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1/01 17:15:40瀏覽113|回應0|推薦2 | |
我們生活中越來越多部分如今由演算法決定,工人受到自動化威脅,民眾被應用程式控制,軍隊進行人工智慧軍備競賽。面對公眾對這種狀況的日益焦慮,各國試圖採取行動。美國舉行聽證會拷問社交媒體公司,歐盟委員會對大科技公司進行反壟斷訴訟,但都沒什麼結果。相比之下,中國作為最受科技驅動的國家,卻已採取更果斷的行動。中國政府最近的舉措表明,人類可能重新獲得對技術和經濟變革方向的掌控。這對世界影響重大,並為中西方開闢了軍事競爭之外的路。
如今中國政府通過各種途徑來約束科技巨頭,其背後是更大的政經計畫。中國政府希望找到一種方法,利用大數據和大企業的成功來推動基礎更廣泛的經濟增長。這些行動應被理解為旨在增加人民收入,從而提高購買力,解決日益擴大的勞資鴻溝。
同大科技企業的挑戰一樣,貧富差距等也都是困擾西方國家和中國的問題。然而,發達民主國家(在這方面)的行動似乎並不積極。貧富差距現象有增無減,疫情導致大量民眾失業,富翁們的財富卻飛速增長。這充分反映出災難性資本主義。
那中國能幫助西方解決問題嗎?面對權力、數據和財富集中,西方國家反應的膽怯與目前困擾他們的極端主義有很大關系。而對於中國的崛起,西方傾向於遏制。美英澳三國的“奧庫斯”協議以及由此產生的太平洋地區軍備競賽,只是這條路上的最新事件。許多觀察家認為,制度衝突似乎不可避免——這是修昔底德陷阱。
但我們需要的,恰恰是軍備競賽和冷戰的反面。西方可通過向中國學習並開啟關於改革失靈全球體系的對話,來應對(眼前困境)。理想的民主是將人民的意願轉化為公正的政策,並將這種意願置於少數富人的經濟利益之上。這一點,還需要中國的“共同富裕”運動來提醒我們嗎?
人類未來,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今日中國所發生的一切的討論。但在西方公共討論空間,這些仍處於邊緣。我們不應回避中國,應該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協調行動發揮更大潛力。當疫情消退(全球)重新開放時,我們不需要將西方與中國人為地隔開,而應加倍努力,促進政治、文化交流。地球正面臨絕非虛構的緊迫挑戰,如今是時候就我們的共同未來開啟強有力的跨國文化對話了。西方與中國合作,是核心。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