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10/21 04:50:55瀏覽748|回應0|推薦1 | |
真正分不清主要敵人與次要敵人的是誰?
中共建政初期 所遵循的戰略指導原則是 <聯合次要敵人 打擊主要敵人> 結果 它成功了 宋楚瑜帶著親民黨 去搞扁宋會 綠橘和解 正是 <聯合主要敵人 打擊次要敵人> 結果怎麼樣 不必贅言 大家都看到了 所以 真正分不清主要敵人與次要敵人 混淆敵友 讓泛藍群眾親痛仇快的 其實是宋楚瑜
宋楚瑜一直是親民黨的黨主席 這一年來 誰有能力讓親民黨的支持率 從峰頂掉到谷底的? 始作俑者不是他 是誰? 這是他無可逃避的責任 正所謂<成也宋楚瑜 敗也宋楚瑜>
如果只因為怕主要敵人<看笑話><爽翻了> 就放棄泛藍內部的自省與自清 則無異於搞鴕鳥式的團結 矇住眼睛摀住耳朵 互相取暖自欺欺人而已 2000年 百年老店國民黨政權 被推翻的殷鑒不遠 難道 還要再重蹈覆轍嗎?
自從國民黨黨主席 破天荒地開放公平競選之後 泛藍內部 不應該再有不能被批評的<偶像> 不應再有什麼<英明偉大>那套 政治人物的權力與他應負的責任是對等的 大人物一旦說了什麼 做了什麼 就逃不掉被批判的義務 誰都不例外!(否則必然腐化)
親民黨算不算<民主>政黨 暫且不在這兒討論 從黨主席 公職 黨工到黨員 至少該學習被批評時 不至於翻臉老羞成怒吧!?
我不懂 為什麼一定要先批評某人(如馬英九)之後 才能批評某人(如宋楚瑜)? 這是很奇怪的邏輯
泛藍同志 <內部矛盾>實在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拜託大家先從健康的發言心態開始 不要隨便亂丟類似<分化>這種大帽子 這樣問題才討論得下去 (一旦擦槍走火 原來局部的內部矛盾就可能擴大到激烈的敵我矛盾 有必要嗎?)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