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25 17:47:47瀏覽667|回應1|推薦42 | |
愛情是女人永遠的話題,不論已婚、未婚,甚至年齡。 中午和同事用餐,四個女生,從二十初頭的大學生,到剛過四十的熟女,橫跨兩個十年的差距,並沒有阻礙我們對愛情的議論。 巧的是,我們都對沙特和波娃的故事有些知悉,他們互愛一生卻不相羈絆的傳奇能否複製,成了討論焦點。 即將為人師表的大四女生認為他們是成功的。儘管交往過程中,他們承諾雙方都可以另有發展,包括至今一般人仍難接受的多重性關係。但從他們至死依然保持友好關係來看,這對生沒同床、死卻同葬的情侶,忠於自己的靈魂、肉體,又不離棄對方的模式,對他倆而言是可行的。 很難想像要有多麼堅強的心、寬廣的胸懷,才能包容深愛的人擁吻他人,才能在知道最愛的人傾心他人也不受傷。所以我和另一位熟齡級同事都搖頭;這樣的愛情恐怕只會發生在像沙特和波娃這種哲學家身上,而且要兩個都是哲學家。 以哲學家俯視人性的高度,把人生當實驗,檢視愛情可能的純度和堅硬,才可能像他們那般去試煉去容許,去考驗對方和自己。 當然,堅實的愛,超越愛情的相知相惜也是他們情感維繫不墜的重要原因。 徒有愛情,忌妒和佔有必定相伴而生,只有昇華,加大愛的頻寬,才可能讓妒火與友好並存。即便是波娃這般女子,理智上她接受了沙特的遊戲人生,知道他坦白的二心,情緒上也難免暗掀波瀾。儘管波娃也常有其他情人。 除了難捨沙特才情,波娃足夠的自信;自信在沙特心中有難以撼動的地位,也是成就這段奇情的關鍵。儘管在面對沙特因其他戀情而神采飛揚,波娃也有與多數女子無異的不安揣想,但心底幾經交戰,她仍選擇了相信沙特,也相信自己。 年假值班的悠閒中,沙特與波娃的話題撩撥起我對他們故事的回憶和揣想。也趁機整理了許久以前讀波娃書的一些心得,聊著聊著、寫著寫著,恍然間似有新的領悟。 【附註】 |
|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