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9/19 07:30:31瀏覽6188|回應1|推薦0 | |
小時候,家裡就有養魚,但當時什麼都不懂,反正就是一個水族箱,加上過濾器,跟幾條魚,也不懂什麼是活性碳?什麼是亞硝酸?直到一位高中同學來訪,他養了一箱很漂亮的軟體缸,他把一些水質概念告訴我,開啟了我對過濾與水質控制概念。 一開始,我先仿照自然界地下伏流概念,但是,很快的就因為魚的排泄物,塞滿石礫而必須清洗,才加上過濾棉,但是,我發覺要保持水能穿透石礫,而不溢流,就得加高水壓,而這最直接方式,就是增加過濾器的側高,即使如此還是很多設定條件,無法同時達成,如溶氧增加,也不能很自然的在過濾器中種植水生植物,活性碳功效無法完全發揮,更換更是不便,最重要的是因為過濾器加高,水壓加大,所產生的過濾器變形問題。 後來,我從骨頭構造得到靈感,解決水壓造成的變形問題,同時讓過濾方式,走向立體空間利用,達到最佳效果,完全不必清洗過濾系統,即使養苦花那樣高要求的魚類,也不太需要換水,只要兩、三個星期換一次,那薄薄的過濾棉(我把原本的過濾棉撕成0.5公分厚,如此既省材料,更換也容易)真的很省事。 |
|
( 心情隨筆|寵物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