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王姓
2011/05/13 10:25:36瀏覽182|回應0|推薦3

王姓在先秦兩漢魏晉時期一直以華北地區為主要的活動地區,發展十分迅速。時期王姓各派除了向內地遷徙之外,最主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王審知南遷到福建,建立了閩國,成為五代十國之一,是福建王姓的總開山鼻祖,歷史上被稱為開閩王氏。

[編輯]

宋代時,王姓人口平均約590萬,約佔當時全國人口的7.7%(是時南宋國境內人口約為8060萬),為宋代第一大姓。王姓第一大省是山東省,約佔全國王姓人口的14.7%,佔山東省總人口的12.7%。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山東、河北四川河南山西,這五省的王姓約佔全國王姓總人口的55%。其次分布於江西陝西浙江,這三省的王姓又集中了25.5%。全國形成了以及三大塊王姓人口的聚集地區。

蒙古鐵騎進駐中原,使生靈塗炭,各地人口急劇消減,王姓人口也開始大規模南遷,不過損失依然慘重。蒙古軍甚至聲稱要消滅「中國五大姓」。

[編輯]

明代時,王姓人口平均約620萬,約佔全國人口的6.7%,仍然為第一大姓(明代的人口由6500多萬至1.4億不等)。600年間,全國人口的淨增長率為20%,王姓人口的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要緩慢得多,600年間王姓人口總增長僅為5%,淨增加30萬。

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長江中下游地區和山東半島三省王姓大約佔王姓總人口的40%。其次分布於江西山西,這兩省又集中了17%。浙江一躍成為王姓第一大省。中國南方王姓在這600年間有了發展,廣東廣西福建的王姓人口已經大大超過了宋朝。而靖康之禍後的王姓大省河北河南四川,在當時的比率已經下降了近一半。宋元明時期,王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比較大,其人口主要向東南方向遷移,而四川地區王姓人口主要向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方向遷移。全國範圍內又重新形成了贛浙蘇皖和魯豫晉冀兩大塊王姓人口聚集的地區。

[編輯] 當代

當代的王姓人口已經達到了9288.1萬,為中國大陸第一大姓,約佔全部人口的7.25%(其他三大姓氏依次為)。從明至今的600年間,王姓人口由620萬穩定增長到近9288.1萬,接近14倍。明代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萬,當代人口如果按12億計算的話,增長了近13倍。王姓人口的增長速度略高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

近1000年中,王姓人口增長率曲線呈現出「V」字型態勢。

目前,王姓人口在中國大陸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河南山東四川河北四省,大約佔王姓總人口的36%。其次分布於遼寧安徽江蘇黑龍江浙江陝西湖北,這七省的王姓又集中了33%。

河南居住了王姓人口的11.5%,為王姓第一大省,占省總人口的10%。

長江為界,形成了高比率北方王姓區和低比率南方王姓區,而北方區又以太行山為界,東部為高密度王姓區,西部為低密度王姓區。

在近600年間,王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期間有很大區別,由東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成為主流。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