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產業的經營模式,需要用到很多賽局理論,甚至可以這樣說,經營者必須花大部分的時間和智慧在產業的賽局競爭上,玩的好的人可以大賺一票(至少是短期),玩的不好的可能就要被掃地出局,如果您有投資DRAM股票,而沒有看過這一美元賽局的故事,那以下這篇文章值得您瞧瞧。
DRAM的一美元賽局(一)
**********
在賽局理論裡頭有一個有名的賽局案例,叫做一美元的賽局,由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舒比克(Martin Shubik)於1971年所提出,賽局的玩法是這樣的:一個人(姑且叫阿瓜吧)當作拍賣者,拿出他口袋中的一美元出來公開拍賣,在場的每一個人可以對這一美元自由出價,出價最高的將可以這個價格『買』到這一美元,出價較低者將它最近一次所出的價錢,立刻捐給路邊的乞丐(遊戲很怪喔,就遊戲咩。)。於是在場的人就紛紛出起價來,甲先出價1美分,甲心想,好個阿瓜,真是個大傻瓜,拿1美元,賣1美分,真是個大傻瓜。乙一看甲出1美分,就可以拿走1美元,心想哪有這麼好的事情,立刻喊價2美分,丙一看乙出價2美分,立刻就出價3美分。此起彼落的出價,人人都想得到這1美元,在場的每一個人(除了阿瓜)都覺得阿瓜真是個大傻瓜,最後的結果會如何?
想當然價格是愈喊愈高,一下子只見甲已經出到48美分了,乙立刻出價49美分,這時丙立刻出價50美分,甲猶豫了一下,心想與其被沒收48美分,不如再出更高的價,甲於是喊價51美分,這時這個拍賣產生了微妙的變化,阿瓜已經不是現場的大呆瓜了,若是現在拍賣立刻停止,結果如何?
阿瓜拿到甲的51美分,付出1美元給甲,阿瓜賠了49美分,不過他可不是在場最笨的大呆瓜,因為乙必須拿出49美分捐給路邊的乞丐,丙也必須拿出50美分捐給路邊的乞丐,所以看來傻瓜一號應該是捐出50美分的乙,傻瓜二號應是捐出49美分的乙和一開場就當傻瓜一號的阿瓜。
不過拍賣當然還沒停止,乙和丙可不是傻瓜咧,乙立刻喊價52美分,乙立刻搖身一變成為淨賺48美分的候選人,丙當然也沒那麼傻,立刻加碼出價53美分,甲立刻出價54美分,價格一直往上抬,沒有人願意當現場的大傻瓜,漸漸地,喊價接近1美元(待續)………
**********
故事還沒結束,不過先來看看這場拍賣和DRAM廠商的競爭模式有多雷同,M公司ㄧ顆512Mb賣3美元,S公司ㄧ看,非得賣更便宜一點來搶到生意,S公司立刻喊價2.9美元賣一顆512Mb DRAM,H公司ㄧ看,立刻賣2.8美元一顆。大家都想搶到生意做,如果一顆512Mb的生產成本約為2美元的話,只要報價略高於兩美元,都可以搶到生意做,因此報價愈來愈低,低到接近成本的價格…
這也是2007年以來DRAM市場報價的走勢,與自從這個世界有DRAM這玩意兒以來,多次產業循環中報價下殺的主要因素之ㄧ。
因為DRAM產品的同質性高,屬於大宗商品(Commodity),價格是影響銷售的一項非常重要因素,若是價格過高,很容易面臨無法銷售出去的窘境,屆時廠商會面臨一大堆存貨和持續攤提的折舊成本,就向拍賣中必須捐給乞丐的錢一樣。因此這些廠商爭著以更低的價格,來搶到生意,一方面為了可以立刻賺到售價和成本間的價差,一方面也為了避免存貨與折舊的損失,和拍賣中爭著出高價來獲取出價和一美元間價差的利益,同時也避免捐錢給乞丐的損失。
**********
附註一: 別用這個拍賣拿去騙小孩。
附註二: 更適合拍賣中四個主角的名字是丁丁,迪西,拉拉和波,受限於版權因素,無法使用。
附註三: 真實DRAM賽局更複雜,每個老闆可不是省油的燈。
附註四: 真實DRAM賽局有何不同?茲舉一例,真實世界甲,乙,丙面對的可能是好幾億個阿瓜,獲得的利益是好幾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