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機舢板上機車排成一列,機車騎士背著光,站成剪影,這樣的畫面,經常吸引我按下快門。
「為何要搭機舢板?不危險嗎?」
「不危險啦!比較快,不需要排隊。」
「渡輪也快啊,五分鐘就一班了。」
「有時人太多,還是機舢板好。載滿十個人就開,有急事時,一百元也可包船。」
「旗津人坐渡輪不要錢不是嗎?」
「是啊!渡輪是公營的,政府有補助;機舢板是民營的,政府不補助,當然要錢。」
「那……」
機舢板老闆費力協助騎士將機車推上船,此刻,我的臉上必然堆滿問號。實在不解旗津人的思維邏輯,但或許這就是旗津人自有一套的生活哲學吧!機舢板,因航行時發出POPO的馬達聲,所以老旗津人膩稱為「POPO船」,又因最初屬違規載客,一般人稱為「野雞船」。早年旗津到高雄間,滿佈人力舢板,最盛時,約有一百五十艘以上。改為機動以後,原只是做為載貨用,然而,旗津人卻熱衷於搭乘載貨舢板於兩地之間。除了「不用排隊」,另一個理由竟然是「刺激」。船家們皆已中年,但身手矯健,即使女子,也不讓鬚眉。無論來往前鎮或鼓山,一般遊客不坐機舢板,機舢板以旗津在地機車騎士為主客群。
機舢板船身較渡輪不穩,在繁忙的高雄港,大小商輪往返間,小小船身要搏得一條穩定的水流,實為不易。有些機舢板不圍邊,在複雜的水流中前進,的確讓人捏一把冷汗。再加上搭乘機舢板的乘客若屬包船,往往船家更是不顧安危,以各種方式超速,即使是巨輪在前,也不退讓,也因此經常上演驚險戲碼。
幾經證實,機舢板的管理的確是個問題。渡輪為高雄市政府管轄,而機舢板卻屬港務局,不僅因事權不統一,造成管理上的不協調,加上機舢板業者幾乎都是旗津在地人,往往一家溫飽,就倚靠著這艘船,沒了船,就沒了生活。「人情」是管理者的最大負擔,在旗津如此,在台灣各地何嘗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