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陸農部:長江特有魚類 瀕滅絕
2013/10/20 12:40:23瀏覽109|回應0|推薦0
陸農部:長江特有魚類 瀕滅絕
  • 2013-10-20
  • 【中央社】

     中國大陸農業部長江流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最近發佈報告指出,長江上游漁業資源嚴重衰退,一些珍稀、特有魚類瀕臨滅絕。更有專家指出,長江生態系統已經崩潰。

     燕趙都市報報導,這無疑給這條中華大動脈發出「病危通知書」,為長江生態保護拉響警報。

     報導說,曾為蘇東坡、鄭板橋等詩人讚譽「南國絕色之佳」,有「水中西施」之稱的長江鰣魚,現在已很難目睹。

     據統計,1968年至1977年的10年間,長江鰣魚年平均產量為49.2萬公斤。從1984年開始,產量急劇下降,1986年僅為1.2萬公斤。如今,江西、湖北、重慶等長江沿岸漁民說,現在基本捕不到鰣魚了。

     被列為大陸國家一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的中華鱘、白鱘、達氏鱘、揚子鱷、江豚、胭脂魚、淞江鱸等種群數量也逐年下降。

     今年6月,長江漁業資源辦公室邀集科研人員,首次從濕地生態系統、水生生物多樣性、環境流、水環境四個領域,對長江上游進行綜合診斷。在對玉樹、石鼓和赤水3個取樣點的魚類資源採樣結果分析後發現,整個長江上游魚類資源保護面臨重重威脅。

     其中金沙江流域歷史監測到魚類有143種,但由於棲息地的破壞和喪失,這次考察僅發現17種魚類樣本。

     前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局長、長江經濟技術學會秘書長翁立達等專家表示,長江生物種群和數量減少,除受水汙染、過度捕撈等因素影響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漫無失序的水電開發。

     據指出,自葛洲壩和三峽工程後,長江水電開發進一步向上游發展。據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簡要報告,在長江幹流宜賓至重慶河段規劃了石硼、朱楊溪和小南海水電站,規劃總庫容81億立方公尺。

     在金沙江,中下游規劃興建梯級電站共12座,裝機總容量為5858萬千瓦,相當於3個三峽工程。

     此外,岷江幹流規劃17個電站,大渡河幹流規劃24個電站,雅礱江幹流規劃21個電站,烏江幹流規劃12個電站,嘉陵江幹流規劃17個電站,再加上這些河流的各級支流已存在的電站,整個長江上游水電開發猶如一層層「梯田」。

     專家預言,照此下去,未來長江上游將成為一個巨大的水庫群,不再是一條奔騰的河流。

     大陸的環保專家指出,目前對水力發電環境影響評估,缺乏綜合評估,中長期可能產生的風險無從得知。至於各支流的小水電站,基本沒有環境影響評估。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曹文宣說,如果長江上游這些水力發電開發全部實施,對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的繁殖、生長將產生無可挽救的影響。1021020

若長江上游成巨大水庫群,無疑給這條中華大動脈發出「病危通知書」,為長江生態保護拉響警報;通常處理方式是以水庫為基準點,依上或下或左或右另開生態養殖圈,依水庫所處地理位置與相關條件,至少能有上或下或左或右一個生態養殖圈,缺點是只能治標;治本是水庫群通路要有無礙水道,如同自來水管路長期某處漏水(對水庫而言),意思是決策者若無定見,必無治本無礙水道,無礙水道是供所有魚類(尤其是迴游魚類)自由通路.

無礙水道也可是無礙管路,沒有任何閘道開關,頂多是叉路分向;無礙管路主因是能控制長期某處漏水(對水庫而言),當然也能定期排泥排沙;全世界各國自來水管路都有漏水比例,主因是來自水管管路,容忍漏水比例必能有無礙水道或無礙管路,是供所有魚類(尤其是迴游魚類)自由通路.

龍雨2013.10.20PM12:40

高山型神木林計劃區有山頂至山腳的階梯型水道,定距離或依需求的網眼排水系統,能整體移至水庫,形成迴游魚類水道,若視為長期漏水比例,必能設置迴游魚類水道;同高山型神木林計劃區,定距離或依需求的網眼排水系統,需定期或視況清查淤泥,約6個月或12個月1次.

龍雨2013.10.21AM08:28

說易不易說難不難的直立圓狀煙囪水道,本質就是類似現代電梯,水庫山腳至少有兩個以上超大網眼排水系統,用途是蓄水留魚,接近水庫邊與直立圓狀煙囪水道相疊(上視圖),活動契合元件是活動圓筒中空狀裝置,用途是活動契合上面直立圓狀煙囪水道與下面的超大網眼排水系統,既然是超大網眼排水系統,當然如江豚或鱘魚大型魚類,都能透過電梯水道,由水庫山腳自由浮游至水庫山頂,只是不知適不適合迴游魚類,理論上電梯水道(只供水路)提供任何魚類由下往上自由通路;超大網眼排水系統可裝監測裝置,測知何種魚類與數量,當然也可當魚苗施放.

觀光產業的飯店與餐飲業,食材有些是水產生物,保留任何水產生物,都能延續飯店與餐飲業,聯帶週邊產業;寫到這裡,很有成就感,推廣觀光產業就是言行一致.

龍雨2013.10.22AM08:12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unshenghuang990619&aid=909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