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本社會「冷靜生存的能力」
2011/03/14 01:58:10瀏覽16918|回應11|推薦39
這些天日以繼夜的看著日本當地的新聞報導,於是我不禁心想:
倘若不是日本這般無論意志或體制都有「高度承受力的民族」在面對這次的驚人災難;我們其他的民族或政府社會,或許終將無法洞悉乃至提前準備,要如何面對今後類似的天災衝擊!
在此之前,人類所能想像的「災難極限」,包括地震的強度在內,都只有一種虛擬的推論;以為了不起六、七級的地震,就「差不多可以了」!
而這也使得所有建築物的「建築設計標準」,頗有一些安全覆蓋的死角。
比如人類到處都在自以為的是,以為可以挑戰地表上極其不正常的「摩天大樓」;而從沒想過地震造成的天崩地裂,可以如此無情且毫無事前徵兆。
至於海嘯,雖然這僅是「靠海的國家」或地區所可能會面臨的!
但大海席捲的力量,一如暴雨土石流成災的力量,其摧破之力根本難以想像,任何文明城市或鄉鎮村落的存在與消失,都可以只在短短一瞬之間。


而真正令人恐懼的,其實是這次發生的「核能電廠輻射外洩」的事件。
來自人類製造的強大能量,一旦安全失控,核能污染極可能是無形無色無味的,迅速掠取了無數人們的健康或生命。
日本這次的地震與海嘯,衝擊了核電廠的根本性安全;這也將會讓全世界所有核電廠的安全設計,從此展開徹底的強固與全新的設計。
比如所謂「防震係數」的比例與推理,將從此不再是一種「平均值」,而應該是一種「絕對值」!
儘管再怎麼樣,這也依然無法真正保證核電廠今後的安全;但「提高核電安全防護」的背後,事實上這也正是提高了人類智慧的預防與處理的密度,來面對莫名難測的天地無常考驗。


而真正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防災的監控體系,與NHK電視台極其優異的專業能力,竟然可以讓災難「實況轉播」!
從地震發生,到海嘯撲岸的15分鐘內,除了各地天搖地動的影像迅速連線,特別是從直昇機高空同步拍攝轉播的「海嘯」畫面,幾乎是讓全世界同時望著:這起天災,是如何的成為真正掠奪一切文明的可怕力量。
過去的災難往往需要「目擊者的描述」或學者專家們「推估的分析」,尤其若是能有「攝影器材恰好拍到、事後播出」,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這次則是包括海嘯發生的同時,天空上的採訪直昇機是在15分鐘內起飛並抵達災區海岸!
而那讓人不可思議的海嘯「白浪」以及隨後越過堤防、席捲房舍的可怕「黑水」,讓所有人看見大海力量一旦無情如此,那將是如何吞噬一切存在的可能。
而在這一切讓人瞠目結舌之際,全球的防災規劃體系與標準,也都因此徹底重新思考,要怎麼做,才能真正有可能去保護人類。


而日本民眾即使面對災難如此,日本也依然能擁有「秩序自制」的文化性格與生存能力,而這終將是最讓無數國家與社會「省思並且汗顏」的關鍵。
重大災難中所顯現的人性,經常是流竄與醜陋的。
這是無論每次災區當中,趁機打家劫舍或飛漲物價的壞傢伙,或者只懂得風涼抨擊或大扯後腿的政客們,最常在災難中率先發難的特殊現象。
日本社會與民眾,無論在災區或非災區,堪稱以強大的韌性「吞下這起空前的災難」,以自身經濟社會的徹底重創,讓其他國家社會能由此據以改善防災的標準與作法。


接下來,國際間是否會再次重啟「2012年末日論」的討論耳語,還很難說!
但日本從上到下,這幾天面對這起最終可能掠奪了萬人性命的慘劇,則確實真正釋放了任何災難當下,所唯一需要的「冷靜生存的能力」,成為某種真實的典範!
但願我們每一位目睹這起地震海嘯災難至今的所有的旁觀者、乃至政府單位,都能從中提取這款日本社會與民族的這般「冷靜生存的能力」,莫讓這東瀛海嘯之下上萬人性命的犧牲,只留下一聲嘆息而已。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werecho&aid=4976990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莫大小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相較之下台灣社會最丟人
2011/03/14 05:13
一天到晚哭天愴地,家裡死了人哭,地震哭,選舉哭還下跪,全島都山東饅頭脆弱不堪,又善惡不分,感情泛濫。日本人死了二萬人自己眉頭皺都不皺,這邊李登輝倒如喪考妣,心如刀割,什麼名堂嘛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