請育嬰假,在家帶小孩。
家庭主婦:「因為就覺得保母費還滿貴的,我又生了第二胎,假設是單薪的話,應該差不多4萬多到5萬,一個家庭如果又生2個小孩,一個月保母費就3萬6。」
從原先雙薪變成一份薪資收入,支出多,存錢變得更困難。另一位鍾小姐也面臨相同處境,兒子每月學費2萬、油錢8000元,先前的房貸2至3萬。
根據主計處調查,去年所得最低的20%家庭,共167.7萬戶,每戶每年透支1萬9224元,連續9年「負儲蓄」,這些家庭、平均每年可支配所得,大約32萬元,等於每個月不到2.7萬,入不敷出。
相較之下,所得最高的20%家庭,平均每戶一年存67萬,面臨物價上漲、薪資難調升的窘境,家庭對開銷支出斤斤計較、想辦法開源節流。
入不敷出 168萬戶每月僅2.7萬可用
2016-09-04
所得最低20%家庭 透支度日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調查,去年所得最低廿%家庭(一六七.七萬戶)平均每戶「負儲蓄」一萬九二二四元,已連續九年「負儲蓄」;這些家庭平均可支配所得僅卅二萬元,等於平均每月不到二.七萬元,不僅無法儲蓄、還要「透支」,持續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
根據主計總處資料,二○一五年國內家庭戶數共八三八.六萬戶,所得總額十兆二七○一億元,較二○一四年增加二.○七%;平均每戶所得總額一二二.四六萬元,增加○.九%;所得總額減掉「非消費支出」(稅費、利息支出等)後,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則是九十六.四八萬元,增加○.八四%。
若按所得高低分成五等分位,每一等分位代表一六七.七萬戶,去年所得最低廿%家庭,平均可支配所得僅卅二.○三萬元;平均消費支出卅三.九五萬元,呈現「入不敷出」的情況,平均每戶一年「負儲蓄」一萬九二二四元,略低於前年的一萬九二八五元。
負儲蓄最高7年 馬政府任內
根據統計,低所得家庭「負儲蓄」金額最高七年,正好落在二○○九年至二○一五年,都在馬政府任內。
另外,所得次低廿%家庭雖未出現「負儲蓄」,但去年平均可支配所得五十八.七八萬元,平均消費支出五十四.四六萬元,平均每戶一年儲蓄金額僅四萬三一三九元,且低於前年的四萬四二三三元,儲蓄率降至七.三四%,家庭收支也相當吃緊,如果遇到重大意外變故,可能無法支應額外開銷。
相較之下,所得最高廿%家庭,去年平均可支配所得一九三.九七萬元,平均消費支出一二六.九萬元,平均每戶一年可存下六十七萬餘元,高於前年的六十四.八萬元,儲蓄率上升至卅四.五八%;換言之,高所得家庭光是一年的儲蓄金額,就高於國內四十%家庭一年的可支配所得。
主計總處官員解釋,低所得家庭中,經濟戶長六十五歲以上占了近一半,多數依靠儲蓄或退休金生活,因此出現「負儲蓄」現象,這是人口老化過程中常見現象,不宜解讀「入不敷出」。但官員也坦言,另有一半低所得家庭確實收入較低,生活比較困難。
不過,台大經濟系兼任教授林向愷認為,以往低所得家庭收支會因景氣變化而有上有下,現在低所得家庭連續九年出現「負儲蓄」,已不是景氣的問題,而是結構出了問題,主要是薪水不好、工作難找。他說,新政府須想辦法改善「工作貧窮」的問題,但目前仍看不出有改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