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一樣的『尺』、不一樣的天空
2007/05/30 18:38:51瀏覽678|回應0|推薦9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一把完全屬於他(她)自己的『尺』。每個人的『尺』都不大相同。差異小的可以產生共嗚成為知己良朋,差異大的可以水火不容成為敵人。

 

 

 

 

 

 

 

 

 

 

 

每個人都用心中的『尺』去認識世界,量度人世間的是非對錯和判斷感情事,心中所想行為亦如影追隨。

 

 

 

 

 

 

 

 

 

 

 

有些人用的是一把『禽獸尺』。他們認定『人不為己、天殊地滅』是至理名言,自然界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才是不二的道理,只有書獃子才會理會那孔孟之學與道德倫常。年輕時的『道德倫常』教育早已拋諸腦後,實質上他們拋棄的是長達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徹徹底底把自己回歸到『禽獸』類別,於是甚麽假酒呀、假奶粉呀、毒魚呀、毒菜呀層出不窮,煤礦倒塌也是司空見慣,『偷、呃、拐、騙、搶』才是他們的大道理。他們把他們的獸性發揮得淋漓盡致,真的是率(獸)性而行,做任何事情全沒有良心的控訴,由此奪取了不少人都不願意奪取的『世間財』。他們所得到的是家肥屋潤、肚滿腸肥,失去的是不能感受到人類數千年文化所凝聚的真、善、美、愛。他們行事小心翼翼,經常糾纏在『獵殺』和『被獵殺』之間,不時生活在惶恐之間,唯他們認定生活本該如此。

 

 

 

 

 

 

 

 

 

 

 

與『禽獸尺』抗衡的是一把『良知尺』。『良知』表面上不可捉摸,非常主觀與及有點兒抽象,然而據我的推斷,『良知』極可能是人類數千年以來不斷昇華自己(脫離獸性)的結晶,然後藉着教育、文化及道德規範把『良知』傳給我們。擁有『良知尺』的人,在『良知』的國度裏,他們追求的是真、善、美、愛、和平、公義、平等。他們討厭奸詐,喜歡以誠待人;他們凡事與人為善,絕不惡意傷人;他們事事追求完美,把最美的東西(如:文學、音樂、知識、道德倫理)留給後世;他們十分注重/享受親情、愛情和友情,同時會對貧困、無依、軟弱的人充滿憫恤之情及施予援手;他們會盡量避免與人爭鬥,努力建立和諧社羣;他們會對不公義的事同聲譴責,共同致力維持社會的高尚道德水平;在他們中間人人平等、沒有特權、沒有卑賤。

 

 

 

 

 

 

 

 

 

 

 

諷刺的是不少受過高深教育的人擁有的是一把由『禽獸尺』和『良知尺』混和而成的『禽獸/良知混合尺』。在『明』的時候,他們受『良知尺』所引導,能力高的往往能在社會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然而在『暗』裏,他們活出了『獸性』。社會上宣教士非禮女童,退休高官呃取公共援助,在職大學講師呃取房屋津貼,平日温文的女律師在家裏虐打印尼女僱等類似個案都時有所聞,充分顯示了此等人士的雙面性。他們終日徘徊/糾纏在『獸性』和『良知』之間。『獸性』過後,他們或會興奮、或會掩飾、或會內疚、或會自責。他們的精神支柱飄忽不知所倚。

 

 

 

 

 

 

 

 

 

 

 

除『禽獸尺』和『良知尺』這兩把主流大尺不斷左右人的思想、感情和行為模式外,常見的還有『優悠自在尺』、『自得其樂尺』、『憤世嫉俗尺』、『唯我獨尊尺』、『民主尺』、『金錢尺』‧‧‧等幾把常見的尺。

 

 

 

 

 

 

 

 

 

 

 

不一樣的尺、不一樣的的精神領域、不一樣的生活、不一樣的天空。朋友,你要的是一把怎麼樣的尺???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mckyu&aid=993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