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28 19:36:39瀏覽124|回應0|推薦0 | |
大陸首善陳光標此次高調來臺捐助善款,引發許多爭議,甚而有人要陳光標多讀「金剛經」,也有人說這是侮辱臺灣人等等,每人觀點皆不一,但畢竟這是在幫助人,讓人可以度過一個寒冬之年,筆者看法如下。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原來,陳光標出身於困苦家庭,那時期大陸是貧乏的時代,那時他正念小學,見旁邊的小孩哭,瞭解是課本不見了,於是便拿錢買課本幫助這位小孩,母親並未苛責他。老師知道後,給他一張小紅章,他到處炫耀,於是同學們便爭相做好事,也想要想紅章,他體會到一個道理,原來做好事是可以被「感染」的,慢慢的,此習便養於心。至於此次是有感臺灣在大陸每次災難皆伸出援手,故而有此一行。 「為善不欲人知」,是個美德,但是台聯黨發言表示:「這侮辱臺灣人」,其實並沒有,他只是高調的作法,在作法上與我們美德不一,他捐出他的財產來濟貧,這結果是好的,因為可以幫助貧窮人渡過一個年,在事情上是有善意基礎的,且他並沒有以羞辱方式給予,試問,侮辱何在?。反觀這位台聯黨的人,才是侮辱臺灣人,以其「小人之心」害廣大群眾,可惡至極。試問,你們為臺灣百姓做了什麼?為這些窮人做了什麼?你們有捐款給這些貧困人嗎?你們憑什麼資格來批判與決定?你們對臺灣做了什麼貢獻嗎?沒有,還製造一堆亂象,你們說話不僅污辱大家的耳朵,也讓我們感到蒙羞。 金剛經第十九品提到: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倘陳光標直心,便有福,如梁武帝問達摩:「養僧人,建佛寺,有功德否?」 「看是有,說是沒有」 端賴一心吧,不管是哪一部經典,都是「依經不依論」,他以財布施助貧,唯獨方法受議,何不直心接受,停止非議呢? 臺灣就是這樣,沒辦法單純去觀視一件事,好事也可以由另一個觀點去評論,何不以直心去面對,以正面思考去瞭解呢?何不成人之美,善人之行呢?正面觀視,才是真正的佛法與態度。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