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04 23:49:16瀏覽3635|回應14|推薦33 | |
我實在很不願意,也很少對於一個我全無興趣的政治議題,去思考評論。 但有關這次開放美國牛肉進口的風波,這幾天我總想起「葉金川」這號人物。 倘若這位對於政策解釋口才便給的衛生大將還在,以葉金川的衛生防疫專業與思辯邏輯,必然可以為馬英九如今的政策困境「擔待」許多吧! 而其實台灣民間對於「牛肉」,特別是進口美國牛肉的消費,是否達到一種「民生必需品」的程度?壓根兒都沒有啊!所以照理說,這波反對「馬英九與美國牛肉」的聲勢,應該不至於到這般田地才對啊? 但這麼一大攤美國牛肉的問題,如今卻是在「馬政府跨部門內部、中央與各縣市之間,朝野兩黨交相之間,乃至進一步在台灣美國之間」,確實已經複雜到,只能讓人雙手一攤的無奈地步。 由於這一次連國民黨地方首長,都站在反馬陣營這邊,我不禁數著數著,馬英九這回到底有多少敵人。 只是,倘若只要任何一個政策,都可以讓台灣政壇瞬間勢成烽火,未來還真不知道馬英九能怎麼執政下去。 回觀這一年多來,台灣所有被討論的政治問題,由大到小、由小到微;到現在倘若不在任何一個有敏感性的議題點上,各方一起大作文章,台灣政治的前途彷彿因為沒有討論,便不知該往何處去似的。 美國進口牛肉可能帶來的「疫疾風險」,其實一直是整起事件的核心點。而當初進口決策轉彎的「粗糙與適切性」,則是這次所有敏感與批評的最源頭。 但如今的各方爭議,完全是一場後來發展而出的「牛肉大餐」。每個人都「切一片」議題的側面或角度,咬在嘴裡來抨擊與發揮。 但最有趣的是,這當中每個批評與被批評的人,幾乎都異口同聲的堅稱自己是「站在民眾健康的福祉」來考慮的呢!我仔細數了半天,這當中竟然沒有一個真正的「壞人」(bad guy)!? 於是,原本在食品風險上純屬「機率與比例」問題的美國進口牛肉,成為一位絕對的「隱形殺手」,但台灣政壇上滔滔激昂的每個正義之士,卻都無法真正攻擊這個殺手;因為在場上的是為了美國畜牧業施壓的美國人,大聲批判美國牛肉的國民黨地方首長或反對黨,也只能彷彿拳擊場上狡猾的對手,只會一味的跳躍、吆喝與閃躲。 這段期間,政壇上包括邱毅在內,誰又膽敢真正的,把美國牛肉給惡狠狠的罵到一文不值呢? 當然罵不得!因為一方面是美國,另一方面,這也確實是任何食物都會有的疫疾的機率問題。於是,所有人都來罵馬英九吧! 這也正是馬英九真正的危機,或者台灣政治發展此刻的危機。不知道要罵出什麼真相或解決方案,那就一起罵馬英九吧! 台灣政治如今永遠存在著一個「假想敵」,發揮著一股「永遠無法讓事實水落石出」的核心力量,讓台灣所有政治的討論無論大小,都保持著一種「事態嚴重」的神秘面紗。 每個人都在批評與尋找某個決策的「元兇」,但事實上政治決策過程在時間差與空間差的立體性,往往是一種此刻與未來的相對價值或潛在風險。而真正要去「驗證」出究竟是正面價值或負面風險的,其實都必須靠政策真正去實施來加以證明,然後來對此負責。 如今,從這起美國牛肉風波來看,馬英九今後一切的施政,都將會陷入同樣深深的泥淖,主要在於,台灣整個社會的媒體輿論作用,已經缺乏信心或習慣了沒有願景。 幾乎不會有任何的政策,不會被輿論當作某個「假想敵」了。 而整個對於政治「假想敵」質疑的思辯,甚至不是一種面對問題核心的「監督」,而只是不斷的由大到小、由小到微,切割出無數充滿問號的碎片;一切都是在任何政策還在進行的途中去無盡的批評,而不是基於政治的分工、尊重與信任,在「政策實施之後」再去檢討究責。 如同這起美國進口牛肉事件至今,馬英九從最初有民代提出質疑,到後來縣市長交相表態抵制,一個一個打擊他的敵人此起彼落的出現。但是到現在即使打擊了半天,除了馬英九再次政治聲望灰頭土臉之外,美國牛肉依舊準備鮮紅的進口上架販售,民眾的健康也沒看到要如何才不會亮起紅燈。 而最要命的是,從過去的真實經驗來看,我相信就算再怎麼地方上抵制宣導,只要人家美國牛肉進口商隨便搞它個幾次「美國牛肉『超低價』特賣會」!到時候,等著看看台灣消費民眾,是怎麼個萬頭攢動的拼命搶購的吧! 到時候即使有電視新聞訪問,受訪民眾也必然是眉開眼笑的說:「沒關係,我把肉煮熟一點就沒問題!」 沒有真正「反派或壞人」的台灣政壇,進入了「永遠有假想敵」的階段。 即使是再怎麼可以預知發展結果的無聊議題,也仍然無法停止各方坦克與砲聲隆隆。而這都將使得馬英九再也無法論述任何對於台灣完整的發展願景,因為永遠會有搞不完的大小政策,需要出面解釋說明;尤其他身旁根本沒有「大將」可言。 於是,馬英九今後無論做任何事,都會有「第N個敵人」要面對,也永遠無法克敵致勝了! 無論是美國進口牛肉,乃至接下來兩岸簽訂各種新的經貿協定,所有政策推進的滋味,都像是一缸醃壞的小黃瓜。所有人寧可不去打開蓋子,面對處理,而寧可圍繞在醬缸旁面紅而赤的彼此喧嘩。 美國進口牛肉的真相真的很簡單,其實只要提供給消費民眾足夠的風險資訊,至於衛生單位要具體且頻繁的嚴正把關,到底買不買美國牛肉,民眾自然會去選擇他們在意的「價格或風險」!每次都是因為政策被吵翻天,反倒搞得民眾一頭霧水,不是嗎? 時序已經進入2009年末的十一月了!最近亞洲各國媒體的主要關注,幾乎都集中在各自政府「年度預算」的激烈探討,這牽動著來年經濟發展的佈局調整與亞洲金融貨幣的波動挑戰,各國政府是否已經胸有成竹的體現在預算架構上了呢? 而在我們台灣,焦點依舊還在喧嘩的「菜市場」,眼前這一攤美國牛肉,竟然就這麼讓台灣政治「卡」住不前。 我不吃肉的,因此對於這種問題卡住了政治重心,特別感覺無聊又生氣。 真難以想像,這樣的我們的台灣未來發展前景,要如何才能夠讓人去滿懷期待、充滿希望呢?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