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學者:政府補貼衝量 反打壞市場
2023/08/16 14:17:10瀏覽7|回應0|推薦0
【彭宣雅。2023年7月18日。聯合報】



台灣農產品外銷正在衰退中,學者認為,我國外銷大多是初級農產品,這些下游產品外銷並非台灣強項,加上我國沒有鼓勵研發新技術、新品種、新設備;甚至遇到問題時才緊急進行銷售市場調查,不見長期規畫,導致政府大量補貼外銷,卻僅為了衝量、賺績效,反而造成農貿出口連續衰退。


台大園藝暨景觀學系退休副教授許明仁表示,去年第四季開始,出口就開始衰退了,真的想走外銷,要走上游產業,比如種苗、品種等,我國旗艦外銷產品蝴蝶蘭就是最好的例子。


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李武忠說,我國把大量經費用在補貼,並非鼓勵農業技術研發,台灣農產品的新品種、設施、技術研發,進步相對緩慢,但補助不僅沒解決問題,農民更不會就此改善技術、增進設備。


台大農經系教授徐世勳則以新加坡為例,星國已向上攻生物科技,被批准生產人造肉,未來沒有畜牧業的新加坡,就是人造肉生產大國,搶攻美國漢堡市場,整個農業翻轉、不一樣了,而且發展跟生物科技結合的農業。他認為台灣不用跟其他國家拚一般產品,應往上攻品質、品牌、種苗與技術,並非一般的基礎農產品。


即使台灣要走外銷初級農產品的路,學者也認為欠缺長期市場調查,不能投輸出國消費者喜好,在急就章的情況下,自然難以打開市場。徐世勳透露,陸方祭出鳳梨釋迦禁令後,他曾參與外銷相關工作,當下政府才急忙進行銷售市調,實際上,外銷市場需長期規畫,不是為出口而出口。


相較紐西蘭奇異果為了穩定出口,可做到一年四季都有果,徐世勳認為,台灣得等到什麼東西都賣不出去才出口,且因大量補貼,造成外銷一窩蜂、不顧品質,打壞原本的名聲;他表示,他有做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學生,只要能出口「一櫃」,就能領政府補助,更不管產品出口到對方國家,是否受歡迎、賣得好不好,但政府只要績效,其他都不管,是很荒謬的事。


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鳳梨上。南部的鳳梨合作社曾稱,日本喜愛的鳳梨大小,是一箱十公斤,七至十顆,其他外銷市場喜愛六至八顆、稍大款的鳳梨,但南部部分鳳梨較大顆,不合日本要的規格,導致外銷的量較少。
( 興趣嗜好自然園藝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lato0048&aid=17976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