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0/23 11:34:49瀏覽92|回應0|推薦0 | |
英國《金融時報》過去一周接連兩次拋出報導,聲稱中國在今年七八月間兩次進行具有核能力的高超音速武器試射。對於中國、美國、俄羅斯或印度這樣的國家,每年進行各種軍事裝備試驗,這很正常。英美媒體著重突出的“關切”在於:中國這次試驗的可是具有核能力的高超音速導彈。雖然沒有任何證據也拒絕就報導內容做出直接評論,但目前,上至美國總統拜登下至防長、戰略司令部司令和多個國會議員,都在配合西方輿論渲染對中國發展這種能力的擔憂。美方如此這番炒作,主要出於以下目的。
一是繼續渲染“中國威脅論”。美國參議員安格斯·金就說,高超音速武器是潛在的“噩夢武器”,而“中國或俄羅斯正在開發這些武器的影響可能是災難性的。”他還聲稱,“高超音速武器是戰略遊戲規則的改變者,具有從根本上破壞我們所知道的戰略穩定的危險潛力。”在美國一些人看來,中國過去展現出來的力量足以使中國成為亞太秩序的一個挑戰和塑造者,但還不是全球層面的挑戰者。因此,這還不能滿足美國一些極端政治勢力動員美歐全力應對中國的戰略意圖。但現在,已經“強大”“強勢”的中國可能擁有一種既可以超越區域觸及全球又能終結美國現有防禦體系的超級武器,那就毫無疑問是對全球的“安全威脅”了。
這種渲染和炒作可能會為美國反華鷹派推動北約東進提供更多動力和藉口。最近,北約和一些歐洲國家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區的活動已經呈現上升趨勢。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不久前也稱,北約將大幅擴張目標範圍,將對抗中國崛起納入其中。正如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外交政策專案主任布魯斯·鐘斯所認為的,北約公開以這種潛在對抗方式描述中國所謂不斷擴大的戰略威脅,意味著北約內部對華策略的重大轉變。這些輿論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一定聯通性和聯動性。
二是維護美國反導系統的有效性。目前,美國的反導系統主要有兩大類:一是針對高空彈道導彈的戰略型防禦體系,二是針對低空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戰術型防禦體系。美國是世界上反導系統最發達、部署力量最強大的國家。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他國家的核威懾能力,導致世界戰略力量格局的進一步失衡。但新型的高超音速武器卻可以綜合遠端、低空、機動、調整四種屬性,兼具戰略和戰術武器的特徵,是現有防空系統難以應對的。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擔心中國或俄羅斯擁有了這種新型超級武器,可能會顛覆美國現有反導體系,削弱美國的絕對力量優勢。
三是為美國發展中程導彈系統提供合法性。美國近幾年來一直想突破中導條約的約束,以便在亞太地區部署中程導彈。美國的一個藉口,就是中國等國不受美國與俄羅斯中程導彈條約的約束並且已經發展出強大的中程導彈力量,因而必須被納入軍控談判範圍之內。否則,美俄中程導彈條約將失去曾擁有過的意義。所謂高超音速武器,其實早就不是一個新的“新聞”了。一些國家正在研製開發這種新型武器系統的消息早已有之,而且還是美國自己帶的頭。現在,西方一些媒體甚至美國官方渲染炒作“中國進行高超音速武器試驗”,也可以起到為美國部署中程導彈計畫張目的目的。
四是為美國繼續研發高超音速武器提供藉口。美國相關人士明確指出,“在我們監控競爭對手的進展時,美國不能在這方面落後,也不能允許出現盲點。”這可能才是美方渲染炒作的真正目的。前面說了,美國是發展高超音速武器系統的先行者,早在半個世紀以前就開始了。現在,世界上約有20多個國家正在從事這種研製工作。就連朝鮮,前不久也宣佈自己進行了一次高超音速武器試驗。
但問題在於,武器系統的發展總是矛先於盾,並且矛的研製往往要比盾的研製更加容易。而且美國對其他國家擁有常規力量的明顯優勢,對這種武器的依賴度並不高。換而言之,高超音速武器系統只是給美國增加了一種選項,但對其他國家而言卻可能彌補常規遠端打擊力量的不足問題。只是這種變化是美方所不願意看到的。這樣一來,美國要麼加快此類武器系統的研製和部署,要麼開始研製可以反制的相關武器系統。美國裁軍大使羅伯特·伍德就稱,這可能會加速軍備競賽,並有可能把軍備競賽推向更高階段。
總體來看,英美媒體以及美國官方圍繞“中國試射高超音速導彈”的炒作渲染,既有真實擔心也有故意利用,體現出當前中美關係以及中國與西方關係的敏感性和複雜性。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