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打開教育的另一隻眼
2009/04/18 12:05:20瀏覽632|回應0|推薦9

   一位在美的亞洲留學生,有一天到美藉教授家吃飯,而教授的妻子為保加利亞人,當這位學生把盤中菜吃完後,女主人就問他要不要再來一盤,那位亞洲留學生於是接受了第二盤,緊接又第三盤,使得女主人憂心忡忡的又去準備下一盤,終於在吃第四盤時,這位亞洲留學生因撐不下去,而摔倒在地板上。結果最後才弄清楚,原來保加利亞的習俗是,女主人如果沒讓客人吃飽的話,是件丟臉的事,而這位亞洲留學生的國家習俗是,寧可撐死也不能以吃不下來侮辱女主人。這個故事雖然很好笑,但也不得不承認這是對文化的不理解所帶來的後遺症。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人類文化起了空前未有的劇變,一方面西方文明的高度發展,另一方面國際間關係日益密切,世界性組織陸續出現,不同文化傳統間的接觸也日益頻繁。西方文明大量傳入亞、非、南美及大洋洲,這些地區也面臨文化接受與揚棄的考驗。人類學家李亦園曾說「 20 世紀人類最大的成就,不是登陸月球而是對文化這個概念的釐清」。文化到底是什麼 ? 印地安諺語中這樣寫道:「最初,神賜給每一族一個陶杯,人們從這杯子裡啜飲他們的生命。人們都從杯中掬水,每一族的杯子都不一様」。其中的杯子就代表了每一族的文化。人類學家葛慈 ( Clifford Geertz, 1973 ) 在 < 文化的詮釋 > 一書中說:「人是一種懸掛在他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裡的動物,我視文化為這些網。因此,文化分析不是一種為尋求法則的實驗科學,而是一種尋求意義的詮釋科學」,意指人攀附在自己建構的意義之網上,而文化就是那些網。文化的意義從 1871 年 E. B. Tylor  做了一個 啓 蒙性定義開始,經人類學者不斷的努力,才將文化定義精鍊化、豐富化、明確化。了解文化的定義,不僅可解放自己加諸自己的束縛、桎梏,打開自己的新視野,亦有助於人類整體文明的再向前推進。

        自人類在地球上出現以來,大部份的時間都活在隔絕的小團體中,每個團體有自己的語言、世界觀、風俗制度,當資訊時代的來臨,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時空距離,說著不同語言,持有不同價值觀和宗教信仰的人們,才發現原來大家都住在同一個「地球村」,但彼此的差異也形成了痛苦和衝突的來源。人類學從體質、語言、考古、文化,以及比較性和全盤性的觀點出發,研究有關文化的定義、生成、傳達、變遷、發展、並解釋其功能,增進對文化連續性、持久性、文化模式及其一致的理解,因此對人性可以有更清楚的界定,它掌握種族偏見、性別歧視、貧窮落後剝削,以及國際政經發展的關鍵,因此更能掌握社會不平等的根源。

        人類學成為一門學科為 19 世紀中葉以後的事,其最重要的貢獻在打破人們「我族中心主義」( ethnocentrism )( Harris,1983 )的迷思。 Harris 說:所謂的「我族中心主義」是指人們相信他們自己的行為模式,總是正常、自然的、好的、美麗、重要的,而那些和自己生活方式不同的人們,則是野蠻、非人的、噁心的、不講理的。人類學者在接觸世界各種族後所產生的這種平等意識,可說是對世界人類最大的貢獻。而教育人類學則是奠基在人類學的脈絡下開始發展,並在人類學者與教育學者對若干議題產生共同興趣後開始茁壯。

        人類學與教育學到底有何異同之處呢?我們可以發現二者在研究對象上都是人及人的活動,而不同處在於人類學者認為教育是文化的傳遞,包括教導學習組織模式,這是一種在社會文化環境中的教育過程,而教育學者認為教育是以學校課程為主,包括學生該學些什麼、如何學、如何了解問題及改善學習成果,二者最明顯的差別在他們對教育所持的觀點、定義和教育問題的解決方案,教育人類學的核心概念是脈絡( context ),認為教育需放在社區的脈絡來理解,教育的發生、功能和目標,都和社會系統、教育機構的文化行為有關,遇到教育問題,人類學者比較不會根據某些特定情境、特定角度作解釋,而會從較寬的、全面的社會文化脈絡來看問題。

        教育的對象是人,人是教育的主體,是教育研究的對象。研究教育學的人不能不了解人,同時,教育的工作是一種人教人的工作,如何做好教育工作,是大家所關心的問題。 教育人類學即是一門研究人的教育科學,以人之教育的研究為目的,其研究結果可提供教育學應用的原理原則,並透過人類學對「人之圖像」的研究做為教育的引導。 今日的教育工作者,除對人類文化的多樣性保持敏銳,還要認識人類文化的複雜性及無限可能性,熟悉自己的文化、學生的族群文化、當代文化的變遷及學生的次級文化,在尊重不同的異質文化中,站在他者的立場來從事教育工作,我們將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是可教育的。

建議閱讀: <教育人類學導論-文化觀點>

本書共分八章,作者周德禎教授在書中以人類學為經,教育為緯,說明人類學的觀點、理論和方法及在教育上的應用與關聯,並提出在後現代的社會裏,新世紀的教育工作必須同時向全球性和地方性兩端發展,培養學生能夠對於文化的各種表現和論述,尊重其存在、包容其差異,並欣賞其獨特性,使個人及其文化群體有能力開創新局。並期許未來教育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能為文化的了解、學習的瓶頸及教育問題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picute&aid=286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